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现在少林寺的处境也是岌岌可危,十三名强者,少林寺占有五名,昆仑派和武当派各有四名,从数量上来看,少林寺占有优势,但是行空是自家的情况自己清楚,一旦两派开战,自己的实力也只能算作第二层次中最强的存在,所以三大门派的顶尖战力都是一样。

    其中昆仑派的无上长老钱零封实力最强,有八十年功力;其次就是少林寺护寺神僧德仁大师,有七十八年功力;以及德忠大师,有七十六年功力;在然后就是武当派的无上长老天辰长老,有七十五年功力;第五位和第六位还是少林寺的护寺神僧,德智大师和德方大师,分别有七十四年功力和七十二年功力;第七位是武当派的无上长老赵无风以及武当派的地耀长老,有七十年功力;第八位是昆仑派的无上长老孙一峰,有六十八年功力;剩下的李双丰、玄痕以及黄羽三人均有六十五年功力。

    虽然天下第一高手并不在少林寺中,但是少林寺四名护寺神僧的练气修为均已超过了七十年。相比之下,昆仑派和少林寺的差距并不算太大,而武当派也确实是三大势力中最弱的。

    在江湖上一直有一种说法,叫做十年小进步,二十年大进步,突破甲子质飞跃。意思就是十年功力的练气者和九年功力的练气者实力相差无几,但是和十一年功力的练气者相比就有一些差距。二十年功力的练气者和二十一年功力的练气者比起来,就有些明显的差距。

    就算有一天少林寺和昆仑派开战,德仁大师七十八年的功力虽然比钱零封少了两年功力,但是两个人的实力可以用相差无几来形容,就算钱零封能够击败德仁大师,也至少需要五百招的较量分出胜负。只要钱零封没有突破到八十一年功力,那么在百招之内是不可能击败德仁大师。至于剩下的,少林寺就轻松很多,就算是少林寺最弱的护寺神僧德方大师对上赵无风,也最多需要两百招就可以见分晓,毕竟七十年和七十一年之间隔有一条小河。

    这些事情不仅行空知道,赵无风、天辰长老等人也知道这些事情,因此,昆仑派和武当派都不会主动招惹少林寺,幸好少林寺也不喜欢江湖争斗,从太古时期就开始隐世不出,所以昆仑派和武当派也默认了少林寺无冕之王这个称号,毕竟这只是一个称号而已,没有这个称号反而给昆仑派和武当派减轻了压力。

    不过每个人都有进取之心,少林寺的进取之心就是保住自己的江湖第一势力的位置,江湖无冕之王的称号,甚至成为江湖上的霸主;而昆仑派的进取之心就是成为江湖第一势力;武当派的进取之心就是超越昆仑派。

    这种事情三大势力都心照不宣,所以在表面上三大势力和和睦睦,但是暗地中的斗争比其它门派还要激烈。

    行空还没有接任住持之位之时,他就想要将少林寺打造成江湖上的霸主,并不是第一势力,而是绝对的霸主,在江湖上没有一个门派可以和少林寺抗衡。

    从行空接管少林寺之后,他竭力发展少林寺,第一步就是和华夏政府联手,先是将少林寺以风景区的名义再度出现在世人眼中,然后又可以借机敛财,为少林寺日后的发展奠定经济基础。

    现在江月枫将影门覆灭,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少林寺完全可以借机出世,这样不会有任何一个门派指责少林寺迷恋红尘,如果能够将江月枫擒获,不管是生是死,少林寺的名望都会回归到巅峰时期,实在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不过这些事情都是要建立在护寺神僧的基础上,虽然在战场上不仅仅只有武力可以取胜,但是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要有人有能力完成计划。江月枫是曾经的天下第一高手,昨天屠杀影门的事情令整个江湖上的人不寒而栗,如果要想击杀他,所需要的武力是十分强大的,可以说没有四名护寺神僧,行空再好的计划也不可能实施。

    并且昆仑派和武当派之所以甘心拘于少林寺之下,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护寺神僧,如果没有他们的存在,恐怕少林寺就连盟主一位也很难拿下。

    出世,四名护寺神僧就要脱离少林寺;隐世,虽然有护寺神僧坐镇少林寺,令其它势力不敢小觑少林寺,但是却不能号令江湖。行空一时间陷入了两难之地……

    行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他抬头盯着四名护寺神僧,问道:“难道在师叔们心中,少林寺的存在就无关紧要吗?”

    “阿弥陀佛”德仁大师回道:“少林寺的存亡固然重要,但是少林寺的存在并不是为了争霸,而是修身养性,劝人向善。归根到底,少林寺也仅仅之时一个寺庙,相比其它寺庙而言只不过稍微大了一点,至于江湖第一势力的名号,只不过是江湖人士对佛法的敬畏而已,就算有一天这个名号落在其它门派之上,与我们少林寺又有什么干系?”

    行空大师说道:“当然有关系,您也说过我们少林寺的存在是劝人向善,只有少林寺在江湖上有些足够的号召力才可以做到这些,我们的能力越大,能够静心听我们说话的人就越多,受佛法影响的人也就越多,或许这些人并不是每个人都敬重佛法,但是他们就因为忌惮我们少林寺的实力而不如做坏事,这样岂不是可以更好的宣扬佛法?”

    “阿弥陀佛”德智大师摇摇头,说道:“行空,你的心已经被蒙蔽了,现在世人的行为自然有政府的法律进行约束,佛法只不过是一个信仰而已,我们信仰佛法自然需要遵守佛法,但是对于那些不信仰佛法之人,我们也无从约束。”

    行空说道:“圣人曰:人之性恶,其性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仁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化之化,礼仪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由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凡人都是好色好利、憎丑恨恶的,这些都是人性本恶的表现,如顺其自然发展,社会就会充满争夺、残暴、淫乱。因此,必须用师法教化、礼仪规范来使人向善,但善不是性,而是伪。

    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有心中的贪欲,若是没有佛法的约束,人人之中皆会以利益为上,人与人之间充满了尔虞我诈,不仅仅是江湖,甚至是整个世界都会因此而混乱不堪。”

    “阿弥陀佛”德仁大师感叹道:“我们没有权利剥夺任何一个人的欲望,存在既天理,欲望的存在是很有必要的,或者说欲望本身就是属于他人的私人物品,我们没有能力,也没有权利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