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胜吉十一年秋,江南路芜湖县秦家圩。
圩堤内,十余万亩良田一眼望不到边,数不清的农民收割着晚稻,稻田里不时传来轻松的笑声。
自六十年前一场大洪水冲毁了秦家圩,整个宣州境内水患不断,千项良田因水患而无法耕种。大周胜吉十年,江南东路转运史张顒、通判谢景温积极上奏,主张重修秦家圩以绝江南水患。朝廷便委派政声著卓、有丰富治水经验的宁国县令沈披前往芜湖勘测水情。四月,沈披制定了详实可靠的治水修圩方案,奏请朝廷拨付十万贯钱粮,同时举荐其弟沈括协助治水修圩工作。朝廷经合议后,命沈披以宁国县令之职统宣城、南陵、当涂、芜湖等八县万余民工实施修复秦家圩工程,沈括则主持并负责具体的修圩工程。
沈括沿长江修建了近百座大型水车,借助长江的水力通过齿轮、杠杆、皮带的传力大幅提高了民工的工作效率,同时沈括改进了独轮车的生产工艺,将配件进行标准化,以方便规模生产,同时应付在修圩出现的车辆损坏,一个月间,数计千计的独轮车便制造出来,穿行在工程现场。并成为江南东路最抢手、实用的运输工具,仅此一项,除了支付匠人工钱,购买材料配件,给各级官员按贡献分润,上交朝廷三万贯商税外,沈家获利五万贯。
虽然朝中多有弹劾沈氏兄弟借兴修水利之机,行聚揽财货之实,但在江南东路转运史张顒、通判谢景温联名为沈披、沈括申辩,以及沈家主动承担了工程用独轮车、水车的供应,不动用朝廷工程款项之后,不和谐的声音渐渐平息。眼见着钱唐沈家名利双收,在羡慕、嫉妒的趋使下,各地官员纷纷上书要求兴修水利,朝廷允了其中三处,其余下严旨批斥,这才休了许多官员想要沽名钓誉、大发其财的念头。
大周胜吉十一年三月,秦家圩堤内垦辟的十二万亩良田早稻播种后,万余民工在沈披、沈括的带领下对秦家圩进行后续的整固,四月底,一道底宽六丈六、高一丈三、长达八十余里的雄伟壮观的新圩堤终告完工,沿堤种植了一万四千株杨柳。春风吹来,只见万亩良田秧苗葱绿,杨柳树苗伸枝吐绿,圩堤上下洋溢着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喜报传至东京开封,胜吉皇帝柴勐大喜,行旨将新修建的圩堤赐名“万春圩”,并将修圩有功的沈披升任宣州通判,沈括因为要参加胜吉十二年的省试,上奏章婉辞了朝廷的嘉奖。
大周胜吉八年,沈括赴京参加己亥科省试,与信州刘煇、洛阳程颐结交。刘煇原名刘幾,大周胜吉六年参加省试时,便因太学体名满天下,但因其行文险怪,为主考欧阳修不喜而落第。同期丁酉科贡生,行太学体者尽墨,一时朝廷哗然,欧阳修本人也被群起攻讦。但丁酉科所选拔的进士却是质量优著,冠绝大周。后世理学奠基人程颢、关学创始人张载、改革新党吕惠卿,还有当时就已锋芒毕露苏轼苏辙兄弟、曾巩曾布等兄弟。欧阳修自胜吉六年开启的一代文风,影响了整个天下的读书人,那年的省试,沈括因坚持陪爱妻在宁国待产没有参加,失去认识这些同年的机会。
倒是信州刘煇、洛阳程颐作为文风大改的遗珠,与沈括一经结识便引为知己,沈括知识渊博如海,世情练达如高山,性情旷达热情如火,待人接物如水。但可惜沈括当年文运不佳,名落孙山;刘煇高中状元,令发现其为丁酉科太学体领军人物的欧阳修尴尬不已;三位同年中的程颐更加可怜,未来的理学宗师居然廷试落第,令其心灰意懒,绝了科举之心,专著于治学立说,实为儒学之“幸“。
