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科举,高义承也是年纪轻轻就中了进士三甲传胪,很是风光了一阵子。

    后来他被外派去了南边,一去就是六七年,这两年才被调回京城任职。

    高家对这个大少爷寄予厚望,他亲笔写信回来帮人赎一个丫鬟,那自然是一定要办到的。

    对于高牧来说,一个丫鬟而已,根本不是什么事儿,他比较在意的是连昭的义子贺英朗。

    虽然贺英朗已经辞官回乡了,可他跟连昭关系亲密,要是处好了关系,以后肯定可以帮上高义承的忙。

    高牧对自己的大儿子信心勃勃,看他这个升官的路子,以后很可能可以做到一品大员。

    他在朝中多结识一些有实权的官员,自然是好事。

    六少爷高义廷闻言,笑嘻嘻道:“爹,我说的都是实话啊!大哥这么厉害,我作为弟弟,也很为他骄傲的。不过,季香香这事儿,老祖宗那里真的不好交代。爹,你跟老祖宗说了吗?”

    高牧道:“已经派人去后院告诉老夫人了,不过一个丫鬟而已,没了就再买一个得力的回来。”

    一时间,仆役们送上了热茶和各色点心,高牧就换了个轻松的话题,跟贺英朗聊起了庆康城的乡土风情。

    贺英朗十二岁就离开家乡了,对于高牧说的这些东西倒真不太了解,所以也算听的有趣。

    高义州一直低着头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像是生怕被贺英朗戳穿什么似的。

    高牧奇道:“小五,往日来了客人,你可不是这般沉默寡言的性子,今儿是怎么了?一句话也不说?”

    高义州用力咳嗽了几声,故意哑着嗓子道:“爹,儿子最近有些上火,嗓子疼的紧,看了大夫,要我少说话。”

    高牧说:“那你可要当心着一点,这嗓子坏了可不是小事。日后去了殿试,可是要在皇上面前开口答题的。要是嗓子嘶哑难听,就考不出好名次来了。”

    这年头,科举也要看长相的。

    面容丑陋、嗓音粗哑的,通常都不会给太好的名次,若是身有残疾,就更是连殿试的机会都不会给了。

    所以,几乎所有的读书人都会比较重视自己的外表,唯恐以后不能取得好成绩。

    高义州之前只考了一个秀才,所以高牧一直在催着他去参加乡试,至少要考个举人回来。

    可高义州根本不喜欢读书,也志不在此,他跟严济一样,都喜欢做买卖。

    不过当着亲爹的面,高义州可不敢说那么多,他转了转眼珠子,低声道:“爹放心,儿子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