“陶力,来,看这边,笑一笑!”

    一户坐北朝南的住宅大门前,一个背着书包、带着毛线帽、白白净净的男孩坐在门口一小块水泥地上,男孩正坐得的位置还铺了一个肥料编织袋。

    男孩叫陶力,此刻正眯着眼睛朝南看,太阳照得他睁不开眼。

    离他两三米处的正南方,一头波浪卷的淑哲站在那,举着相机,逗男孩摆出拍照姿势。

    不知道是因为在门口坐太久犯困,还是太阳太刺眼,陶力总是闭着眼睛,腼腆一笑,不做太多动作。

    南方尚偏东的阳光斜照过来,大门东南面一棵纤瘦的梧桐树拉出长长的影子,努力想够到坐在门前的陶力,可惜影子偏斜的角度不够,堪堪照在了门旁的白墙上。

    “淑哲,你怎么来了?”淑诗从东面推着自行车过来,比几年前胖了一点,和淑哲的样貌虽然酷似,但也因为脸圆而显得差距大了了不少。

    淑诗旁边,一个穿着夹克黝黑的青年同样推着车子,乐呵呵跟门口的淑哲和陶力打招呼。

    伊华傩祥的村子西边,是一片很大的下坡,居民们就着坡,搭建起一排排房子。想要房子在坡地上不倾斜,必须把地基打实打高。因此这一带的民居多少都带着高台,想要入户,门口得垒个两三级台阶。

    村子往西南,地势再次缓缓变高,远远绵延着,连着丘陵和山地。缓坡大概上升了一里地左右,又遇上一片平地。未到峰顶,不至谷地,身在山路起伏半腰处,平坦如天神夯筑地基。像是可惜了修宫殿的风水,却养活了一村的人力。老祖宗们因着这一片平地建了一个常住人口1000多人的村子,取名殿村。

    淑诗就是在殿村找到了如意郎君,喜结连理生了陶力。如今算算,也有五年了。

    五年过后的今天,年近三十的淑哲和四妹淑香也经介绍,在殿村遇到合适的结婚对象,正在筹办婚事,打算来年开春一前一后办婚礼。

    淑哲听见声音,转过头来,扬了扬手里的相机,冲姐姐打了个招呼:“我来拿点东西,看见陶力在家门口等你们,就陪他等了一会,给他拍了张照片。”

    淑哲在殿村买了房子,就在淑诗家东面,两家挨着。

    淑诗到了门口,陶力站起来,把屁股底下坐着的编织袋叠好,塞回淑哲手里,说了声“谢谢姨妈”,就回头等爸爸妈妈开门了。

    淑诗走到淑哲面前,姐妹俩说起了悄悄话。

    “陶力这回又忘带钥匙,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长大,唉”

    “这不,已经上幼儿园了嘛,这就快了,”淑哲羡慕地看着小陶力的背影,他正和爸爸一起,把两辆自行车推进家里,回过神来,想起自己的这家婚事,“前天看见那人亲妈了,长得估计就比陶力高一点,一肚子心眼。”

    淑诗趁机劝淑哲:“已经三十了,结了婚,不管别的,先生个孩子,抓紧生。”

    淑哲的结婚对象,比他小三岁,在山西当兵,偶尔回家相亲一次,待不了几天就得走,这次人家回来,想是伊华和傩祥也着急了,大概看看觉得小伙还行,老老实实的,和那边父母见了一面就算定下了。他的父母,就是每到赶集那天,在镇政府门口摆摊卖东西的。男方妈妈在门口卖针线,男方爸爸在门口卖猪肉。

    淑哲挑挑拣拣这么多年,从临时工干到正式工,学历从高中自学到本科,从十九岁工作三十,到头来公公婆婆都在工作单位门口等着呢,一个也跑不了。

    听到姐姐的建议,淑哲还想撇嘴,不过想了想,忍住了,顺从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