己亥科尘埃落定,沈括登门拜访欧阳修时,欧阳修诚恳地说:“存中,你的策论注重实务,环环相扣,令人生信,但缺乏刚毅清峻之风骨,似有商人逐利之虞。夫大臣者,乃舍一身以利天下也,安能锱铢必较。诚然民富足则国兴盛,但解百姓疾苦,首在田陌,若百姓逐利,舍田而行商贾,舍勤劳艰苦而贪奇技淫巧,民之何存欤,国之何存欤?“
沈括唯然诺诺,决定在下一科辛丑科,仿效刘煇改改自己的文风,写些符合醉翁心思的策论文章,想来也不难。可惜他的愿望落空了,两年后,一封家书将他从京城召到芜湖。面对兄长治水修圩的大业,他无法拒绝,也不想拒绝。科考两、三年一次,但国家决定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的机会可不多,错过了就是一生的遗憾。
如今,万春圩修建完毕,可保百年无虞,自己也能放松心情准备明年癸卯科的省试。
沈括站在官家更名为万春圩的圩堤上,放眼望去,只见无边稻海风涌金浪,视野之内,滚滚长江横亘在脚下这片肥沃的土地上面,自天际而来,又流向无穷远处。微风吹来,一人高的杨柳树苗轻轻摇曳,象是起舞的秀女,摆弄着迷人的身姿。不远处的孩童奔跑着,欢闹着,放飞着三五只风筝。其中的一只风筝飞得既高又稳,虽离得太远几乎无法看清风筝的细节,但风筝仿佛与莺燕为伴,以白云为家,处处显得和谐完美。
沈括的目光注视了风筝片刻,回过神来,看向旁边四十余岁的中年男人,赞叹道,“王匠首,可儿放飞的那只纸鸢可是你的杰作?”
匠首王寿光回道,“二老爷,那纸鸢却是出自二公子的手笔。”
“方儿吗?!”沈括似是自问自答,将目光飘向远处盯着静静的江水发呆的沈方。
胜吉十年二月间,为了让匠人快速将改进后的独轮车生产出来,沈括亲自做了一个模型样品。结果第二天,在木工房里,沈括看到沈方制作了等比例缩小十倍的模型,更让沈括感到惊奇的是,沈方把主要部件批量按统一的规格制作,并且在部件上面做好了标记,然后将这些部件完美贴合、顺滑地组装起来。用这种方法改进独轮车,不仅可以提高生产速度,更重要是可以把匠人们从传统的单打独斗向工厂作坊的模式进行转变。
沈方把独轮车模型连成一长串然后在桌子上面推动起来,木工房里响起了欢快的笑声。在沈括的记忆里,沈方从来没有笑过。长子沈冲、长女沈蓉带着弟弟妹妹玩耍时,沈方只是呆呆地看着;过年时,长辈发压岁钱,吃好吃的,玩好玩的,沈方也没有笑过,他的眼神永远不知道游离到了哪里。
看到沈方在手艺方面的天赋,沈括便在制作水车时,有意识地对他进行引导,同时认真观察着沈方的一举一动。沈方没有提任何问题,只是默默地看着。等到沈方来仿制时,他有模有样地使用着沈括刚刚用过的锯、刨、锉刀、凿子、和砂纸,唯一不同的是,他并没有象沈括一样用角尺、直尺、墨斗等量具。而且沈方还专门用铁木做了几个齿轮、连接杆和杠杆,等他将各种零件组装起来,沈括立刻明白了,自己儿子做的根本不是浇水用的水车,而是利用水力的全新机械。这套木制机械可以把水流的力量转化为旋转力,稍加改进,这个转力可以用来钻、磨、砸,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畜力。甚至可以用来将筑堤用的砂石直接通过滚轮和皮带在水力机的带动下,从圩堤下面传送到圩堤的任何角落,极大地提高了修圩工程的效率。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圩堤内,十余万亩良田一眼望不到边,数不清的农民收割着晚稻,稻田里不时传来轻松的笑声。
