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会战之后上海沦陷,日军分三路犹如潮水一般涌向南京,对三面环山、前靠长江的南京城形成战略包围,南京告急。
12月7日凌晨,蒋委员长夫妇乘坐飞机离开南京。一天后,时任宪兵司令兼南京警备司令和防空司令的谷正伦,因病已到武汉就医,无法指挥这场战役。作为副手的萧山令临危受命,代理宪兵司令、南京警备司令和防空司令“三司令”之职。
之后,南京市市长马俊超临危脱城。老蒋又想到了萧山令,将首都卫戌司令长官和南京市市长两份重任交给了萧山令,另外,他还兼任首都警察厅长和渡江司令。
危城之内,萧山令一身七职,指挥着11万中国军人,抱赴死为国之心,守卫南京。
此时的南京,孤立无援,已是孤城,重兵压境,危在旦夕。
南京保卫战正式打响后,日军兵临城下时,萧山令奉命守城,成为拱卫南京的实际负责人。此时,侵华日军进攻南京,有七个师团,十二万兵力,加之飞机、军舰,南京已在日军的立体包围之中。而南京守军只有萧山令直属精锐宪兵1万人,以及两个直属陆军师和工兵部队约3万人,连同临时划归指挥的卫戍部所属正规军,共11万人。
南京保卫战后期,守军已经败像已露,不少人次劝萧山令离开南京,但是遭到了他严词拒绝,萧山令对劝他的人说:“守土卫国是军人的神圣职责,我应尽忠报国,笑卧沙场。死守南京,我意早决!”
其凛然正气,令人为之震憾。
在日军下达总攻击令后,两百架战斗机升临中华门上空,另外还有90多门大炮日夜轰炸,“固若金汤”的古城墙,此时变得异常脆弱。
中华门失守,南京全城大乱,城内居民纷纷拥塞街头,夺路逃奔。电讯中断,守城部队各自为战,与日军展开激烈枪战,随后全军崩溃。
在之后的突围战中,萧山令奉唐生智命令,担任渡江总指挥,各军团按指定地点突围。命令下达后,除83军、66军按命令绕栖霞山突围外,其余74军、72军、71军、87师、88师等,全部夺路拥向下关。在通往下关码头的道路上,挤满了争相过江的居民,你推我挤,相互践踏。一时间,江边喊声、哭声和落水者的呼救声响成一片,大量正在渡江的中国官兵被日海军火力杀伤,滚滚长江漂满了士兵的尸体,被打死、踩死的人不计其数,鲜血染红了江水,滔滔长江此时成了南京军民的生死线。
因人多舟少,直到13日凌晨,下关仍有三分之二的部队没有渡江,其中也有萧山令。
这时,日军第6师团已尾追而来,向撤退的中国军民开火。萧山令下令宪兵部队就地阻击,日军猝不及防,死伤很多,慌忙后退。但不久,日军在机枪的掩护下,又发起冲锋,大批日军不断涌来,成半圆形包抄开火。
此时,江边已无任何隐蔽之物。追杀的日军没有料到,中国宪兵部队会顽强抵抗,背水一战。
历5个小时激战,宪兵部队已伤亡殆尽。晚七时许,日军骑兵七千人与水路海军逼近江边,水、陆、空夹击我渡江军民。
千钧一发之际,萧山令振臂高呼:“成功成仁,今日是也!”率领所剩无几的官兵,挺着刺刀迎上前去,与日军白刃格斗,全部壮烈牺牲。
萧山令不愿被俘受辱,战至最后一弹,以身殉国,年仅45岁。
肯定是萧山令发现了指挥部的异常,所以才会在撤兵之际亲自到这里查看情况,现在人就在门外,李国耀岂能说不见就不见呢?
既然不能不见,那李国耀也就不再遮遮掩掩,当即命人将萧山令请了进来,他也想见见这位铁血将军见了他会是一种怎样的表情!
惊讶还是愤怒,再或者是…
12月7日凌晨,蒋委员长夫妇乘坐飞机离开南京。一天后,时任宪兵司令兼南京警备司令和防空司令的谷正伦,因病已到武汉就医,无法指挥这场战役。作为副手的萧山令临危受命,代理宪兵司令、南京警备司令和防空司令“三司令”之职。
之后,南京市市长马俊超临危脱城。老蒋又想到了萧山令,将首都卫戌司令长官和南京市市长两份重任交给了萧山令,另外,他还兼任首都警察厅长和渡江司令。
危城之内,萧山令一身七职,指挥着11万中国军人,抱赴死为国之心,守卫南京。
此时的南京,孤立无援,已是孤城,重兵压境,危在旦夕。
南京保卫战正式打响后,日军兵临城下时,萧山令奉命守城,成为拱卫南京的实际负责人。此时,侵华日军进攻南京,有七个师团,十二万兵力,加之飞机、军舰,南京已在日军的立体包围之中。而南京守军只有萧山令直属精锐宪兵1万人,以及两个直属陆军师和工兵部队约3万人,连同临时划归指挥的卫戍部所属正规军,共11万人。
南京保卫战后期,守军已经败像已露,不少人次劝萧山令离开南京,但是遭到了他严词拒绝,萧山令对劝他的人说:“守土卫国是军人的神圣职责,我应尽忠报国,笑卧沙场。死守南京,我意早决!”
其凛然正气,令人为之震憾。
在日军下达总攻击令后,两百架战斗机升临中华门上空,另外还有90多门大炮日夜轰炸,“固若金汤”的古城墙,此时变得异常脆弱。
中华门失守,南京全城大乱,城内居民纷纷拥塞街头,夺路逃奔。电讯中断,守城部队各自为战,与日军展开激烈枪战,随后全军崩溃。
在之后的突围战中,萧山令奉唐生智命令,担任渡江总指挥,各军团按指定地点突围。命令下达后,除83军、66军按命令绕栖霞山突围外,其余74军、72军、71军、87师、88师等,全部夺路拥向下关。在通往下关码头的道路上,挤满了争相过江的居民,你推我挤,相互践踏。一时间,江边喊声、哭声和落水者的呼救声响成一片,大量正在渡江的中国官兵被日海军火力杀伤,滚滚长江漂满了士兵的尸体,被打死、踩死的人不计其数,鲜血染红了江水,滔滔长江此时成了南京军民的生死线。
因人多舟少,直到13日凌晨,下关仍有三分之二的部队没有渡江,其中也有萧山令。
这时,日军第6师团已尾追而来,向撤退的中国军民开火。萧山令下令宪兵部队就地阻击,日军猝不及防,死伤很多,慌忙后退。但不久,日军在机枪的掩护下,又发起冲锋,大批日军不断涌来,成半圆形包抄开火。
此时,江边已无任何隐蔽之物。追杀的日军没有料到,中国宪兵部队会顽强抵抗,背水一战。
历5个小时激战,宪兵部队已伤亡殆尽。晚七时许,日军骑兵七千人与水路海军逼近江边,水、陆、空夹击我渡江军民。
千钧一发之际,萧山令振臂高呼:“成功成仁,今日是也!”率领所剩无几的官兵,挺着刺刀迎上前去,与日军白刃格斗,全部壮烈牺牲。
萧山令不愿被俘受辱,战至最后一弹,以身殉国,年仅45岁。
肯定是萧山令发现了指挥部的异常,所以才会在撤兵之际亲自到这里查看情况,现在人就在门外,李国耀岂能说不见就不见呢?
既然不能不见,那李国耀也就不再遮遮掩掩,当即命人将萧山令请了进来,他也想见见这位铁血将军见了他会是一种怎样的表情!
惊讶还是愤怒,再或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