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昊和林修梓刚聊了几句话,《远山的呼唤》的导演张怀远就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坐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陈敏昊原本以为他要说一些场面话,暖暖场。结果众人刚坐下,导演张怀远就让工作人员关灯,首映立马就开始了。

    陈敏昊的位置被安排在第一排,当荧幕中“华夏龙”出现的时候,陈敏昊下意识扭头看了一眼后面。他发现100人的影厅,后面几排却空荡荡的,根本没坐满。

    用一名演员的专业素养来看,《远山的呼喊》中的镜头切换、色调选择,处理地都非常恰当。特别是电影中几个长镜头的片段,更是说明张怀远虽然是一位新人导演,但是导演的功底非常扎实。

    作为一名观众的话,陈敏昊不爱看文艺片。要不是来参加这场首映的仪式,他绝对不会走进任何一家电影院看文艺片。

    但是,当屏幕上出现,黑底白字的“全片完”后,陈敏昊才发现120分钟已经过去了,这部片子完全没有想象中文艺片的无聊和催眠。电影讲述了一个女大学生被拐卖到关中的农村,两年里不断挣扎、逃跑,最终被公安机关解救的故事。

    电影播放结束后,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坐在陈敏昊正后方的女记者,在电影结束后,仍然在小声地啜泣。

    当首映进入q≈ap;a环节后,这位女记者第一个站起来提问,她询问导演拍摄的灵感来源。

    导演张怀远拿起话筒,说道:“我前年的时候在电视上看见一条新闻,一个女孩被拐卖到山村,为了逃出来而杀了她的“丈夫”,最后被判处死刑,这个新闻令我感到很震撼。”

    另一位男记者问道:“有小道消息说,这部电影中出现的村民,都是真实的村名,这个消息是真的吗?”

    ……

    在场的记者们,就影片的内容和拍摄的过程问了7,8个问题后,一位穿着黑色皮衣的男记者突然站起来,问道:“您和陈敏昊的关系怎么样,陈敏昊为什么来参加这部电影的首映仪式啊?”

    黑色皮衣的男记者的提问,就像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接下来记者们10个提问中,就至少有6个是与陈敏昊相关的,甚至有一位记者直接问陈敏昊,接下来你考虑上北影还是上中戏?

    陈敏昊全程沉默一句话都没有说,虽然他不是一个“喧宾”,但是毫无疑问,他“夺主”了。

    首映会结束后聚餐,导演张怀远没有挽留任何一个记者。整部电影的主创人员只有二十几人,正好坐了2桌。陈敏昊作为无数不多,来参加首映仪式的明星,也被林修梓拉着参加了这次聚餐。

    张怀远拿着一瓶白酒,挨个敬酒。轮到陈敏昊的时候,陈敏昊就率先开口,他先是抱歉地笑了笑说道,随后补充道:“不好意思啊,今天让记者把太多的注意力都花在我身上了。你的影片非常棒。”

    导演张怀远先是用白酒给自己满上,拿着酒杯和陈敏昊碰了一下杯,说道:“我干了,您随意。”,说完就一饮而尽。

    他拍了拍陈敏昊的肩膀,开怀地一笑,说道:“今天要不是你来参加首映仪式,我估计这些有记者中有一半都不会来。”

    陈敏昊听到这句话,也将杯中的白酒一饮而尽。

    有些人真的很难让人不喜欢。陈敏昊决定等他回家后,就转发一下林修梓的微博,帮《远山的呼唤》宣传一下。

    如果说《远山的呼唤》作为一部电影,它的首映会简单到极致的话,那么《最好的青春》作为一部网剧,它的首播会就是奢侈到极致:

    红毯铺了200米;白色的塑料靠椅,在场地上整整摆了400多吧;被送的花篮太多,只能密密麻麻地摆在走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