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居者有其屋
“事情会比你们想象的更加疯狂”
江天放叹了口气说:“之所以推行分税制改革,是因为中央财政没钱。我们现在已经紧张得必须裁军来让路于经济建设。现在,交通、能源、工业……哪里不是急需投入资金?别的不说,就说三峡工程,现在的预算直接投资就要900亿,相关投资需要1800亿,这么大的投资,不搞还不行,发展什么都离不开电力,但问题是这笔钱从哪里来?”
三峡工程经过十几年的讨论,已经提交到全国人大进行,将于下个月进行表决,媒体经过了广泛的讨论报导,这是在场的人都知道的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项目。
江天放继续说:“中央财政没钱,就只能从地方财政的资金上想办法,采取分税制,把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优先投入到大项目上面去。很多地方财政本来就入不敷出,像咱们平洲,这样一搞,估计连工资都没法发下去了。地方政府能怎么办?就像汪县长说的,来钱最快,成本最低的办法就是卖地。”
“那也得有人买地,有钱买地啊?”叶梅问道。
“取消福利房就是契机啊。”江天放说道:“国家原来的想法是好的,把福利房建设的投入,以货币的方式补贴给城镇居民,住房实现市场化、商品化。可上面没有预料到的是,地方财政就是利用了这个政策,不但把职工的的补贴通过土地转让金给拿了回去,还变本加厉,靠卖地来攫取买房人的钱。因为我们国家人口太多了,而且对老百姓来讲,有钱了建房子,这是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想买房的人这么多,房产资源又有限,这会直接导致房价的攀升。房价上涨,房地产开发商就更加不惜成本的买地建商品房,政府的土地拿出来,就会被房产商哄抢,政府一看买地的人这么多,加上财政本来就缺钱,很简单,‘价高者得’,地价上涨,房价再上涨,如此一来,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江县长,那您觉得房价会上涨到什么程度?”叶梅问。
“按现在的建筑成本,至少翻十倍”江天放想起后世的房价疯涨,他这个说法,其实已经很保守了。
“那就是说,建房子花不了多少钱,反而是其他成本会增加?”刘绍峰问。
江天放点点头说:“是啊,这是既是供求关系决定的价格上涨,另外也是因为财政日益依靠卖地,政府的政策在推动房地产这一块做大。”
“我们现在的城乡居民比例是9:1,除了这一亿城镇居民需要买房,还有不断涌入城市的人需要买房。”叶梅也叹了口气说:“现在在宁阳买房的,基本都是那些个体户,其中就有很多人才从农村进入城市后,赚了钱的那些人。”
“政策会成为房价上涨的帮凶?你有根据吗?”。刘绍峰不认为政府会干这么“缺德”的事情。
“国家政策肯定不会直接去扶持房地产,但是会间接的推到房地产的发展。比如说,国家现在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这些产业集中在哪儿?城市发展这些产业就必定会增加城市人口。况且,城市化进程加快是市场经济必然会带来的结果,这已经被国外的发展屡屡验证。”江天放说:“发展第二、第三产业需要人吧?远的不说,就说咱们城关镇,这几年涌入的农村人口是不是在飞速增长?青山县都这样,就更不用说广东深圳那边,涌过去的无数打工者了,咱们周围的朋友当中,在那边定居下来了的人,还少见吗?”。
“还有啊,发展房地产,这不但是老百姓的基本需求,而且是提升gdp最有效的手段。”江天放说。
“这个怎么讲?“刘绍峰问。
“一户农民,一年一亩地,充其量也就创造个几千元的产值,可要是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呢?一家几十人的企业,一年很轻松的就能完成几百万的产值。这还说得过去,毕竟这个产值是实实在在创造了价值。最恶心的就是靠房地产,靠卖地来增加gdp。一亩地在城市,少说也能卖个几万甚至几十万,抵得上农民干几十年的产值了。而买了地建房的房产商,卖一栋楼就有几百万,抵得上一个乡的农民干一年的,抵得上一个小企业干几年的,这一买一卖,你们算算,gdp能增加多少?是不是比农民种地、企业办厂见效快得多?但是以这种方式增加的gdp并没有创造价值,而只是把老百姓口袋里的钱,一部分交给了国家,一部分肥了那些房地产开发商。”
