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师师见到这种场面,觉得有些为难,便看向沈方,沈方冲着她摇了摇头,然后对剩下的歌姬说道,“虽然只是将你们借来几日,但是只要你们表现出色,便会为你们赎身、买房,让你们过自由自在的生活,我沈家别的或许没有,但银钱却丝毫不缺。这两位离开的姑娘,或许有其他的想法和顾虑,但她们连京剧是什么都不想了解,便仓促离去,怎么说也不是明智之举。现在便让师师为大家表演一下京剧《一剪梅》选段。”
《一剪梅》乃是沈方为这部京剧起的剧名,此时,人们称一枝为一剪,一剪梅的意思,就是一枝梅花,相隔两地的人往往通过赠送对方一枝梅花来表达相思。在这部京剧中,有贤王独自离京办差,王妃在王府中思想贤王的唱段,其中便用了后世李清照的《一剪梅》词牌,不过,所用的唱腔却是京剧中的唱腔。
这个唱段一开篇便是一大段的念白,介绍王妃与贤王的感情。京剧中有“万般买卖好作,惟有话白难习。”“愿唱十句戏,不说一句白。”的说法,把念白形容为“肉拌干柴”,毫无担待。意思是,演唱有了伴奏烘托,便就有了担待;而念白,没有弦索伴奏,无所借助,一点遮掩都没有,全凭演员两片嘴唇,念出戏曲艺术特有的那种音韵美和节奏感,这就全靠演员自己心里掌握内在的节奏和旋律。这种对节奏的把握便是功力,有天赋者或许一年半载便可以轻松掌握,没有天赋者,用水磨般功夫,就算几十年功夫,也只是路人而已,无法登堂入室。李师师便是传说中极有天赋之人。她朱唇轻吐,婉转含羞,把王妃思念佳人的感觉表达地淋漓尽致,只几句念白便将所有的歌姬深深吸引,感叹李师师“说的比唱的好听”。
待到李师师舒展喉咙,将戏词唱了出来,众人皆忍不住掩口,眼睛中泛出泪光。真是好听哭了,远比此时的曲调更加动听。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师师先唱了一段极美的台词,然后将王妃与贤王的一件件、一桩桩往事细细地回味,便是编写台词的沈方听了也觉得身临其境,仿佛王妃便在身边,而贤王也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脑海之中。
待李师师演唱完毕,甩了一个漂亮的水袖之后,沈方率先鼓掌,然后叫起好来,活脱脱一个票友的形象。李师师表演完毕,便低着头走到沈方的旁边,演唱时,她便化身为王妃,雍容华贵,极具魅力,下了台,便成了临家小妹,温柔含蓄。
歌姬们万万没想到,京剧具然有如此深妙的艺术魅力,而且更可喜的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自己平时的歌艺底子,稍加学习,学个七八分也不成问题。此时见沈方鼓掌,她们虽不解其义,但也随沈方一同鼓起掌来。
沈方对李师师赞美道,“师师姑娘,你表演的非常好,元旦那天能表演到这个程度,便足够震撼了。”
李师师羞红着脸说道,“是沈公子写的剧词好,编的戏好,我只是唱出来而已。”
歌姬们这才知道,刚才那一个时辰,沈方和李师师是在一起编排曲目,那“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果然是写下《明月几时有》、《长亭外》的沈方才能写下的词句。
沈方见李师师的表演将歌姬们震住,“各位姑娘,这京剧对一般人而言难比登天,没有十余年的功夫极难练成,但是对于你们而言,却没有那么难。《一剪梅》这部戏里面有角色十几名,其中戏份最多的便是王妃这个角色,除了师师姑娘和燕儿姑娘以外,你们都有担当主角的可能,前提是看大家能学到多少。”
歌姬们并不知道为什么这露脸的事,偏偏李师师和田燕儿无缘参加,只消知道她们有可能成为戏中的王妃,便让这些妙龄少女喜笑颜开。接下来,便是将整部戏的剧本分解到每一个人,这些歌姬当中还需要选出来能够扮演贤王及师兄、王弟等角色。虽然沈方可以选择小宦官们出演这些角色,但这些宦官能够练好毯子功和把子功已经极不容易,哪里有时间再练唱功,只能等应付了元旦这场演出之后,再与李师师从长计议了。
田燕儿被任命为戏班班主,原本是一件好事,沈方一句话就将她担任主角的希望破灭,使得她看上去颇有些失落,只是强撑着精神,认真地学习揣摩,要想督促别人的训练,自己总得先掌握了训练技巧。
不一会儿,厅堂之中便传来歌姬们念白和演唱的声音,论唱功,这些歌姬几乎不分高下,只要掌握了京剧的曲风,便可轻松应付,但是念白的功夫却参差不齐,只有极少数歌姬具有李师师那样的天赋,可以一学就会。
沈方见歌姬们自得其乐,瞎念一气,赶紧拍拍手将嘈杂的场面安静下来,“京剧里面的说白,必须口齿用力,一字重千斤,才能到达听者的耳朵。你们的功力也在这念白的功夫之上。这里面的技巧是,清晰的口齿,沉重的字,动人的节奏,感人的音。把口齿、字词、节奏、音调把握好,这念白便有些韵味了。”
接下来,歌姬们挨个进行了念白训练,果然比刚才好了许多。
