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后,冯承乾正式向德皇提出组建帝国远东舰队。
德皇没有反对,这在冯承乾的预料之中,而俾斯麦也表示赞成,认为应该加强帝国在远东地区的存在,却让冯承乾有点意外。
后来,冯承乾才知道,影响了俾斯麦的不是德皇,而是帝国的企业家。
之前,冯承乾一直认为俾斯麦是保守的容克贵族集团的代言人,现在他不得不改变这个看法。
不可否认,俾斯麦出身于容克贵族,与容克集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做为帝国宰相,俾斯麦看清了发展趋势,知道容克贵族的农场庄园经济模式不可持续,新兴的工业经济,即由企业家、金融家、商人等组成的工业利益集团迟早会取代容克贵族集团,成为帝国的支柱。
做为政治家,俾斯麦肯定懂得顺应潮流。
在组建远东舰队这件事上,俾斯麦就顺应了潮流。
虽然帝国还没获取青岛,但是经冯承乾努力,以及帝国企业家的努力开拓,帝国在大清的利益已经极为突出。当时,帝国在大清开设了数家大型工厂,仅克虏伯公司就在大清开办了三家军工厂,伏尔铿造船厂也在大清开设了舰船修理厂,帝国企业在大清的投资高达数千万帝国马克。
除了投资,还有大清的市场。
因为免去了长途运输,加上大量聘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所以帝国企业在大清生产与销售的商品比他国企业的便宜得多。拿七点九二毫米机枪弹来说,克虏伯公司销售给大清的价格是一千发八两白银,而从英国、或者法国采购的话,高达一千发二十两白银,相当于克虏伯公司卖价的三倍。
经过数年苦心经营,帝国企业已经与大清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占据了大片市场。
这些,都是帝国企业家梦寐以求、与努力追求的目标,也是帝国的资本家获取利益的基础条件。
如此重大的利益,没有理由不派兵加以保护。
更重要的是,李鸿章对帝国建造的四艘战舰、帝国企业提供的物美价廉的军火感到十分满意,因此外交上的问题也不是很大。按照冯承乾的估计,只要帝国提出正当的理由,李鸿章就会为帝国远东舰队提供驻泊地。要是上下打点得当,李鸿章甚至有可能把青岛租借给帝国海军。
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剩下的只是帝国决策层的问题了。
冯承乾原本认为俾斯麦会反对组建远东舰队,既然俾斯麦没有反对,还积极支持向远东地区派遣舰队,那么决策曾的问题也不存在了。
问题是,俾斯麦并不赞成向远东派遣新式主力舰,认为应该把新式主力舰留下来,对付日益强大的俄国波罗的海舰队。
对此,德皇也持赞同意见。
法俄签署军事同盟条约之后,沙皇俄国的野心大大增强。随着亚历山大三世病重,由皇储、也就是后来是沙皇尼古拉二世摄政,沙俄也开始大力建造新式战舰,在波罗的海对帝国构成了严重威胁。
沙皇尼古拉二世是个什么人,冯承乾心里非常有数。
在冯承乾熟知的历史中,尼古拉二世是沙俄的末代皇帝,也是一个野心与能力极不相称的皇帝。尼古拉二世有着宏伟的理想,把彼得大帝当成楷模,梦想着把沙俄打造成世界性强国,极为重视海军建设。可惜的是,尼古拉二世没有彼得大帝那样长远的目光,更没有伟人的魄力。沙俄葬送在他的手里,绝非偶然,与他有着很大的关系。冯承乾并没把尼古拉二世当成对手,可是腓特烈三世与俾斯麦却不这么看,认为这个极端亲法的皇储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德皇没有反对,这在冯承乾的预料之中,而俾斯麦也表示赞成,认为应该加强帝国在远东地区的存在,却让冯承乾有点意外。
后来,冯承乾才知道,影响了俾斯麦的不是德皇,而是帝国的企业家。
之前,冯承乾一直认为俾斯麦是保守的容克贵族集团的代言人,现在他不得不改变这个看法。
不可否认,俾斯麦出身于容克贵族,与容克集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做为帝国宰相,俾斯麦看清了发展趋势,知道容克贵族的农场庄园经济模式不可持续,新兴的工业经济,即由企业家、金融家、商人等组成的工业利益集团迟早会取代容克贵族集团,成为帝国的支柱。
做为政治家,俾斯麦肯定懂得顺应潮流。
在组建远东舰队这件事上,俾斯麦就顺应了潮流。
虽然帝国还没获取青岛,但是经冯承乾努力,以及帝国企业家的努力开拓,帝国在大清的利益已经极为突出。当时,帝国在大清开设了数家大型工厂,仅克虏伯公司就在大清开办了三家军工厂,伏尔铿造船厂也在大清开设了舰船修理厂,帝国企业在大清的投资高达数千万帝国马克。
除了投资,还有大清的市场。
因为免去了长途运输,加上大量聘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所以帝国企业在大清生产与销售的商品比他国企业的便宜得多。拿七点九二毫米机枪弹来说,克虏伯公司销售给大清的价格是一千发八两白银,而从英国、或者法国采购的话,高达一千发二十两白银,相当于克虏伯公司卖价的三倍。
经过数年苦心经营,帝国企业已经与大清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占据了大片市场。
这些,都是帝国企业家梦寐以求、与努力追求的目标,也是帝国的资本家获取利益的基础条件。
如此重大的利益,没有理由不派兵加以保护。
更重要的是,李鸿章对帝国建造的四艘战舰、帝国企业提供的物美价廉的军火感到十分满意,因此外交上的问题也不是很大。按照冯承乾的估计,只要帝国提出正当的理由,李鸿章就会为帝国远东舰队提供驻泊地。要是上下打点得当,李鸿章甚至有可能把青岛租借给帝国海军。
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剩下的只是帝国决策层的问题了。
冯承乾原本认为俾斯麦会反对组建远东舰队,既然俾斯麦没有反对,还积极支持向远东地区派遣舰队,那么决策曾的问题也不存在了。
问题是,俾斯麦并不赞成向远东派遣新式主力舰,认为应该把新式主力舰留下来,对付日益强大的俄国波罗的海舰队。
对此,德皇也持赞同意见。
法俄签署军事同盟条约之后,沙皇俄国的野心大大增强。随着亚历山大三世病重,由皇储、也就是后来是沙皇尼古拉二世摄政,沙俄也开始大力建造新式战舰,在波罗的海对帝国构成了严重威胁。
沙皇尼古拉二世是个什么人,冯承乾心里非常有数。
在冯承乾熟知的历史中,尼古拉二世是沙俄的末代皇帝,也是一个野心与能力极不相称的皇帝。尼古拉二世有着宏伟的理想,把彼得大帝当成楷模,梦想着把沙俄打造成世界性强国,极为重视海军建设。可惜的是,尼古拉二世没有彼得大帝那样长远的目光,更没有伟人的魄力。沙俄葬送在他的手里,绝非偶然,与他有着很大的关系。冯承乾并没把尼古拉二世当成对手,可是腓特烈三世与俾斯麦却不这么看,认为这个极端亲法的皇储是一个严重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