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异常?快快说来!”听了慕容延的话,慕容宇顿时眼睛一亮,连忙催促道。一点异常换在平时或许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在今天发生了这样的事之后,即便是再小的异常,都变得非同寻常了。
慕容延顿了顿,理清了思绪,随后说道:“就在前两日,探子无意间发现刘和离开了无终城,往南边的方向行去,直到第二日才回来。”
听慕容延这么一说,慕容宇似乎有些记忆了。当时慕容延已经跟他汇报过,说刘和离开无终城,消失了一天的时间。因为刘和不是第一次这样,所以慕容宇也没有太放在心上。在先前的时候,刘和经常都会离开一些时间,说是去联系旧部,为他们的行动做好准备。而每次攻城的时候,因为有刘和联系过的原因,大部分城池都是不战而降,不费一兵一卒,即便是有抵抗的城池,战斗也没有那么强烈,因此,对于刘和每次联系旧部的举动,乌延和慕容宇都是极为赞成的。
故而,在慕容延向他汇报之后,他就抛在了脑后。这一次花费的时间虽然比之前多了些,岂不是说明将要获取的好处也更多。此刻慕容延这般说出来,并没有说出他之前已经提过这件事,显然是在给慕容宇这个主将保留颜面。
“将两件事情联系在一起,必是非同小可。”慕容宇面色严肃,浓眉紧皱。“诸位有什么想法尽可说出,如今是危急关头,一旦事态有所偏离,我们或将有灭顶之灾。”
“将军!”
听了慕容宇的话,慕容延这个副将第一个站出来发表意见。
“刘和乃是前幽州刺史刘虞之子,单凭这些日子以来我们能够轻松夺取城池的现象看来,刘虞在幽州的威望还是极为深厚,而刘和这个公子才能有所表现。若是按照将军所言,刘和有异心与我等取消联盟,或许是他手上已经有了足够的兵马,不需要我们的帮助,已经可以与公孙瓒对抗,想要趁机与我们翻脸。”
“刘和有心与我们翻脸,此乃必然。不过,若是说他凭借刘虞积存的威望召集到足可与公孙瓒对抗的实力,却是不大可能。”
慕容宇思考了慕容延所说内容的可能性,很快便摇头把这个想法给掐灭了。
刘虞在幽州执政以来,宽厚仁德,民心所向,这一点众所周知,即便是北方的异族也深受其恩惠。但是,受到刘虞的好处,并不代表百姓就要替刘虞去死。有一句话怎么说的“君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报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刘虞身为父母官,作为一名好官,执政严明,不会让百姓被欺压,有不公正的待遇,也可以让幽州的百姓感恩戴德。不过,刘虞只是在执政上让百姓能够受益,却不能让百姓在物质和经济上受益。倘若刘虞让幽州的百姓餐餐大鱼大肉,家中仓廪富足,口袋金银盈实,而这个时候,以百姓的淳朴,或许会给刘虞卖命,也仅仅是有可能。当然,若是受益比较多的百姓,也会记得刘虞的好,就如刘和召集的那二万士兵,显然是属于这个范围。至于召集不到的百姓,他们最多是在心中记得刘虞的恩德,让他们替刘虞卖命去死,自然没有可能。
百姓是淳朴善良的,但是,同时也是最容易健忘的一个群体。他们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把一个人的好处给忘的一干二净。因为刘虞的治理,幽州吏治清明,百姓没有受到太多的压迫,生活也都好起来了,因此,他们并不希望战争的发生。
想要让百姓参与到战争中去,只有当他们活不下去的时候才会走这条路。
