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存孟对于行军的部署是十分粗疏的,只是安排六个队以及他自己的本队分走七条路。倒也不见得是他不懂,这群乌合之众也没法执行什么复杂的安排。

    八队入伙最晚,因此被分配了一条山道,沿途人口稀少,道路条件也不好。王文耀主动提出,他的人手不够,要和八队一起行动,张存孟也没什么意见。于是,八队改和七队走同一条路,一起向南进发。

    既然不能长期驻扎,那么绑票的办法也就不能用了,部队的给养主要得靠沿途的村镇供给。王瑾和李明义各带十个夜不收,走在大队人马前面一两日路程,探听这一带村庄镇甸的情况。

    结果是很让人失望的,分配给王文耀的这条路也不怎么样,途经的村庄一个比一个穷。目前全军的粮草还能坚持大约十天时间,到白水县的路程接近六百里,到了之后也不一定能找到粮食,所以一定得在半路上找到一处能抢到粮食的地方。

    洛川县的县城肯定有粮食,离他们有三百多里,抓紧点走五六天就能到。但是攻打县城的难度当然是非常大的,他们在洛川人生地不熟,不太可能再有内应,那样的话就必须强攻,伤亡很大不说,还不一定能得手。而且张存孟毕竟说过不要攻打城市,公然违背他的话也不好。

    队伍只能硬着头皮前进,沿途秋毫无犯——老百姓也实在穷得什么都没有。进入洛川县境内之后,李明义终于找到了一个寨子。

    此地名叫杨高村,也叫姜家庄。庄内之人其实大部分姓杨和高,但是姜家却是庄中最大的财主,杨高两姓大部分都是姜家的佃户。据被李明义抓来的樵夫杨二说,万历初年的时候,姜家出了个举人,杨高两姓的不少农民为了利用姜家的减税特权避税,便把自家的田地诡寄在姜家名下。可是时间一长,这地不知怎么的就真成了姜家的了。

    姜家又通过放贷兼并了不少土地,因为他家连着几代都有科名,至少也是个秀才,去县里打官司也是姜家稳赢。就这样,杨高村变成了姜家庄。

    杨二被流寇抓了,却一点也不害怕,反而主动提出愿意带路,只要打破庄子之后许他杀掉姜家的七老爷姜万里就行。原因是杨二小时候姜万里曾因小故打伤过杨二他爹,自那以后,他爹的身体便一直不好,不到一年便死了。

    根据杨二交代,杨高村有上万人口,能出动两千丁壮,是这一带最大的庄子。再结合王瑾和李明义侦察来的情报,如果不打杨高村,下一个能找到大批粮食的地方就是洛川县城了。既然如此,对杨高村下手也就势在必行。

    田见秀指出,杨二的一面之辞未必可靠。于是王瑾、李明义、高杰、谢君友又陆续抓了五个出来樵采的村民,一个姓杨,三个姓高,一个姓张。对这五人分别询问,得到的情报大同小异,姜家确实是村里主要的大户,拥有九成以上的土地,且平素所为很不得人心。

    不过除了杨二说的他父亲的事之外,姜家也并没有什么血债,只是蛮横霸道,盘剥钱粮,田见秀认为就这样灭了他们不太合适。田见秀觉得应该先派人去借粮,倘若姜家不给,再动武不迟。

    打破姜家庄,所得钱粮固然能更多,但是付出的伤亡也小不了,众头领对田见秀的建议都没有异议,当下决定向姜家庄进发。

    七队和八队在姜家庄外扎下了营寨,既然要借粮,那就得把声势做足,威慑住庄里的人。营寨立好之后,王瑾写了封信,叫人用箭射进庄里,并派人在门前喊话。

    没想到,庄里对他们的回答是一阵箭雨,虽然离得太远,并没有射中去喊话的人,但态度也十分明显了。这回不用再纠结了,肯定得打。

    庄内的乡勇敢和流寇叫板,自然也有他们的本钱。庄子建在一处台地上,地势比周围略高,有夯土寨墙防护,还有多处木造塔楼。寨墙外又掘了一道深壕,出入全靠吊桥。陕北气候干旱,自然不能灌水,壕沟底下布满了竹签蒺藜。这样的防御水平,对于一个庄子来说已经很高了,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小城。庄内存粮充沛,又有水井,一般的流寇根本啃不下来。

    王瑾对捉来的六个人反复询问,一点细节也不放过,基本上弄清了庄内的部署,但是知道这些作用也不大,寨墙和壕沟是无法靠取巧解决的障碍。众头领商量了几个方案,但没有一个能避免伤亡。最终还是李自成拍了板:“打!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再不打全军都要饿死!”

    王文耀的意见也差不多,出来造反是搏命的事,能以低伤亡里应外合攻破敌人据点当然最好,但如果没有这种条件,该拼命还得拼命。当下决定七队八队各负责一段寨墙,强行打出缺口来。他们选择从东侧下手,这里地形最平坦,有利于部队快速冲上去。

    王瑾坚持从米脂、绥德带来的手推车发挥了作用,第一梯队由李过和李明义指挥,用手推车将大量的土倒入壕沟,随后王文耀、李自成便率领主力攻庄。

    王瑾原是不赞成李自成亲自带队的,李自成是主将,该在后坐镇才是,带突击队打头阵是他王瑾或者刘宗敏该负责的工作。但是李自成此时伤已经好了,哪里还闲得住,连“我不自去,谁肯向前”都说出来了,王瑾连呼不吉利,心想你是不知道你最后是怎么死的。何况王文耀既然亲自上阵了,李自成怎肯后人。最后决定刘宗敏打头,李自成在后,王瑾指挥预备队,随时准备增援。

    姜家庄内,此时也是紧急动员,姜家主管乡勇操练的是二爷姜万载和七爷姜万里,他家上一辈是兄弟三人,这一辈有八个堂兄弟,堪称人丁兴旺。姜万载是个武举,老四姜万祥是个秀才,大哥姜万春也捐了个监生,以保家族势力不堕。

    所有的男性青壮全部编入乡勇队,上到四十的,下到十四的,都要执戈上阵,连妇女也被动员起来搬运物资。流寇来借粮时,姜家内部也产生过争论,八兄弟里有三个都主张花钱买平安,还有两个态度模棱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