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的视野,因此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大。

    不得不说,指南针是北宋时期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最巨大的贡献之一。

    而我们比较著名的航海行动。就是明成祖朱棣时期的——郑和下西洋。

    郑和的船队武力值非常高,在当时可以说是所向披靡。

    有记载,他在下西洋的过程中打了三场战役,每一仗都是大胜。明朝水兵的军力对于这些土著小国家来说,简直就是摧枯拉朽。

    但即便如此,明朝并没有与东南亚诸地建立起长期的往来关系,也没有对其土地上的资源进行勘探和开采。

    因为,朱棣派郑和出使西洋,只是为了扬大明国威,政治意义比较大,贸易都是顺带而为之的。

    仅仅是顺带为之,也给大明带来了不少的财富。

    但花费了重金,建造了这么多这么大的船队,成本巨大,平均出航每次耗费六百万两白银,去了整整七次,只是为了扬名,似乎是有那么点不划算的。

    本来永乐大帝有机会开启大明的海上霸权之路,华夏也有可能进入到海上争霸的队伍里,可惜永乐过后,再无规模如此大的海上行动,明朝逐渐实施海禁,到了清朝,更不用说了。

    或许由于文化思想等各方面因素,东西对于海外的态度截然不同。

    欧洲的航海时代,本质上就是通过海洋对外探险以及对外扩张的殖民时代。

    15世纪到16世纪,葡萄牙在亚洲、非洲和美洲,建立了大量的殖-民地,仅在东亚和东南亚就包括了印度尼西亚、马来半岛南部的马六甲、甚至是中国澳门地区等地。

    西班牙的殖-民地主要集中在了中南美洲和加勒比地区。

    荷兰后来居上,在争抢殖-民地和贸易据点的步伐上,很快超越了西班牙和葡萄牙。

    原来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地盘,许多都落入荷兰之手。17世纪期,也就是清朝初期的时候,荷兰的全球霸权如日中天。

    挂有荷兰三色旗的一万余艘商船航行在世界五大洋上,比英法德等国的商船总数都要多。

    接下来,就是英法德了。

    他们在全球殖-民的道路上粉墨登场。欧洲的国家大家也都知道,本土不大,但是他们在全球的殖-民地却非常的大。

    他们从殖-民地里掠夺了无数的资源和财富,用于本土的发展,这些资源和财富甚至让他们在几百年后的今天依然享受着余荫。】

    不是吧,她只是来看个科普视频,怎么还扎心了。

    苏粒叹了口气,所以这个世界真的很离谱,有道德反而是原罪了,世界就是一个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角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