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吐蕃想要平起平坐?(2/4)
李世民也随意笑了笑,竟然很好说话的点头:“那好吧,今后为父对你稍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着你去胡闹,不过要适可而止。”
“谢父皇。”李恪心中高兴,宣之于表,一张稚嫩面皮顿时露出极为灿烂的笑容,欣然谢恩。
事情就此算是作罢。
许多人暗暗松了口气。
李承乾、李泰便是其中之一,只是二人对待李恪的态度已经转变。
纵使李承乾,也放弃了不与李恪为敌的想法。
李恪心知肚明,他瞧着与松赞谈笑风云的李老二,就有些郁闷。
他现在是真搞不清楚李世民想干什么了。
历史告诉他,李世民想要让他的儿子们,避免走他的老路,手足相残,为此甚至不得不以牺牲帝国未来。
在最后选择性子温和软弱的李治为继承者。
他明明表现出无心争储,李世民应该高兴,放任他退出才是。
现在完全反过来了。
李世民是不断的,一步步逼着他,让他被李承乾等人敌视。
他想不明白,只能说,这个糟老头坏的很!
脚底长脓包,腹中冒坏水……
“你们说魏王和吴王的诗,谁的更好一些。”
“肯定是吴王了,魏王的四句咏风诗,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四句诗词虽然应景切题,诗意也算柔美,可比不上恪殿下那两句九州震荡风雷激,四海翻腾震山岳!”
“不错,这两句写出了恰印证中原九州,兵如风雷,又如四海翻腾,短短两句诗词,将我神州大地的兵威描绘的淋漓尽致!”
“以我看,画龙点睛的还是最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待剑拔弩张的气氛消失,宴会继续进行后,众人纷纷开始议论对比李泰和李恪的两首诗。
“谢父皇。”李恪心中高兴,宣之于表,一张稚嫩面皮顿时露出极为灿烂的笑容,欣然谢恩。
事情就此算是作罢。
许多人暗暗松了口气。
李承乾、李泰便是其中之一,只是二人对待李恪的态度已经转变。
纵使李承乾,也放弃了不与李恪为敌的想法。
李恪心知肚明,他瞧着与松赞谈笑风云的李老二,就有些郁闷。
他现在是真搞不清楚李世民想干什么了。
历史告诉他,李世民想要让他的儿子们,避免走他的老路,手足相残,为此甚至不得不以牺牲帝国未来。
在最后选择性子温和软弱的李治为继承者。
他明明表现出无心争储,李世民应该高兴,放任他退出才是。
现在完全反过来了。
李世民是不断的,一步步逼着他,让他被李承乾等人敌视。
他想不明白,只能说,这个糟老头坏的很!
脚底长脓包,腹中冒坏水……
“你们说魏王和吴王的诗,谁的更好一些。”
“肯定是吴王了,魏王的四句咏风诗,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四句诗词虽然应景切题,诗意也算柔美,可比不上恪殿下那两句九州震荡风雷激,四海翻腾震山岳!”
“不错,这两句写出了恰印证中原九州,兵如风雷,又如四海翻腾,短短两句诗词,将我神州大地的兵威描绘的淋漓尽致!”
“以我看,画龙点睛的还是最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待剑拔弩张的气氛消失,宴会继续进行后,众人纷纷开始议论对比李泰和李恪的两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