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紫禁城。御书房内。

    崇祯十一年是崇祯皇帝继位以来少有的安宁年份。国内的农民起义稍微消停了,辽东满人也稍微消停一下了。不仅如此,居然还有了喜报。福建游击将军郑芝龙收复了台湾。

    “这个郑芝龙,干得好啊。”难得听到好消息的崇祯皇帝放下了奏章,接过周皇后递过来的银耳羹。

    “哦,皇上,给臣妾说说这个郑芝龙吧。”难得看到崇祯高兴,周皇后赶紧抓住好话题。

    “郑芝龙是福建巡抚邹维琏举荐的五虎游击将军,上月收复了台湾。而且命令其子郑森押送荷兰诸夷首领和三十万两银子入京献俘。”

    “这个郑芝龙很有本事啊。”周皇后确实高兴,很多年没听到什么好消息了,皇帝确实需要人才。

    “是啊,不过尽管击败荷兰人,但是郑芝龙说我福建水师伤亡惨重。需要大量钱财重建,可是朝廷……”说到这里,崇祯有些怅然。

    “皇上……”谈到朝政,周皇后一般不插话。

    “好了,皇后早些歇着吧。朕还有些事情……”崇祯皇帝挥手示意,皇后和一众宫人退下。

    “大伴,快些请首辅和诸位阁臣前来议事。”崇祯对着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吩咐道。

    “遵旨。”看到皇爷又只简单用了少许晚膳,王承恩抹了一下眼圈,赶紧出去传令。

    等首辅温体仁和一众阁臣到齐。崇祯吩咐给每位阁臣搬一个座并上一份银耳羹。

    众阁臣称谢后,崇祯开始询问各位阁臣对于郑芝龙的奏折看法。

    首辅温体仁一听就明白皇帝什么意思了。今天朝会期间有一些东林党御史弹劾郑芝龙的出身,如今又投献金银,有不轨之心。这都是腐儒之见。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还在弹压武臣,也不想想大明如今太平吗?哪里不花钱,有人给朝廷送钱如果朝廷还要惩治,那么以后还有谁给朝廷送钱?关键是郑芝龙控制海道,南边做海商贸易的官员们对郑芝龙岂敢得罪,基本都是一片好评……何况,郑芝龙给自己的孝敬,那可是一万两……

    但是皇帝陛下的疑心病也不能忽视,所以怎么说,实在要好好酝酿一番。

    “臣以为,郑芝龙实为我朝之良将,收复台湾,实乃大捷。南洋海外遗民愿意投献钱粮,实乃吾皇天恩浩荡,远播海外。南洋诸国恳请建立千户所一事,也是心慕天朝。吾皇当顺应民意。”作为首辅,温体仁首先发言。

    其他阁臣跟首辅保持了一致,尤其是户部尚书李待问当庭就恨不得给那几个御史掌嘴,尽放空炮,有本事你们也去收复失地?有本事你们也进献钱粮,一谈到钱,只知道让皇帝不要与民争利,东林党的哪家不是豪富巨商?而户部的家底目前什么情况,李待问就差拿着账本找皇帝哭穷了,好容易有人往朝廷送银子,这种行为该不该鼓励,需要需要奖励……

    臣一致要求对郑芝龙嘉奖,崇祯对此是毫无疑义。至于是否在南海诸国开设千户所,崇祯决定先召见郑芝龙之子郑森,看看情况,然后决定。

    臣把话题引到让皇帝拨发内帑,崇祯皇帝适时的结束了君臣会谈。天色晚了,各自洗了睡吧。几个老狐狸,没事就惦记朕那点私房钱。朕还有私房钱吗?

    于是,圣旨传下,郑芝龙胜任福建总兵官,兼福建水师提督,封爵南安县子。其子郑森着锦衣卫千户,赐云骑尉,平台召见。

    于是接到圣旨的福松只得将大队人马托付给楼靖指挥,自己带着几名忍者侍从跟着传旨太监提前入京。听说传旨太监马忠是内廷老祖宗曹化淳的徒孙辈,福松赶紧塞了三百两的银票到传旨太监马忠手中,然后特地让传旨太监给曹化淳带一些福建当地的“特产”整整三大箱。让传旨太监笑得眼睛都咪的看不见了,连连夸福松少年英雄。

    “好了,郑千户,咱家也就只能送到这里了。”传旨太监马忠将福松送到云台门外,“里头就由老祖宗亲自引您进去了,郑千户,日后一定记得一定要提点咱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