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华想安慰傩祥,却发现自家眼泪也不听话了。

    两个女儿像感染了什么情绪,坐在炕上,一人抱着一个包袱,在黑夜里放声大哭。

    傩祥出生在东北,黑龙江北部,佳木斯。

    父亲早年在老家订婚,后来实在太穷,逼得没法,闯关东闯过去的。

    到那,父亲开了间铁匠铺,打铁为生。逢年过节给家里寄钱寄山货,连带着未婚妻一家一起照顾。

    有一年夏天,漠河趟过来一对白人姐妹,一路风餐露宿,又冷又怕,趁着夜色偷溜进父亲的铺子借宿一宿。

    第二天早晨,父亲发现了姐妹俩。出于同情心,给她们一顿饱饭,就让她们赶紧离开。

    妹妹离开了,姐姐留下了。于是,父亲只好传信回家,让家乡的未婚妻另谋亲事。但是会继续接济未婚妻一家。

    白人姐姐与父亲相依为命,抱团取暖,给父亲生了三个孩子。

    怀第四胎的时候,她一如既往,带着笨重的身子扒火车出去打猎,许是失手从火车上掉了下来,许是遇见了几年未见的妹妹姐妹重聚,也兴许是回家了。总之,丈夫找了很久,一无所获,只能将她当作去世,为爱妻立了衣冠冢。

    父亲失了妻子,来不及难过,就发现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他一个大老爷们无力抚养三个孩子。

    此时,家里的妻子还未婚配,并表示愿意给他抚养孩子。

    于是父亲与如今抚养傩祥的母亲结婚,一方面为分散压力,一方面为让儿子归根,将六岁的傩祥交到了母亲手上,自己重回东北赚钱。

    如今,傩祥的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都在东北找到了好工作,傩祥在老家也有工作,却穷;再者,傩祥过于异国的长相,让他在这个传统的地带活得异常艰难。也就是如今的状况,傩祥和伊华想到了离开老家,去东北发展。

    准备的过程并不顺利。办证,走流程,订票。等到准备好卷起铺盖准备撤的时候,傩祥突然想到:这一去,拖家带口,可能就再也回不来了。

    一家哭够了,傩祥分析起不去投靠亲戚的理由。总之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留在家里,坚持坚持,继续生活。

    不就是继续生活嘛,不就是撑过这段艰难时间吗?家人儿女都在,有什么难处?难道还会比漂泊异乡难吗?会比寄人篱下难吗?傩祥不怕了,什么也不怕了。

    幸亏啊,没有去投靠亲戚,不用过寄人篱下的日子。

    幸亏傩祥最后做的决定是对的。

    幸亏,家守住了。

    “还是在家踏实啊,”伊华点了支油灯,拿起针线,想给即将到来的孩子缝几件衣服,“我给你们唱首歌吧?”

    “妈妈要唱歌了,快,呱唧呱唧!”傩祥抱着孩子们,转身看着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