要么朝廷黑暗让百姓活不下去,只是,如今的朝廷自顾不暇,连自身都无法顾及,命令都无法得以执行,哪还有闲情去压迫百姓;第二,那就是百姓没有饭吃,活不下去了,因为刘虞的治理,幽州的百姓虽说不是餐餐大鱼大肉,填饱肚子却是还能做到,这一点自然也能排除;还有一个原因,自然是一方诸侯强制征兵,百姓才不得不进入军伍。不过,公孙瓒才干掉刘虞没多久,为了稳定幽州百姓的民心,并没有大肆强征士兵。否则,公孙瓒强征幽州百姓入伍,说不得也能召个三五十万,跟袁绍硬碰硬,那时候,袁绍说不定也会这样做,也只是让两人两败俱伤,便宜了其他势力。故此,即便在战事不利的情况下,公孙瓒也没有强行征兵。
因此,在百姓生活安稳,三餐有望的情况下,绝大多数百姓不会为了刘虞曾经的小恩小惠而去跟随刘和找公孙瓒的麻烦。异族的人之所以英勇强悍,悍不畏死,并非是因为他们天生如此。而是因为他们生活的地方荒芜,凄凉。很多人感觉在大草原上纵横驰骋,逐草而生似乎很潇洒惬意,然而,他们没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生活在大草原上。当他们体验过那种没有铁制器具,要为盐巴如何获得而焦虑的日子之后,他们才能知道那种生活的辛苦。如今的时代与后世不同,后世缺少什么,火车、飞机等各种交通工具运输,如今还是汉人与异族对立的年代,朝廷严格控制铁器、盐巴等生活必需品对异族的流通,所以,异族为了能活下去而抢掠也说的过去,至于说和平共处,这个时代的人还没有那么高尚的思想境界,正所谓可恨之人必有其可悲之处,说的却是这个道理。
听了慕容宇的分析,在座的众人也都恍然。刘和能召集的兵马也都召集到了,不能召集的兵马,任他刘和口灿若莲也召集不到。所以,慕容延的猜想,自然是被否决了。
又一将领站了出来,瓮声瓮气的说道:“将军,刘和自己召集不到兵马,或有可能从别处借来的兵马?像是冀州刺史袁绍?”
若是说袁绍借兵马给刘和,似乎也说的过去。
对于袁绍,在场的一众将领自然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昔日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虽然最后失败而散。但是,作为十八路诸侯联盟的盟主,袁绍自然是名扬四海。异族人只是文化低而已,又不是白痴,当然知道袁绍这个人了。
况且,袁绍还是汉人里四世三公的袁家之子,声明显著,更是夺得冀州成为一方霸主,若是说他借兵给刘和,应该也没有问题。
不过,似乎又有些不对。
据慕容宇所知,袁绍这个人是最要脸面的,应该没有可能借兵给刘和。那么问题来了,袁绍借兵给刘和,跟脸面又怎么能扯上关系了?
慕容延顿了顿,理清了思绪,随后说道:“就在前两日,探子无意间发现刘和离开了无终城,往南边的方向行去,直到第二日才回来。”
听慕容延这么一说,慕容宇似乎有些记忆了。当时慕容延已经跟他汇报过,说刘和离开无终城,消失了一天的时间。因为刘和不是第一次这样,所以慕容宇也没有太放在心上。在先前的时候,刘和经常都会离开一些时间,说是去联系旧部,为他们的行动做好准备。而每次攻城的时候,因为有刘和联系过的原因,大部分城池都是不战而降,不费一兵一卒,即便是有抵抗的城池,战斗也没有那么强烈,因此,对于刘和每次联系旧部的举动,乌延和慕容宇都是极为赞成的。
故而,在慕容延向他汇报之后,他就抛在了脑后。这一次花费的时间虽然比之前多了些,岂不是说明将要获取的好处也更多。此刻慕容延这般说出来,并没有说出他之前已经提过这件事,显然是在给慕容宇这个主将保留颜面。
“将两件事情联系在一起,必是非同小可。”慕容宇面色严肃,浓眉紧皱。“诸位有什么想法尽可说出,如今是危急关头,一旦事态有所偏离,我们或将有灭顶之灾。”
“将军!”
