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朱由校愿意还是不愿意,他的第一次朝会即将开始。

    一脸幽怨的朱由校从温暖的龙床上起来,嘴里不停地叨咕着。

    “我去,不是说做皇帝爽的很吗,这才刚刚凌晨点就要起来上床,这皇帝做的也太苦bi了一些吧”。

    “以后一定要把朝会改到:00再开,我当初上班的时候也没有:00就起床上班的啊”。

    “对了,不是还有人专门写了首诗描写皇帝吗?说什么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苦短日高升,从此君王不早朝,老子要是知道是谁说的,一定把他的坟给挖了”。

    不过这都是朱由校自找苦吃罢了,非要跟魏忠贤说明天要去上朝。以前的天启皇帝也只有在有重大事情发生或者边疆有战事时才上朝与诸大臣商议事情,其余的时间都是在自己的木匠屋内干活,自然有时间,想几点起床就几点起床。

    在皇后张嫣的伺候下,穿上朝会时专用的龙袍,一脸郁闷的在魏忠贤的带领下前往奉先门。

    我们大家在看明清宫斗电视剧时,就会看到皇帝早晨在故宫金銮殿中上早朝的情景。但是这样的情景在历史上的明朝只持续了0多天,而在清朝是根本不存在的。故宫是在明成祖朱棣永乐十八年修建完成。而在故宫修建完成后的第二年,朱棣就率领文武百官从南京迁都北京。

    当时的故宫前三殿分别称为奉天殿、华盖殿和谨身殿。但是朱棣在入住奉天殿处理朝政和上早朝仅仅0多天后,前三殿就因为下雨遭到雷击,从而引发火灾全部烧毁。当时迷信的朱棣怕“违反天意”,就没有再重新修建前三殿,而是选择在奉先殿前的奉先门临朝听政,史称御门听政,在他之后明朝皇帝沿袭此制。

    古代朝廷最为重要的活动,通常有早朝、午朝、晚朝三种,其中早朝乃是最为核心的部分,乃是商议国家军机大事。

    早朝之前,大臣必须于午夜起床,准备停当之后,前往午门集合。大约凌晨三点,大臣们到达午门外等候。

    入朝阶段通常在凌晨五点左右,官员们开始进入皇宫。文官由左掖门进入,武官由右掖门进入,先在金水桥之南根据品级排列好次序。文官为左班、武官为右班,在御道两策相向立侯,称为“起居”。在此期间,有负责纠察的御史在旁监督,凡是有咳嗽、吐痰、拥挤或仪态不整的都会被记录下来,听候处理。

    行礼完毕之后,早朝便正式开始了。鸿胪寺官员先出班,对皇帝奏报入京谢恩、离京请辞的官员人数。这些人都是前一天在鸿胪寺报备好的。如果皇帝要召见,那么便先行入殿觐见;如果皇帝不见,则在庭下或午门之外遥行五拜三叩之礼,行礼之后便算完事了。

    接下来便是来自边关的奏报,如果有,便先行呈上。“大者宣露布,小者具奏本,俱于早朝未奏事之先宣布,所以张国威而昭武功也”。

    之后便进入了早朝最重要的环节,“奏事”环节。按照惯例,每个官员在奏事之前,“皆预咳一声”,此称为“打扫”。我猜这应该是为了打个招呼,意思是我要出班奏事了,避免两个人同时出班造成尴尬。而一旦出现这种尴尬,通常由通政司或鸿胪寺官员负责引导。打过招呼之后,要奏事的官员便迈步出班,到御前跪下奏事,说完之后便重新回到班列。奏事之时不用口语,而是大声朗读奏章。通政司、鸿胪寺官员除了引导官员们奏事之外,有时还需要代读奏疏,而为了达到“美观瞻”的效果,一般选取该衙门中符合“美姿容”和“大音声”标准的官员。

    奏事完毕之后,由御史、鸿胪寺先后出班,上奏早朝期间官员失仪情况。

    至此,早朝流程也就基本完毕了。鸿胪寺官员“唱”奏事毕,鸣鞭驾兴,待圣驾退后,百官亦退,各回衙门莅事。

    所以说在古代当官可不是一件简简单单的事情,单单一项半夜起床就让所有人望而止步了,尤其是冬天更加让现代人毛骨悚然。

    当然身为皇帝的朱由校自然不用像那些大臣一样,半夜三更便起来只需要到五点起床,然后进入奉天门即可。

    高坐在龙椅上的朱由校居高临下,看着大堂内站满了文武百官。一时间豪情万丈,对于朱由校来说,前世的自己连镇政府的会议都没有参加过,今天竟然能够参加相当于后世国务院级别的人会议,而且还是个主持人,令朱由校心中无比的激动。

    只是站得有多高,摔得就有多惨,等一会儿就让朱由校一脸无奈了。

    在一切礼仪全部过了一遍之后,朝会中最重要的事情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