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玥一目十行地看,一边看一边情不自禁哈哈大笑起来,“文如其人,这位秀才写的文章就如他的人一样,华而不实,空有一副华丽的外表,没有一点实在的内涵,要那么多华丽的辞藻干什么。”

    苏远山捋着下巴上的短须,看着人笑,“我家阿玥要是个小子就好了,说不定能给爹考个状元探花的回来。”

    “我才不要考状元考探花,天天读书写字,累都累死了。”

    苏玥压根没注意书卷页眉位置写着的三个小字“顾延年”,看完了,把卷轴重新卷起,塞到苏远山怀里,“爹还是拿回去好好看,人家还等着爹的批注呢。”

    “这批准我看,阿玥也写得。”苏远山笑道。

    苏玥拉着苏远山,往家的方向走,问起最近几天,学堂有没有收新的学生。

    提到新生,苏远山想起昨日林知府送了一个孩童过来,说是府中掌柜常生的侄儿,八岁了,还没开蒙,想拜在他的门下。

    大户人家的孩子,到了四五岁,就会请私塾先生到家坐馆,小门小户的,到了六岁,也会送到城中的书院去。

    八岁还没开蒙,确实晚了。

    苏远山见人是林知府亲自带过来的,便当场考了孩子几个问题,那孩童说不上对答如流,但人聪明伶俐性格也好,不难教。

    读书不光学的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修身养性,在收学生这件事情上,苏远山与其他教书先生不同,更看中人的性格秉性。

    “这么说,爹是收下了?”

    “人是林知府亲自带来的,我还能不收?”苏远山疑惑道,“你这么关心这事,你认识那孩子?”

    “常生家的侄儿,我见过的,人长得虎头虎脑的,怪可爱的。”苏玥担心苏远山问太多,她不好回答,扯着人的衣袖走得飞快。

    被人拽着走了一路,回到苏家的时候,苏远山累得气喘吁吁。

    苏玥为潇哥儿感到高兴,为了感谢苏远山,回到家就给父亲倒了杯茶水,又转身去找王氏,在厨房门口问,“娘,我们今晚吃什么?”

    “酱酿茄瓜,菜秧鱼丸四喜汤,还有你最喜欢吃的爆炒鱿鱼。”

    王氏在灶上蒸鸡蛋羹,桂姐儿正小眼巴巴地守在锅前,等着外祖母给她做的鸡蛋羹。

    “这个时节的蒜苗长得不高又嫩,用来炒鱿鱼最好吃了。”苏玥走进厨房,一把抱了桂姐儿,用手刮着她的小鼻子,“小馋猫,就等着外祖母的鸡蛋羹呢。”

    小人儿在怀中扭啊扭,“鸡蛋羹是外祖母给我做的,小姨不能偷吃。”

    “那小姨吃什么?小姨没得吃,饿肚子了。”

    桂姐儿还认真地歪着脑袋想了想,这副模样把旁边的王氏都逗乐了,要赶苏玥出去,“不准再欺负我们桂姐儿,谁也不能偷吃桂姐儿的鸡蛋羹,看把我们桂姐儿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