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后大熙长宁二十四年十月二十八

    中秋佳节刚过不久,诸多事情就如落雨般倾盆而至,大熙陛下凌致轩久久坐在议政殿的龙椅上,都说帝王当得久了就会忘掉很多事情,但年少之时走上战场的记忆依旧是那么的触目惊心。自己的儿子和万千将士们还尚在北境边界之地,他记得那种血腥之味在空气中久久不能散去的感觉,边境往日的安宁早已经不复存在,如而代之的是硝烟弥漫与尸横遍野。

    北境战事即将卷土重来,凌致轩这段日子每晚都未得几个时辰安歇,不知道何时竟然就睡着了,还是身边的太监总管崔恕轻声地叫醒了他:“陛下......陛下,程国使者已经进朔安城了,已经直接吩咐下去先安置在了驿馆,礼部尚书已经着人前往招待了。”

    “哦?比朕想的要快了几日,那就先安置在驿馆吧,传旨下去,命礼部尚书李培着人接见完程国使者后,明日进宫见驾。”说完他端起手边刚换上的热茶。

    “是。”崔恕是跟着陛下很久很久的人了,他见证了大熙在这一朝的发展与繁荣,他知道自己侍候的这位陛下是个精明勤政的帝王。

    “传兵部汪大人进宫,另外,请顾老将军也来一趟。”崔恕听后,马上着人去兵部和将军府上传旨。

    凌致轩饮着热茶,他自然知晓程国这个时候派遣使者的原因。

    两年前北漠金殖部落之所以签订休战协议,就是担忧大熙程国之盟会一直进行下去,而程国君王重旬一年前突然驾崩,新君继位后以担忧北漠趁虚而入为由,向大熙派遣使者,凌致轩心中有数,程国重赫最担心的只怕是大熙大辰两国联合,将遭遇战争创伤而又刚刚经历易主的程国一举瓜分。

    东陆大地上,三足鼎立的局势已经持续了太久,而太久的结果就是北漠势力愈发猖狂,原本势均力敌的三国则出现了两国兴荣而一国渐弱的局面。

    将近半时辰的功夫,凌致轩头痛的老毛病又犯了,将这案上大部分的折子处理好后不久,他便使劲揉着额边两穴,试图减缓这经年积久的头痛,这时崔恕走进来通传说兵部尚书汪曜与顾老将军已经在殿外候着了。

    汪曜和顾樾进来行礼过后,凌致轩简单说了几句程国使者的事情,他们二人也早就接到了消息,不过凌致轩今日叫他们来只要是听听北境那边兵力部署的情况。

    顾樾将新写好的折子拿出来呈上说道:“禀陛下,这是老臣按睿王殿下和怀远将军送来的军报整理好的调整部署的折子,八月季雨刚过,冲坏了辽北杞山的粮道,怀远将军已经派了启州营的人前去抢修。”

    折子由崔恕接过随后呈到了陛下案上,顾樾继续说道:“陛下,常年在北漠的将士已经疲于战事,加上那里寒冬日久,老臣和睿王殿下原先曾商议了很久,大辰边境那边的部署不能动不能减,可新兵毕竟经验有限,还是调遣靠近西域边境北部的几支军队,将北漠那边的将士们换下来一批。”

    汪曜接着顾老将军的话继续说:“陛下先前调遣到北境的五万新兵,已经被怀远将军训练的非常有素,随时都可以参战。现在为了防止形势有变,增调新兵已然不妥,臣附议顾老将军,调遣西北域边境兵力。”

    汪曜的儿子汪颂淼也在北漠战场,深受姜卿言的影响,现在也得到了很好的历练,因此,汪曜和顾老将军都对于姜卿言练兵很是赞赏,这位怀远将军不仅自己剑法卓越,练兵也自有章法。

    陛下认真的看了他们二人新呈上来的折子,其中更详细的分析了各种情况,粮道的更改也一并写在了其中,十分详尽但有一点他无论如何也不会同意。

    “西北边境调兵增援一事,朕没什么意见,但顾将军请命前往一事,朕不同意。”顾樾是凌致轩的恩师,在凌致轩尚未登基之时,便一直是顾樾教导他军中之事,又在战场上多次救他于危难,眼下顾樾已经五十有六,叫凌致轩如何能够看着他再去征战。

    凌致轩说出来顾樾想要去北境的时候,连汪曜也是一惊,而顾樾却猜得到陛下会驳回,于是说道:“臣这把老骨头还没到打不了仗的时候,还望陛下能够允准,臣这一次去过北境之后,便能够安心在朔安休养了。”

    “朕会让靖尘带着兵符前去,如今形势多变,还要多加谨慎,此仗不同以往,北漠金殖部落调养生息已有两年,趁着程国新朝之时卷土重来,想必定是场硬仗要打,就让孩子们去历练吧。”

    汪曜在一旁听着,最初也是想不起来除了顾老将军,还有谁前去西北边境调兵更为合适,结果一听陛下安排了六殿下,便觉得再好不过了,六殿下虽然年纪轻却也上过多次大小战场,不仅自身剑法卓绝,更是深谙派兵布阵,行军攻守之法,如今由征战经验充足的皇子前去增援,定能够令北境军中士气大增。

    凌致轩放下折子拿出在龙案上放了好几日的边境兵力部署图,指指左上角看了看说道:“兵部先去派人和西北林将军打声招呼,让他先提前在兰城部署一下,西域这几年倒是风平浪静,不过先要派人探探虚实。”

    “陛下说的是,臣这就去安排。”陛下示意汪曜先行退下,汪曜知道陛下一向心思周密,总能抓住各种局势的利与弊,整个大熙在陛下的治理下从未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