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到总统的命令后,马歇尔开始着手策划开辟第二战线的事情,随即就意识到,总统给了他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当时,可以从三个方向上在欧洲开辟第二战线。一是在西欧的低地国家、或者是法国北部登陆,二是在地中海方向上登陆,三是让西班牙参战、借道西班牙攻击法国。最先被排除的就是第三个方案。道理很简单,西班牙早就宣布保持中立,而且佛朗哥政权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关系非常密切。别忘了,当初佛朗哥能够利用北非军团反攻本土,就是得到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全力支持。
问题是,前两个方案都不具备实施的可能性。
西欧低地国家要么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盟友,要么是友好国家,而法国北部地区则被德军控制。虽然德军部署在西欧的兵力并不多,还不到六十个师,而且以步兵为主,但是凭借四通八达的本土铁路网,德军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向西欧增派上百个师,把大西洋海岸变成牢不可破的堡垒。
地中海方向上,德意联军已经控制了直布罗陀海峡与苏伊士运河,因此不管是在意大利登陆,还是在希腊登陆,都得首先打通直布罗陀海峡,也就得花上不少时间,而德军完全能够在此期间加强地中海方向上的防御部署,甚至有能力粉碎美英联军夺取直布罗陀海峡的作战行动。
当然,最大的问题还是兵力。
到一九四二年初,美国陆军的总兵力已经扩充到了三百五十万,虽然比起其他参战国依然少得可怜,但是已经是战前的七倍了。问题是,这三百五十万官兵中,有差不多二百万是新征召的士兵,而且仅有少数完成了训练。也就是说,当时美国陆军能够开上战场作战的军人只有一百多万。这一百多万军人中,有一半在西南太平洋战场上,还有大约二十万在本土与美洲地区,只有大约五十万可用兵力,其中的三十万已经到达英国,承担起了保卫英国的重任。
当时,可以供马歇尔调动的地面部队,实际上只有二十万左右。
显然,这点兵力根本不足以在欧洲开辟第二战线,而英国当局也只承诺最多出动五十万陆军。
虽然到一九四二年底,美国陆军的兵力情况将大幅度改善,到时候至少有两百万军人完成了训练工作,但是到一九四二年底,美国陆军的作战负担更重,多个战场都需要增加地面部队,可用兵力依然不很充足。
更重要的是,在欧洲大陆开辟第二战线需要投入多少兵力,美英双方的分歧非常大。
马歇尔估计,至少需要动用二百五十万到三百万地面部队,而且只能以光复法国为主要目的,如果要进攻德意志第二帝国本土,兵力投入还要增加一倍以上,最终投入也许会达到八百万。英国当局乐观得多,认为五十万地面部队就能开辟第二战线,光复法国、或者是击败意大利只需要一百五十万兵力,而进攻德意志第二帝国本土只需要三百万兵力,最终投入不会超过五百万。
问题是,罗斯福更加倾向于英国当局。
可以说,这让马歇尔非常恼火。
虽然罗斯福的立场,更多的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即他必须在反攻欧洲大陆这件事上维护美英同盟关系,但是总统的立场,直接让马歇尔处于两难境地。如果他向总统妥协,就等于让成千上万的美军官兵去送死,从而会在军队内部受到排挤。如果他不妥协,那么罗斯福就很有可能另请高人。
所幸的是,罗斯福没有这么蠢,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情让马歇尔回家养老。
到一九四二年中期,美英在反攻欧洲大陆的问题上仍然没有取得一致的情况下,由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提出,并且发起了一次战役性质的反击行动,即美英联军在北非的卡萨布兰卡地区发起一场两栖登陆作战,主要目的是夺回直布罗陀要塞南面的丹吉尔等地,打开进入地中海的通道。
可惜的是,这场两栖作战还没有发起就失败了。
当时,一名叛逃的英**官,把美英联军准备在北非登陆的消息送到了德军手上,而德意联军立即增强了在北非西部地区的军事部署。发现德意联军加强了卡萨布兰卡地区的防御部署之后,蒙哥马利非常明智的接受了现实,没有让官兵去送死。当然,马歇尔的反对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问题是,反攻欧洲大陆的设想并没有因此而束之高阁。
在尼米兹提出撤退建议的时候,马歇尔本人是赞同的,即从西南太平洋撤退,可以抽调出数十万地面部队,除掉用于加强夏威夷群岛防御所必须的作战部队之外,至少还有五十万的富余。
