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离开杨府,看起来未来不太可能再踏足这里。

    张九龄跟杨云没有在政治理念方面达成共识,双方的矛盾几乎不可调和,张九龄作为朝中自诩为清流的老臣,不可能再容得下杨云。

    而就在此时,高力士对张九龄的打压也开始了。

    高力士没法直接对杨云下手,他最怕的就是杨云跟张九龄结成一党,所以趁着现在皇帝对张九龄无感的时候,自然要想方设法把张九龄弄出朝堂,尤其是听说张九龄去拜访过杨云后,这种想法更强烈了。

    高力士采取的战术是剪除羽翼再攻其心,只要杨云在朝中无人手可用,光靠杨云一个人的力量没法跟他对抗,在此原则下,谁跟杨云关系近,他便朝谁动手。

    张九龄是第一个,李林甫则是第二个!

    这很好理解,张九龄在丞相中排序第二,而李林甫位次还在杨云之后,危险性不可同日而语。

    张九龄本来以为自己就算不是左相,也仍旧可以在朝呼风唤雨,但随着高力士的拳头朝他猛击过来,他发现仅凭自己中书令的身份,根本无法与高力士抗衡。

    高力士准备发动文武百官,向张九龄的过失猛烈开火,但经过周密调查,赫然发现张九龄为官太过清正,别说是贪污腐败了,公务也打理得井井有条,未令朝廷蒙受任何损失。

    没法从张九龄自身品性和能力下手,高力士便把矛头对准了张九龄的身边人。

    无论张九龄人品和才学多好,作风有多正,但他结党这一条在大唐却是大忌,那些被他自认为一党的人中,有很多猪队友。

    跟历史上一样,高力士对准的目标正是被张九龄任左相时提拔的监察御史周子谅。

    在张九龄身边人中,周子谅算是另类,此人自诩为清正之士,却是个大嘴巴喜欢随便乱说话,发现李隆基沉溺于道家之术不可自拔后,便到处宣扬说大唐要亡于当今天子之手,他不但自己找死,而且还有把身边人给一网打尽的意思。

    大唐没有文字狱一说,但随便诽谤天家,污蔑自我感觉良好的当今皇帝,甚至于还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岂能为日渐昏聩的李隆基所容?

    高力士安排人手在朝参劾周子谅,然后他拿着奏本向李隆基禀奏,让笃信自己受到神仙点化有机会成仙得道的李隆基大为光火。

    “陛下,此子说大唐在陛下治理下,早晚亡于道家之手,此等无君无父之徒,实在该杀。”

    高力士本就是始作俑者,但毕竟是下面人上奏参劾,他只能在这上面做文章,充分发挥了自己作为皇帝近臣的优势,添油加醋,务必要将周子谅置于死地。

    李隆基当然不想这种传言继续蔓延下去,统治者能想到的当然是靠手里的公权压制这种言论。

    李隆基当即下令:“此人胡言乱语,谤议朝政,朕不杀他不足以平民愤……先将其收监,详加审问,看看是否有人在背后挑唆怂恿。”

    皇帝的意思不但要治周子谅的罪,还要追究这件事的原委,把幕后之人给查出来。

    这不正中高力士的下怀?

    高力士想的就是以这件事降罪张九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