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一门可以容纳戏剧、摄影、绘画、动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

    导演需要掌握的技能,经过评估多位评审,编委会的讨论,我们大体分为以下标准——

    【拍摄技巧】

    电影发展百年,已有太多成熟的技巧,“茂瑙景别”、“希区柯克变焦”、“最后一分钟营救”、“双摄影超级景深”、“敖德萨阶梯”,一位著名导演必定有一套自身的拍摄技巧。

    【文学性】

    导演文学性,纵观影史留名的导演,起作品的深度都非常饱满。

    【美术性】

    电影作为视听语言的艺术,构图和色彩,也是组成的核心部分,优秀导演可以用景别和色彩表达角色内心感受。

    【人文关怀】

    反战、环境保护、人与社会、动物保护,导演的反思。

    【调度能力】

    调度能力是一位导演是核心能力,小剧组百余人,大剧组上千人,都需要考验导演现场的调度能力。

    【想象力】

    导演的想象力往往是一部作品的神来之笔。

    除上述六项,还有附加项目,“全面性”没有算在其中,横跨多题材的能力也是加分项,“开创性”,对某种技巧的开创性使用。

    备注1:此排行榜单,只是《旬报》编委会一家之言,不代表权威。

    备注2:此排行榜单,只收录世界上的主流导演,遗漏的导演未尝不优秀,只是没有达到期刊收录条件。]

    还别说,《旬报》的评分还整得挺专业,至少导演的六项评分能力,无论是内行还是外行看来,都没什么问题。

    因为编委会总人数是四十人,每人每项投分0.5分,换句话说每项满分20分。

    编委会成员可以弃票以及投负票,也就是如果认为被评选的导演,在此项特别拉垮,可以负票扣0.5分。

    每一次投票,编委会成员都需要有充足的理由,这也是为什么这套排名花费如此长时间的缘故,投票太繁琐。

    首先来看看评分第五大卫·格里菲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