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前的所有肿瘤靶向治疗是从外部着手,对肿瘤细胞进行精准识别,然后使用各种方法予以杀死。

    而杨平的K疗法是从肿瘤细胞内部着手,它是让肿瘤细胞进行自我醒悟,启动自爆程序,进行集体自杀,这是人体一种自然的消除“叛变”细胞的方式。

    杨平将K因子进行各种改造,让它们能够顺利安全地通过血液循环,最终与肿瘤细胞进行某种结合,启动肿瘤细胞的凋亡程序。

    试错的成本是巨大的,杨平修改一次,然后试验一次,这样不断地反复,系统空间时间消耗的时间再大,换算成现实的时间已经是微不足道。

    如果在现实实验室,这种试错极其耗费人力和时间,比如研发单抗药物最初的分子发现,找一个抗体要在10亿,甚至于100亿数量的抗体库里,通过某种方法一步一步筛选,最后筛选出一种抗体做成单克隆抗体成药,这个过程里至少有1000步,这1000步每一步都不能出差错。

    我国有一家药企研发单抗药物,花费7年,3000多个日夜才研发成功,这其中很多次遇到困难需要推倒重来。

    与现实实验室不同,在系统空间实验室,杨平的试错成本极低,因为系统空间拥有巨大的时间优势,还拥有无数的机械臂辅助工作,所以杨平只要把实验程序设定好,一切交给系统面板,自己只需定期进入系统空间检查,一旦发现问题,重新调整即可,而且如果仅仅是试错操作,杨平连看都不用看,此路不通,系统面板会指挥机械臂自动进入下一条路线。

    比如从抗体库中筛选抗体这种事情,直接把实验步骤设置好,系统面板指挥机械臂不间断地筛选,杨平只需躺实验室休息。

    巨大的系统实验室已经扩展到好几个足球场那么大,平面铺开的各种仪器,加上高高的穹顶,杨平第一次感到自己空间实验室是如此的恢弘,那些灵巧精细的章鱼手不知疲倦地工作着,实验室所有的体力劳动全部由它们承担。

    这里的机器永远不会出故障,也永远不需要休息,可以一直平稳地工作下去。…。。

    系统面板如一个忠实的仆人,管理着庞大的实验室,每时每刻进行海量的数据处理,实验室每一台仪器的数据都传回面板进行各种运算。

    实验室四壁是透明的玻璃,四周是瑰丽的自然景色,有高山瀑布,有大海巨浪,有无边无际的原野,有神秘莫测的森林,现在杨平越来越喜欢这个实验室。

    杨平的《医学》期刊,其实就是一个网络论文发表平台,它没有时间概念,不管白天晚上,任何时间都可以上传自己的论文,得到编辑的审核后就可以公开发表,编辑部会将每周的论文集结变成纸质刊物,纸质刊物只是作为存档使用,不用做传播。

    自从发表13篇S之后,杨平再也没有在其它刊物上发表论文,他后续全部的论文发表在《医学》上,比如后来开立的肿瘤凋亡研究、皮肤扩增的研究,这些研究阶段性论文全部发表在《医学》上,这样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让自己的科研成果公开,宣示知识产权,同时向全世界传播。

    ——

    栗瑞忠第二天早上八点准时出现在张教授门口,他只相信张教授,不愿意去其它任何科室继续诊治。

    反正外科研究所也是什么病人都可以收,它是带有研究性质的临床科室,是科研与临床相结合的实体。

    栗瑞忠是家里的顶梁柱,现在发现是这种病,心里肯定受不了打击。

    张教授耐心通俗地跟他解释这种病的详细情况,让他不要担心害怕,而且他的病情还没有到最严重的阶段。

    为此,张教授还联系血液科和肿瘤科,帮忙联系几个已经治愈的患者的联系方式,希望能够让栗瑞忠与这几个患者聊一聊,增强自己战胜病魔的决心。

    经过这一番“洗脑”之后,栗瑞忠心里豁达很多,也树立起信心,他十分感激张教授。

    “张教授,非常感激你,你这么一说,这病还真不是个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