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沈西泠忽然来了葵水,齐婴便暂且搁置了要带她读书的计划,让她先好好休息一段日子。

    这期间发生了两件事。

    其一是齐婴去见了王清。

    王清为官清廉,所居的府宅并不像世家高门那样豪奢,只是几进朴素的院子,大约还是祖屋老宅,颇有些陈旧。齐婴去找他的时候,他正把自己关在屋中读书,屋子里四处都挤挤挨挨地堆着书卷。

    王清从故纸堆里抬起头,瞧见齐婴,笑道:“方才家仆回话说你来了,我还不信,没想到竟真是你——坐,快坐。”

    齐婴谢过了他,避开各处堆的有半人高的书山,在王清对面落座,打眼看了看王清手头的书页,问:“先生是在做应山公的文集辑佚?”

    谈及学问之事,王清便兴致极高,很高兴地说:“正是正是,应山公的文章做得极漂亮,这几篇我瞧着像是他的佚文,想着总要把它们梳理好了,才好让后生们有个学习的范本。”

    齐婴一笑,道:“先生著作等身,如今仍笔耕不辍,实让晚辈惭愧。”

    王清摆了摆手,望着齐婴说:“其实若世道太平些,你能不被这些俗务缠身,必然能做出比我更好的学问,只可惜……”

    齐婴拱了拱手:“学生有负先生所望。”

    “这哪里是你的过失?”王清叹了口气,“国难当头,朝廷无人,你是胸有丘壑的栋梁之才,本该去指点江山,若让你同我一般整日扎在故纸堆里,也许才是辜负苍生……”

    他语气怅然,像是颇有遗憾,顿了顿又转而为豁达,道:“只是那朝堂权术终究难免让人心生尘垢,若你累了,倒可学我往故纸堆里钻一钻,起码有清心静气之效也。”

    师生二人皆笑,齐婴眉目疏展,应了声是。

    王清继续低头写字,一边写一边问:“你来,是为了找我回齐家继续讲课?”

    齐婴答:“什么也瞒不过先生。”

    王清冷哼了一声,说:“我的脾气秉性你是清楚的,无论对何人何事,讲的无非是‘公道’二字,你家老太太处事不公道,我自然看不过眼,看不过眼就不会回去,谁来劝也没用。”

    顿了顿,抬眼盯了齐婴一下,补充道:“你来劝也没用。”

    王清的脾气齐婴的确是清楚,最是耿介刚正不过,遇不平之事总不能甘于默默,定要宣之于口,不讲清楚不罢休。齐婴心中有底,此时听了王清这番话也不意外,只笑了笑,道:“祖母处置欠妥,还要多谢先生替文文说话。”

    王清听言又是冷哼一声,十分果决地说:“我那不是为她说话!是为公道二字说话!你不要混为一谈!”

    齐婴不与他争辩,自称失言,王清气顺了些,又叹息说:“那个孩子……确实是不错的。性子沉静,耐得住苦,也有韧劲。她年纪最小,可每次考记诵却只有她一个回回都没有一点儿错,看得出是个跟自己较劲儿的孩子。”

    齐婴亦有所感。

    沈西泠虽然年幼,平日里待人又很温顺,其实性子里还是颇有些棱角。譬如刚入齐家那时,他便没有想到她会自己去学巴郡的方言,后来她入学塾,他也没想到她会那样用功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