显然,对于兵力紧缺的美国陆军来说,这五十万兵力不可小觑。
当时,可以从三个方向上在欧洲开辟第二战线。一是在西欧的低地国家、或者是法国北部登陆,二是在地中海方向上登陆,三是让西班牙参战、借道西班牙攻击法国。最先被排除的就是第三个方案。道理很简单,西班牙早就宣布保持中立,而且佛朗哥政权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关系非常密切。别忘了,当初佛朗哥能够利用北非军团反攻本土,就是得到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全力支持。
问题是,前两个方案都不具备实施的可能性。
西欧低地国家要么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盟友,要么是友好国家,而法国北部地区则被德军控制。虽然德军部署在西欧的兵力并不多,还不到六十个师,而且以步兵为主,但是凭借四通八达的本土铁路网,德军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向西欧增派上百个师,把大西洋海岸变成牢不可破的堡垒。
地中海方向上,德意联军已经控制了直布罗陀海峡与苏伊士运河,因此不管是在意大利登陆,还是在希腊登陆,都得首先打通直布罗陀海峡,也就得花上不少时间,而德军完全能够在此期间加强地中海方向上的防御部署,甚至有能力粉碎美英联军夺取直布罗陀海峡的作战行动。
当然,最大的问题还是兵力。
到一九四二年初,美国陆军的总兵力已经扩充到了三百五十万,虽然比起其他参战国依然少得可怜,但是已经是战前的七倍了。问题是,这三百五十万官兵中,有差不多二百万是新征召的士兵,而且仅有少数完成了训练。也就是说,当时美国陆军能够开上战场作战的军人只有一百多万。这一百多万军人中,有一半在西南太平洋战场上,还有大约二十万在本土与美洲地区,只有大约五十万可用兵力,其中的三十万已经到达英国,承担起了保卫英国的重任。
当时,可以供马歇尔调动的地面部队,实际上只有二十万左右。
显然,这点兵力根本不足以在欧洲开辟第二战线,而英国当局也只承诺最多出动五十万陆军。
虽然到一九四二年底,美国陆军的兵力情况将大幅度改善,到时候至少有两百万军人完成了训练工作,但是到一九四二年底,美国陆军的作战负担更重,多个战场都需要增加地面部队,可用兵力依然不很充足。
更重要的是,在欧洲大陆开辟第二战线需要投入多少兵力,美英双方的分歧非常大。
马歇尔估计,至少需要动用二百五十万到三百万地面部队,而且只能以光复法国为主要目的,如果要进攻德意志第二帝国本土,兵力投入还要增加一倍以上,最终投入也许会达到八百万。英国当局乐观得多,认为五十万地面部队就能开辟第二战线,光复法国、或者是击败意大利只需要一百五十万兵力,而进攻德意志第二帝国本土只需要三百万兵力,最终投入不会超过五百万。
问题是,罗斯福更加倾向于英国当局。
可以说,这让马歇尔非常恼火。
虽然罗斯福的立场,更多的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即他必须在反攻欧洲大陆这件事上维护美英同盟关系,但是总统的立场,直接让马歇尔处于两难境地。如果他向总统妥协,就等于让成千上万的美军官兵去送死,从而会在军队内部受到排挤。如果他不妥协,那么罗斯福就很有可能另请高人。
所幸的是,罗斯福没有这么蠢,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情让马歇尔回家养老。
到一九四二年中期,美英在反攻欧洲大陆的问题上仍然没有取得一致的情况下,由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提出,并且发起了一次战役性质的反击行动,即美英联军在北非的卡萨布兰卡地区发起一场两栖登陆作战,主要目的是夺回直布罗陀要塞南面的丹吉尔等地,打开进入地中海的通道。
可惜的是,这场两栖作战还没有发起就失败了。
当时,一名叛逃的英**官,把美英联军准备在北非登陆的消息送到了德军手上,而德意联军立即增强了在北非西部地区的军事部署。发现德意联军加强了卡萨布兰卡地区的防御部署之后,蒙哥马利非常明智的接受了现实,没有让官兵去送死。当然,马歇尔的反对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问题是,反攻欧洲大陆的设想并没有因此而束之高阁。
在尼米兹提出撤退建议的时候,马歇尔本人是赞同的,即从西南太平洋撤退,可以抽调出数十万地面部队,除掉用于加强夏威夷群岛防御所必须的作战部队之外,至少还有五十万的富余。
显然,对于兵力紧缺的美国陆军来说,这五十万兵力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