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萝头是一个狡猾而多变的人物,他总能在各种情况下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他看着张德祥离去的背影,心中暗自盘算着下一步的行动。

    回到屋里,胡萝头看到徐大风一如既往地忙碌着,收拾着要洗的衣服。他环顾四周,试图寻找任何可疑的线索。他失望的是,在这座平凡的小屋里,他并没有发现什么值得关注的东西。

    胡萝头心里清楚,徐大风的心中有一个秘密,那就是他对潘金莲的向往。徐大风相当潘金莲,胡萝头并不是武大郎,他不会让别人轻易地欺负自己。用高雅的说法,胡萝头就像是在花丛中穿梭的蜜蜂,他的专长就是采花问柳,这让他的众多妻妾都对他死心塌地。说得难听一点,他就是那屎坑中摇头摆尾的肥蛆,总是能找到可口美味的食物。

    胡萝头就像是一只出洞的黄鼠狼,每当哪里有鸡有鸭,他都能凭借着自己的直觉和智慧找到它们。这次,他来到了这个平凡的小屋,他会找到他想要的东西吗?这一切,都只能留给时间来解答。

    在胡萝头的眼中,这个世界充满了机遇和挑战。他深知,只有不断地寻找,才能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而这,正是他的人生哲学。在这个充满诱惑和险恶的世界里,胡萝头能否找到自己的归宿,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然而,无论如何,他都会勇往直前,继续追寻他的梦想。

    胡萝头的故事,就像是一部活生生的现实版侦探小说,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一步步接近真相。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挑战,但他从未放弃。

    胡萝头尽管嘴上没说,他从徐大风不易觉察不安的眼神中猜出个八九不离十。

    胡萝头对女人的关爱,体现在具体细节里。他明知道徐大风背叛了他,不会像村头莽夫一样,把她摁在地上一顿暴揍。胡萝头不会这样做,他甚至脸上的笑容都没有撤下,红里透白的脸色一点没有变,依然像以前一样对徐大风爱怜有加。以后好长一段时间,在胡萝头外出场合,徐大风紧跟其后,有说有笑,云淡风轻,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

    胡萝头拿到人证物证是几个月后的事儿,徐大风怪不到别人,都是她娘罗素辰肚子里藏不住事儿。

    那天,看徐大风不在家,胡萝头拿出两根金灿灿的金条摆放在她前面的槐木桌子上,那耀眼的金光把人的眼睛刺瞎,罗素辰恨不得一口吞进肚子里,也就顾不上母女情深,想出所有能讨好胡萝头的事儿和拜年话,讨胡萝头的欢心,换得两个发贼光的金条到手。

    “我跟你说这个事儿,胡相公,你可不能生气。”

    胡萝头对这位丈母娘的脾气秉性了解得如同她的胴体一般。胡萝头不吭声,罗素辰两张薄嘴皮子就开始絮叨。胡萝头有意无意看了罗素辰一眼,她浑身上下发颤,唯恐自己那句话说不好,惹毛了眼前这个活阎王。话不能全说,全说她没命,徐大风也活不成,又不能不说。不说些实话,胡萝头会感到这两根金条不值当,以后别的事儿不高兴,他变卦要回去,亏了本。

    “我看这人像是拍婆子灌迷魂药的。看到大风凝住了,拉着大风进屋,不干啥好事儿。我一顿臭骂,亲娘祖奶奶骂了一遍。那人看我发火,提上裤子就跑了。”

    胡萝头轻咬嘴唇,把一肚子火气生生压了下去。

    胡萝头先是发现了张德祥丢下的那把枪牌链子,徐大风塞在枕头底下,而后又找到了那本《神龙兰亭序》,被徐大风塞进衣箱里。东西放在原地,胡萝头没有动。

    张德祥拿到钱,没有抱着金银珠宝直接找徐大风。张德祥也是人中精,水中龙,可不干那些瓠子秧子缠南瓜的蠢事。他花了2根金条,在省城汴梁买了一套宅院。丫鬟老妈厨子找好,亲自找到罗素辰的娘家哥哥出面,在八月十五那天把罗素辰请到汴梁,一番炫耀后和盘托出心里话:“只要你答应将徐大风嫁给我,或者同意和徐大风约会帮忙,瞒住胡萝头,这个家就是恁地,这些老妈子丫鬟厨子都是你的,每月还有养家糊口的花销。从今天开始,你过上地主老财阔太太的日子。”

    胡萝头也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人物,出手阔绰大方,银圆金条没少给罗素辰,要不然,她也不会让徐大风无名无分地跟着胡萝头。今天让罗素辰明白了,啥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和张德祥比,胡萝头就是井底的蛤蟆,村里的土财主。

    对于张德祥提出的要求,罗素辰满口答应。只要是胡萝头外出,罗素辰就会给张德祥送信。有时罗素辰会编些理由带着徐大风去汴梁小住几日。胡萝头一直相信罗素辰,没想到她居然是个家贼,徐大风和张德祥鸳鸯戏水,铺床叠被,胡萝头居然没有发现。

    转眼到了深秋,地里玉米棒子上了墙和树,红薯下窖,花生入囤,洁白如玉的棉花垛了起来。乡村猫冬的日子开始,老抬们最繁忙的日子也开始了。

    刘汉山好几天不回家。他带人去附近村里收棉花。去年刘汉山在红庙集当行伍,认识一位革命党的军需官,知道国内狼烟四起,一会儿是外国人和中国人打仗,一会儿是革命党和政府军开战,还有土匪流寇打家劫舍。这些人平时要穿衣服,死后收殓也得几尺裹尸布,军需官到处求购白布。城内布庄那点存货哪里够用,军需官只好来到乡下。

    刘汉山和孔春生说,好多佃户冬春没事儿干,要组织佃户纺纱织布,卖给部队。从中秋节后开始摘第一茬棉花起,刘汉山带着几十个佃户长工走街串村买棉花,让木工打造纺棉车和织布机,准备大干一场。不久,感到资金捉襟见肘,张德祥借的钱该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