在最后一名歌姬念完唱白之后,沈方点了点,说道,“现在就有点意思了,你们要明白一点,咬字千斤重,听者自动容。讲白若求清,人必有口锋。字音出口‘一个蛋’,千万不要‘一大片’。”这些形象的比喻当然不是沈方信口拈来,而是后世乾隆年间昆曲宗师吴永嘉在《明心鉴》一书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此时讲出来,这些歌姬们便会少走许多弯路。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一剪梅》乃是沈方为这部京剧起的剧名,此时,人们称一枝为一剪,一剪梅的意思,就是一枝梅花,相隔两地的人往往通过赠送对方一枝梅花来表达相思。在这部京剧中,有贤王独自离京办差,王妃在王府中思想贤王的唱段,其中便用了后世李清照的《一剪梅》词牌,不过,所用的唱腔却是京剧中的唱腔。
这个唱段一开篇便是一大段的念白,介绍王妃与贤王的感情。京剧中有“万般买卖好作,惟有话白难习。”“愿唱十句戏,不说一句白。”的说法,把念白形容为“肉拌干柴”,毫无担待。意思是,演唱有了伴奏烘托,便就有了担待;而念白,没有弦索伴奏,无所借助,一点遮掩都没有,全凭演员两片嘴唇,念出戏曲艺术特有的那种音韵美和节奏感,这就全靠演员自己心里掌握内在的节奏和旋律。这种对节奏的把握便是功力,有天赋者或许一年半载便可以轻松掌握,没有天赋者,用水磨般功夫,就算几十年功夫,也只是路人而已,无法登堂入室。李师师便是传说中极有天赋之人。她朱唇轻吐,婉转含羞,把王妃思念佳人的感觉表达地淋漓尽致,只几句念白便将所有的歌姬深深吸引,感叹李师师“说的比唱的好听”。
待到李师师舒展喉咙,将戏词唱了出来,众人皆忍不住掩口,眼睛中泛出泪光。真是好听哭了,远比此时的曲调更加动听。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师师先唱了一段极美的台词,然后将王妃与贤王的一件件、一桩桩往事细细地回味,便是编写台词的沈方听了也觉得身临其境,仿佛王妃便在身边,而贤王也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脑海之中。
待李师师演唱完毕,甩了一个漂亮的水袖之后,沈方率先鼓掌,然后叫起好来,活脱脱一个票友的形象。李师师表演完毕,便低着头走到沈方的旁边,演唱时,她便化身为王妃,雍容华贵,极具魅力,下了台,便成了临家小妹,温柔含蓄。
歌姬们万万没想到,京剧具然有如此深妙的艺术魅力,而且更可喜的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自己平时的歌艺底子,稍加学习,学个七八分也不成问题。此时见沈方鼓掌,她们虽不解其义,但也随沈方一同鼓起掌来。
沈方对李师师赞美道,“师师姑娘,你表演的非常好,元旦那天能表演到这个程度,便足够震撼了。”
李师师羞红着脸说道,“是沈公子写的剧词好,编的戏好,我只是唱出来而已。”
歌姬们这才知道,刚才那一个时辰,沈方和李师师是在一起编排曲目,那“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果然是写下《明月几时有》、《长亭外》的沈方才能写下的词句。
沈方见李师师的表演将歌姬们震住,“各位姑娘,这京剧对一般人而言难比登天,没有十余年的功夫极难练成,但是对于你们而言,却没有那么难。《一剪梅》这部戏里面有角色十几名,其中戏份最多的便是王妃这个角色,除了师师姑娘和燕儿姑娘以外,你们都有担当主角的可能,前提是看大家能学到多少。”
歌姬们并不知道为什么这露脸的事,偏偏李师师和田燕儿无缘参加,只消知道她们有可能成为戏中的王妃,便让这些妙龄少女喜笑颜开。接下来,便是将整部戏的剧本分解到每一个人,这些歌姬当中还需要选出来能够扮演贤王及师兄、王弟等角色。虽然沈方可以选择小宦官们出演这些角色,但这些宦官能够练好毯子功和把子功已经极不容易,哪里有时间再练唱功,只能等应付了元旦这场演出之后,再与李师师从长计议了。
田燕儿被任命为戏班班主,原本是一件好事,沈方一句话就将她担任主角的希望破灭,使得她看上去颇有些失落,只是强撑着精神,认真地学习揣摩,要想督促别人的训练,自己总得先掌握了训练技巧。
不一会儿,厅堂之中便传来歌姬们念白和演唱的声音,论唱功,这些歌姬几乎不分高下,只要掌握了京剧的曲风,便可轻松应付,但是念白的功夫却参差不齐,只有极少数歌姬具有李师师那样的天赋,可以一学就会。
沈方见歌姬们自得其乐,瞎念一气,赶紧拍拍手将嘈杂的场面安静下来,“京剧里面的说白,必须口齿用力,一字重千斤,才能到达听者的耳朵。你们的功力也在这念白的功夫之上。这里面的技巧是,清晰的口齿,沉重的字,动人的节奏,感人的音。把口齿、字词、节奏、音调把握好,这念白便有些韵味了。”
接下来,歌姬们挨个进行了念白训练,果然比刚才好了许多。
在最后一名歌姬念完唱白之后,沈方点了点,说道,“现在就有点意思了,你们要明白一点,咬字千斤重,听者自动容。讲白若求清,人必有口锋。字音出口‘一个蛋’,千万不要‘一大片’。”这些形象的比喻当然不是沈方信口拈来,而是后世乾隆年间昆曲宗师吴永嘉在《明心鉴》一书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此时讲出来,这些歌姬们便会少走许多弯路。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