自六十年前一场大洪水冲毁了秦家圩,整个宣州境内水患不断,千项良田因水患而无法耕种。大周胜吉十年,江南东路转运史张顒、通判谢景温积极上奏,主张重修秦家圩以绝江南水患。朝廷便委派政声著卓、有丰富治水经验的宁国县令沈披前往芜湖勘测水情。四月,沈披制定了详实可靠的治水修圩方案,奏请朝廷拨付十万贯钱粮,同时举荐其弟沈括协助治水修圩工作。朝廷经合议后,命沈披以宁国县令之职统宣城、南陵、当涂、芜湖等八县万余民工实施修复秦家圩工程,沈括则主持并负责具体的修圩工程。
沈括沿长江修建了近百座大型水车,借助长江的水力通过齿轮、杠杆、皮带的传力大幅提高了民工的工作效率,同时沈括改进了独轮车的生产工艺,将配件进行标准化,以方便规模生产,同时应付在修圩出现的车辆损坏,一个月间,数计千计的独轮车便制造出来,穿行在工程现场。并成为江南东路最抢手、实用的运输工具,仅此一项,除了支付匠人工钱,购买材料配件,给各级官员按贡献分润,上交朝廷三万贯商税外,沈家获利五万贯。
虽然朝中多有弹劾沈氏兄弟借兴修水利之机,行聚揽财货之实,但在江南东路转运史张顒、通判谢景温联名为沈披、沈括申辩,以及沈家主动承担了工程用独轮车、水车的供应,不动用朝廷工程款项之后,不和谐的声音渐渐平息。眼见着钱唐沈家名利双收,在羡慕、嫉妒的趋使下,各地官员纷纷上书要求兴修水利,朝廷允了其中三处,其余下严旨批斥,这才休了许多官员想要沽名钓誉、大发其财的念头。
大周胜吉十一年三月,秦家圩堤内垦辟的十二万亩良田早稻播种后,万余民工在沈披、沈括的带领下对秦家圩进行后续的整固,四月底,一道底宽六丈六、高一丈三、长达八十余里的雄伟壮观的新圩堤终告完工,沿堤种植了一万四千株杨柳。春风吹来,只见万亩良田秧苗葱绿,杨柳树苗伸枝吐绿,圩堤上下洋溢着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喜报传至东京开封,胜吉皇帝柴勐大喜,行旨将新修建的圩堤赐名“万春圩”,并将修圩有功的沈披升任宣州通判,沈括因为要参加胜吉十二年的省试,上奏章婉辞了朝廷的嘉奖。
大周胜吉八年,沈括赴京参加己亥科省试,与信州刘煇、洛阳程颐结交。刘煇原名刘幾,大周胜吉六年参加省试时,便因太学体名满天下,但因其行文险怪,为主考欧阳修不喜而落第。同期丁酉科贡生,行太学体者尽墨,一时朝廷哗然,欧阳修本人也被群起攻讦。但丁酉科所选拔的进士却是质量优著,冠绝大周。后世理学奠基人程颢、关学创始人张载、改革新党吕惠卿,还有当时就已锋芒毕露苏轼苏辙兄弟、曾巩曾布等兄弟。欧阳修自胜吉六年开启的一代文风,影响了整个天下的读书人,那年的省试,沈括因坚持陪爱妻在宁国待产没有参加,失去认识这些同年的机会。
倒是信州刘煇、洛阳程颐作为文风大改的遗珠,与沈括一经结识便引为知己,沈括知识渊博如海,世情练达如高山,性情旷达热情如火,待人接物如水。但可惜沈括当年文运不佳,名落孙山;刘煇高中状元,令发现其为丁酉科太学体领军人物的欧阳修尴尬不已;三位同年中的程颐更加可怜,未来的理学宗师居然廷试落第,令其心灰意懒,绝了科举之心,专著于治学立说,实为儒学之“幸“。
