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锦衣卫虽然废弛,好多年没做出什么成绩。

    但这种在当地人尽皆知的事情,还是会汇报到永安帝案前的。

    只不过,效率上要比朝廷的军情急报慢些。

    看完密报,永安帝拍案大怒。

    “好个郑元乃,果然沽名钓誉!”

    密报上写了,淞沪抗倭一战,在被奸细泄露军机的关键时刻,有神灵现身相助,这才让淞沪守军转危为安。

    神灵之所以会来,则是被郑元乃这位参将的贤德所感。

    如今,淞沪城及其周边的百姓与军户,都在热议郑元乃爱兵如子,感动神明,却无一人提及他这帝王的皇恩。

    这只能说明,郑元乃本身就没有向百姓与士兵提及皇恩。

    此人心中,一点都不感念他这帝王的知遇之恩,只把一切当做理所应当。

    完全就是恃才傲物到了极致!

    “混账!”

    永安帝越想越气,直接将御案上的题本挥撒满地。

    看到其中那等待他盖上玉玺就要发出去的圣旨,他更觉得憋屈。

    如今,他是看那郑元乃百般不顺眼,恨不得直接将他撸了官再下狱。

    好叫其知道,是他这皇帝将他提拔起来,让他有了如今的风光,也能叫他瞬间打入地狱。

    他的前程,不过在他一念之间。

    然而,他有这个权力,却不能不考虑名声。

    君王一言九鼎,他已经在朝上说了要重用郑元乃,厚赏淞沪大军,便不能食言。

    这圣旨迟早得发出去。

    可以想象,等这圣旨发到淞沪,只会叫郑元乃这目无君王的混账越发得意,并且更加助长他在当地的声望。

    更重要的是,神灵显圣明明是洗刷天灾带来的污名的大好机会,他却只能白白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