听了慕容宇的话,慕容延这个副将第一个站出来发表意见。
“刘和乃是前幽州刺史刘虞之子,单凭这些日子以来我们能够轻松夺取城池的现象看来,刘虞在幽州的威望还是极为深厚,而刘和这个公子才能有所表现。若是按照将军所言,刘和有异心与我等取消联盟,或许是他手上已经有了足够的兵马,不需要我们的帮助,已经可以与公孙瓒对抗,想要趁机与我们翻脸。”
“刘和有心与我们翻脸,此乃必然。不过,若是说他凭借刘虞积存的威望召集到足可与公孙瓒对抗的实力,却是不大可能。”
慕容宇思考了慕容延所说内容的可能性,很快便摇头把这个想法给掐灭了。
刘虞在幽州执政以来,宽厚仁德,民心所向,这一点众所周知,即便是北方的异族也深受其恩惠。但是,受到刘虞的好处,并不代表百姓就要替刘虞去死。有一句话怎么说的“君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报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刘虞身为父母官,作为一名好官,执政严明,不会让百姓被欺压,有不公正的待遇,也可以让幽州的百姓感恩戴德。不过,刘虞只是在执政上让百姓能够受益,却不能让百姓在物质和经济上受益。倘若刘虞让幽州的百姓餐餐大鱼大肉,家中仓廪富足,口袋金银盈实,而这个时候,以百姓的淳朴,或许会给刘虞卖命,也仅仅是有可能。当然,若是受益比较多的百姓,也会记得刘虞的好,就如刘和召集的那二万士兵,显然是属于这个范围。至于召集不到的百姓,他们最多是在心中记得刘虞的恩德,让他们替刘虞卖命去死,自然没有可能。
百姓是淳朴善良的,但是,同时也是最容易健忘的一个群体。他们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把一个人的好处给忘的一干二净。因为刘虞的治理,幽州吏治清明,百姓没有受到太多的压迫,生活也都好起来了,因此,他们并不希望战争的发生。
想要让百姓参与到战争中去,只有当他们活不下去的时候才会走这条路。
要么朝廷黑暗让百姓活不下去,只是,如今的朝廷自顾不暇,连自身都无法顾及,命令都无法得以执行,哪还有闲情去压迫百姓;第二,那就是百姓没有饭吃,活不下去了,因为刘虞的治理,幽州的百姓虽说不是餐餐大鱼大肉,填饱肚子却是还能做到,这一点自然也能排除;还有一个原因,自然是一方诸侯强制征兵,百姓才不得不进入军伍。不过,公孙瓒才干掉刘虞没多久,为了稳定幽州百姓的民心,并没有大肆强征士兵。否则,公孙瓒强征幽州百姓入伍,说不得也能召个三五十万,跟袁绍硬碰硬,那时候,袁绍说不定也会这样做,也只是让两人两败俱伤,便宜了其他势力。故此,即便在战事不利的情况下,公孙瓒也没有强行征兵。
因此,在百姓生活安稳,三餐有望的情况下,绝大多数百姓不会为了刘虞曾经的小恩小惠而去跟随刘和找公孙瓒的麻烦。异族的人之所以英勇强悍,悍不畏死,并非是因为他们天生如此。而是因为他们生活的地方荒芜,凄凉。很多人感觉在大草原上纵横驰骋,逐草而生似乎很潇洒惬意,然而,他们没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生活在大草原上。当他们体验过那种没有铁制器具,要为盐巴如何获得而焦虑的日子之后,他们才能知道那种生活的辛苦。如今的时代与后世不同,后世缺少什么,火车、飞机等各种交通工具运输,如今还是汉人与异族对立的年代,朝廷严格控制铁器、盐巴等生活必需品对异族的流通,所以,异族为了能活下去而抢掠也说的过去,至于说和平共处,这个时代的人还没有那么高尚的思想境界,正所谓可恨之人必有其可悲之处,说的却是这个道理。
听了慕容宇的分析,在座的众人也都恍然。刘和能召集的兵马也都召集到了,不能召集的兵马,任他刘和口灿若莲也召集不到。所以,慕容延的猜想,自然是被否决了。
又一将领站了出来,瓮声瓮气的说道:“将军,刘和自己召集不到兵马,或有可能从别处借来的兵马?像是冀州刺史袁绍?”
若是说袁绍借兵马给刘和,似乎也说的过去。
对于袁绍,在场的一众将领自然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昔日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虽然最后失败而散。但是,作为十八路诸侯联盟的盟主,袁绍自然是名扬四海。异族人只是文化低而已,又不是白痴,当然知道袁绍这个人了。
况且,袁绍还是汉人里四世三公的袁家之子,声明显著,更是夺得冀州成为一方霸主,若是说他借兵给刘和,应该也没有问题。
不过,似乎又有些不对。
据慕容宇所知,袁绍这个人是最要脸面的,应该没有可能借兵给刘和。那么问题来了,袁绍借兵给刘和,跟脸面又怎么能扯上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