己亥科尘埃落定,沈括登门拜访欧阳修时,欧阳修诚恳地说:“存中,你的策论注重实务,环环相扣,令人生信,但缺乏刚毅清峻之风骨,似有商人逐利之虞。夫大臣者,乃舍一身以利天下也,安能锱铢必较。诚然民富足则国兴盛,但解百姓疾苦,首在田陌,若百姓逐利,舍田而行商贾,舍勤劳艰苦而贪奇技淫巧,民之何存欤,国之何存欤?“
沈括唯然诺诺,决定在下一科辛丑科,仿效刘煇改改自己的文风,写些符合醉翁心思的策论文章,想来也不难。可惜他的愿望落空了,两年后,一封家书将他从京城召到芜湖。面对兄长治水修圩的大业,他无法拒绝,也不想拒绝。科考两、三年一次,但国家决定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的机会可不多,错过了就是一生的遗憾。
如今,万春圩修建完毕,可保百年无虞,自己也能放松心情准备明年癸卯科的省试。
沈括站在官家更名为万春圩的圩堤上,放眼望去,只见无边稻海风涌金浪,视野之内,滚滚长江横亘在脚下这片肥沃的土地上面,自天际而来,又流向无穷远处。微风吹来,一人高的杨柳树苗轻轻摇曳,象是起舞的秀女,摆弄着迷人的身姿。不远处的孩童奔跑着,欢闹着,放飞着三五只风筝。其中的一只风筝飞得既高又稳,虽离得太远几乎无法看清风筝的细节,但风筝仿佛与莺燕为伴,以白云为家,处处显得和谐完美。
沈括的目光注视了风筝片刻,回过神来,看向旁边四十余岁的中年男人,赞叹道,“王匠首,可儿放飞的那只纸鸢可是你的杰作?”
匠首王寿光回道,“二老爷,那纸鸢却是出自二公子的手笔。”
“方儿吗?!”沈括似是自问自答,将目光飘向远处盯着静静的江水发呆的沈方。
胜吉十年二月间,为了让匠人快速将改进后的独轮车生产出来,沈括亲自做了一个模型样品。结果第二天,在木工房里,沈括看到沈方制作了等比例缩小十倍的模型,更让沈括感到惊奇的是,沈方把主要部件批量按统一的规格制作,并且在部件上面做好了标记,然后将这些部件完美贴合、顺滑地组装起来。用这种方法改进独轮车,不仅可以提高生产速度,更重要是可以把匠人们从传统的单打独斗向工厂作坊的模式进行转变。
沈方把独轮车模型连成一长串然后在桌子上面推动起来,木工房里响起了欢快的笑声。在沈括的记忆里,沈方从来没有笑过。长子沈冲、长女沈蓉带着弟弟妹妹玩耍时,沈方只是呆呆地看着;过年时,长辈发压岁钱,吃好吃的,玩好玩的,沈方也没有笑过,他的眼神永远不知道游离到了哪里。
看到沈方在手艺方面的天赋,沈括便在制作水车时,有意识地对他进行引导,同时认真观察着沈方的一举一动。沈方没有提任何问题,只是默默地看着。等到沈方来仿制时,他有模有样地使用着沈括刚刚用过的锯、刨、锉刀、凿子、和砂纸,唯一不同的是,他并没有象沈括一样用角尺、直尺、墨斗等量具。而且沈方还专门用铁木做了几个齿轮、连接杆和杠杆,等他将各种零件组装起来,沈括立刻明白了,自己儿子做的根本不是浇水用的水车,而是利用水力的全新机械。这套木制机械可以把水流的力量转化为旋转力,稍加改进,这个转力可以用来钻、磨、砸,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畜力。甚至可以用来将筑堤用的砂石直接通过滚轮和皮带在水力机的带动下,从圩堤下面传送到圩堤的任何角落,极大地提高了修圩工程的效率。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