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再见袁老(2/3)
袁隆平也很高兴:“每个稻穗有八寸长,十多个稻穗向下垂着,像瀑布一样!我数了,光这穗子,就有230颗籽粒。”
另一位学生接口道:“现在的高产水稻产量,亩产也不过五六百斤啊。”
袁隆平:“如果每株水稻都长这样,就能增产一倍!那就是上千斤,那样的话,我的禾下乘凉梦,就实现了第一步。”
学生有些好奇:“禾下乘凉梦?”
袁隆平笑着道:“对啊,我梦见我们试验田里的稻子,长得有高粱那么高,这个穗子有扫帚那么长,这个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
每个人都可以在稻穗下乘凉。”
学生们都笑了:“那样的话,全华夏的人都不缺大米吃啦!”
另一个学生补充:“全世界的人都不缺大米吃!”
袁隆平笑着说道:“咱们明年,就用这株水稻做种子。”
第二年,这株水稻做种子培育出来的种子却是良莠不齐,学生们都十分不解,纷纷问袁老师这是怎么回事。
袁隆平:“很有可能,这是因为这株鹤立鸡群的水稻,是一株天然的杂交水稻。”
学生:“袁老师,水稻不是没有杂种优势吗?”
袁隆平:“当然有,杂种优势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早在1637年出版的《天工开物》中,就记载着养蚕业是如何利用杂种优势的。
我们应该要为自花授粉作物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做一番探究。”
他音量不大,却掷地有声。
学生们决定继续和袁老师一起做研究,袁老师笑着说好。于是师生几人一刻也等不及,埋头在田间,寻找他们的禾下乘凉梦。
主持人含笑地望着这一幕,对观众补充道:“年轻的袁隆平,从此开始杂交水稻的研究,后来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俞悦看到这里,还是忍不住热泪盈眶,想到最近有人为了个人经济利益竟然向国外出售亲本稻种,她咬牙切齿。
“看来真的是袁爷爷让有些人吃的太饱了,什么丧良心的事都干得出来,那个什么朱某某竟然给外国人卖亲本稻种,这和汉奸有什么区别!”
古代观众们觉得自己可能听错了。
稻种?卖?卖给洋人?
皇帝和大臣们头一次觉得华夏文字这么小众,为什么这句话拆开听他们都认识,合起来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另一位学生接口道:“现在的高产水稻产量,亩产也不过五六百斤啊。”
袁隆平:“如果每株水稻都长这样,就能增产一倍!那就是上千斤,那样的话,我的禾下乘凉梦,就实现了第一步。”
学生有些好奇:“禾下乘凉梦?”
袁隆平笑着道:“对啊,我梦见我们试验田里的稻子,长得有高粱那么高,这个穗子有扫帚那么长,这个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
每个人都可以在稻穗下乘凉。”
学生们都笑了:“那样的话,全华夏的人都不缺大米吃啦!”
另一个学生补充:“全世界的人都不缺大米吃!”
袁隆平笑着说道:“咱们明年,就用这株水稻做种子。”
第二年,这株水稻做种子培育出来的种子却是良莠不齐,学生们都十分不解,纷纷问袁老师这是怎么回事。
袁隆平:“很有可能,这是因为这株鹤立鸡群的水稻,是一株天然的杂交水稻。”
学生:“袁老师,水稻不是没有杂种优势吗?”
袁隆平:“当然有,杂种优势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早在1637年出版的《天工开物》中,就记载着养蚕业是如何利用杂种优势的。
我们应该要为自花授粉作物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做一番探究。”
他音量不大,却掷地有声。
学生们决定继续和袁老师一起做研究,袁老师笑着说好。于是师生几人一刻也等不及,埋头在田间,寻找他们的禾下乘凉梦。
主持人含笑地望着这一幕,对观众补充道:“年轻的袁隆平,从此开始杂交水稻的研究,后来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俞悦看到这里,还是忍不住热泪盈眶,想到最近有人为了个人经济利益竟然向国外出售亲本稻种,她咬牙切齿。
“看来真的是袁爷爷让有些人吃的太饱了,什么丧良心的事都干得出来,那个什么朱某某竟然给外国人卖亲本稻种,这和汉奸有什么区别!”
古代观众们觉得自己可能听错了。
稻种?卖?卖给洋人?
皇帝和大臣们头一次觉得华夏文字这么小众,为什么这句话拆开听他们都认识,合起来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