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陛下让我们参与军事会议,表明陛下已经开始重视海军,也知道海军将是改变战争局势的主要力量。”

    提尔皮茨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冯承乾的意思。

    “当然,陛下不见得有准确的认识。”

    “什么准确的认识?”

    “在你看来,这场战争与以往的战争最大的区别在哪?”

    提尔皮茨沉思了一阵,说道:“在我看来,最大的差别就是,军队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力量。”

    “你说得没错,但是还不够深入。”冯承乾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虽然这场战争才打了几个月,但是已经向我们表明,这是一场总体战。不但国家力量要与军队相结合,陆军也要与海军相结合。只有把所有力量结合到一起,并且善加利用,才能击败敌人,取得最后的胜利。”

    提尔皮茨没有反驳,因为早在几十年前,克劳塞维茨等战略家就提出过类似的观点。

    从某种意义上讲,德意志第二帝国是第一个把“总体战”观念提升到国家基本政策高度上的国家,而且正是靠此,打造出了欧陆最强大的军队,在短短数十年之内,连续击败了欧陆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统一了北德意志。

    问题是,这仅仅是帝国陆军的认识。

    别忘了,在很长一短时期内,帝国海军都形同虚设。直到冯承乾出现,帝国海军才真正踏上了历史舞台。

    由此产生的问题就是,绝大部分帝国陆军将士并不把帝国海军当成战友。

    别的不说,开战之后,帝国海军在芬兰湾的两次行动,都是在主动配合陆军,而帝国陆军却从来没有主动配合海军。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帝国陆军在西线战场上,从来没有考虑过攻占比利时的港口。

    要知道,如果帝国陆军能够攻占比利时的港口,哪怕只是一座港口,帝国海军在北海上的行动也将更加方便。

    事实上,提尔皮茨早就看出了问题,只是没有提出来。

    与提尔皮茨谈过之后,冯承乾觉得很有必要单独找德皇谈谈。正如提尔皮茨所说,关键在德皇那里。

    第二天,冯承乾一大早就去了波茨坦皇宫。

    因为德皇通晓军事,所以冯承乾没有拐弯抹角,直接提出了最关键的问题:是否有信心打赢这场战争。

    显然,冯承乾非常准确的把握了德皇的心理活动。

    当时,德皇也正在考虑这个问题,而且正是为此,才决定召开一次由陆海军高级将领参加的军事会议。

    从某种意义上讲,马恩河会战结束之后,德皇就对胜利产生了怀疑。

    大战爆发前,没有人认为帝国将战败。在德皇看来,如果施利芬元帅制定的计划能够得到彻底执行,哪怕经小毛奇大幅度修改之后,施利芬计划的可执行性大幅度降低,但是也有很大的希望。甚至可以说,正是有施利芬计划摆在那里,在六月份的危机中,德皇才会表现得极端强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