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原生茶
燕京。杨松海重生后,还是头一次来燕京。瞧着这个年代的燕京,杨松海不禁感慨。这燕京还不像上一世高楼林立,路上虽也有车辆,却还不至于川流不息。杨松海没什么心思去回味往日时光,来到茶叶交流大会。他走进去,发现这次的规模确实不同凡响。看来,应该是对外开放的春风吹起来,这次大会也算是一个试点。杨松海记得上一世,差不多再过些时候,将正式宣布加入世贸组织。眼前一切,应当都是为之后做准备的。进去后,杨松海先是在展位上闲逛一圈,他不着急出手,想先看看再做决定。杨松海随身带个包,却一直都没有拿出来。这次,由于宁天的阻挠,杨松海不能以参展商的身份参加。但他没有放弃。你有张良计我有过桥梯!杨松海用买票进来参观,随身携带的是他引以为傲的古茶叶。这东西是宝贝!杨松海打算找准合适机会,再出手。他看一圈,最终才把目标对准聚集更多海外采购团的一片展位。经过杨松海的仔细观察,他发现这些海外采购团似对越是淳朴的茶叶越感兴趣。一群人围在各地茶叶精品区,流连忘返。杨松海都看过,不是说别人的茶叶都不好。只是,他一眼看出那些海外采购团的目的。按照他们的想法,明显是杨松海的古茶树更能打动他们的心。杨松海装作买茶叶的人,慢慢靠近,更清楚地听到参展商与海外采购团之间的对话。“老板,你这些茶叶都是原生茶叶吗?”“那怎么不是?这些都是我们当地种多少年的品种,你看看……”“老板,我的意思是,不是人工干预的原生茶吗?”海外采购团的一位男子,金发碧眼,戴着金丝眼镜,用蹩脚的普通话跟参展商打听。但,二人间的沟通显然出现问题。他们一个问东,一个答西。听得杨松海在心里直摇头,这是海外采购团,要是参展商胡说不是丢脸丢到海外去?有些看不过去,杨松海开口。“抱歉,打扰一下。”杨松海来到金发男面前,指了指他手中的茶叶说。金发男看见杨松海,微微有些诧异。由于杨松海说的是外语,还挺标准。“太好了!这位先生,你也会外语吗?”“是的,我会一点,或许可以帮你更好地沟通。”杨松海上一世常去海外,也有不少项目在海外,为方便沟通他的外语程度还算不错。至少跟金发男沟通是毫无障碍的!由于杨松海的外语说得很溜,金发男被他吸引过去。“这位先生,我是来自大洋彼岸的史密斯,请问您怎么称呼?”“史密斯先生,我姓杨,叫作杨松海。”两人互相介绍彼此,也算是认识。“杨先生,我这次是代表公司前来参会,想带一些你们这里本土的原生茶。”史密斯向杨松海说出他的情况,包括其他的海外人士,都是差不多的情况。说实话,海外这些年的发展确实很大。若对比茶叶的加工技术,海外对国内的茶叶兴趣不大。但,海外对国内原生茶有很大兴趣,也想尝试研究一下原生茶被引进海外后,有些什么奇妙的化学反应。可,史密斯他们看一圈才发现,国内大部分茶叶都是高密度种植出来,人工干预因素太多。这显然不是他们想找到的茶叶!交流起来有些费力,国内的参展商对于茶叶的级别与海外有不一样的看法。这造成他们来到交流会后,迟迟没能找到合适的茶叶。既然来都来了,大家都不想空手而归。海外采购团商议后一致决定。退而求其次,从这些各地精品茶中挑选出一些合适的茶叶。打算先回去研究看看,合适后续将会打量购进。一听这话,杨松海心中暗喜。史密斯的话让他确信,他这次没来错!由于杨松海对风向的把握,他也非常精准地预判未来茶叶的方向。之前,国内为满足产量,高密度,过度干预的种植方式,果然不再适合的市场需求。只要海外这边的风吹进国内。到时候,国内市场也会如雨后春笋一般,受到影响。这也是为什么,杨松海之前让大家摒弃之前高产量的种植方式,改为更科学的生态种植方式。幸好,他提早布局,等这股春风刮起来时,杨松海能稳稳接住。至于其他大部分茶园,可能要有些铁血手段。若能有壮士断腕的意志,还能及时止损,搭上这趟生态茶园的春风。如果心有不舍,那茶园最后很有可能潦倒收场。杨松海届时会收购这些茶园,重新调整后按照他的方式来种植,扩大他的产业量。这些都是后话。杨松海很明确,他的目标是拿下史密斯!他很清楚只要先征服史密斯,其他海外采购团的人自然是手到擒来。这种口碑效应,比他费力去逐个攻破更管用。杨松海笑着点头,认可史密斯的话语。“史密斯先生眼光真是不错,原生茶才更适合用于基础茶。”“茶性也更稳定,能适配各种研发其他茶叶衍生品的主要原料。”听杨松海这么说,史密斯看向他的表情带着些许诧异和惊喜。史密斯在海外从事茶叶行业已经有几十年的经验,一听杨松海的话,看出他的实力不凡。尤其是杨松海的见识与国内大部分人,相差巨大。可以这样说,几乎与海外市场的认同点一致。看杨松海这样说,史密斯不禁露出一丝疑惑表情。“听杨先生的意思,似是知道哪里有我们需要找到的那种原生茶?”史密斯觉得杨松海不是单纯地找他闲聊,像是意有所指。他们都是生意人,喜欢直来直去。“如果我有,史密斯先生想要看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