胡子敬默然了,青山县的农民加起来,干一年创造的产值,还比不上开发商盖几栋楼;可一个县的农业需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啊?房产开放可就简单多了,除了建筑工人付出了劳动,其他人赚的钱,那都是“转手买卖”,按以前的**,那就是在“投机倒把”。
看到大家都在想问题,江天放感叹道:“几千年前,孟子就说过,‘居者有其屋’;什么是居者?就是现在我们说的城镇居民;什么叫‘有’?这个在古文里,叫‘使之有’,用今天的话讲,让老百姓有房子住,是我们政府的责任。”
“难道我们今天的政府,连几千年前的思想境界都达不到?”所有人都在心里默默的考虑这个问题。
刘绍峰想了想,很纠结的问了一句:“难道政府卖地的政策,是错误的?土地作为一种资源,实行有偿使用,这不是国际通行的做法吗?”。
“将土地作为一种商品,本身没有错,但要看怎么个用法。商品应该是经济领域内的因素。而住房问题,是社会民生问题,而不是纯粹的商业。”江天放回答说。
“事情会比你们想象的更加疯狂”
江天放叹了口气说:“之所以推行分税制改革,是因为中央财政没钱。我们现在已经紧张得必须裁军来让路于经济建设。现在,交通、能源、工业……哪里不是急需投入资金?别的不说,就说三峡工程,现在的预算直接投资就要900亿,相关投资需要1800亿,这么大的投资,不搞还不行,发展什么都离不开电力,但问题是这笔钱从哪里来?”
三峡工程经过十几年的讨论,已经提交到全国人大进行,将于下个月进行表决,媒体经过了广泛的讨论报导,这是在场的人都知道的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项目。
江天放继续说:“中央财政没钱,就只能从地方财政的资金上想办法,采取分税制,把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优先投入到大项目上面去。很多地方财政本来就入不敷出,像咱们平洲,这样一搞,估计连工资都没法发下去了。地方政府能怎么办?就像汪县长说的,来钱最快,成本最低的办法就是卖地。”
“那也得有人买地,有钱买地啊?”叶梅问道。
“取消福利房就是契机啊。”江天放说道:“国家原来的想法是好的,把福利房建设的投入,以货币的方式补贴给城镇居民,住房实现市场化、商品化。可上面没有预料到的是,地方财政就是利用了这个政策,不但把职工的的补贴通过土地转让金给拿了回去,还变本加厉,靠卖地来攫取买房人的钱。因为我们国家人口太多了,而且对老百姓来讲,有钱了建房子,这是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想买房的人这么多,房产资源又有限,这会直接导致房价的攀升。房价上涨,房地产开发商就更加不惜成本的买地建商品房,政府的土地拿出来,就会被房产商哄抢,政府一看买地的人这么多,加上财政本来就缺钱,很简单,‘价高者得’,地价上涨,房价再上涨,如此一来,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江县长,那您觉得房价会上涨到什么程度?”叶梅问。
“按现在的建筑成本,至少翻十倍”江天放想起后世的房价疯涨,他这个说法,其实已经很保守了。
“那就是说,建房子花不了多少钱,反而是其他成本会增加?”刘绍峰问。
江天放点点头说:“是啊,这是既是供求关系决定的价格上涨,另外也是因为财政日益依靠卖地,政府的政策在推动房地产这一块做大。”
“我们现在的城乡居民比例是9:1,除了这一亿城镇居民需要买房,还有不断涌入城市的人需要买房。”叶梅也叹了口气说:“现在在宁阳买房的,基本都是那些个体户,其中就有很多人才从农村进入城市后,赚了钱的那些人。”
“政策会成为房价上涨的帮凶?你有根据吗?”。刘绍峰不认为政府会干这么“缺德”的事情。
“国家政策肯定不会直接去扶持房地产,但是会间接的推到房地产的发展。比如说,国家现在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这些产业集中在哪儿?城市发展这些产业就必定会增加城市人口。况且,城市化进程加快是市场经济必然会带来的结果,这已经被国外的发展屡屡验证。”江天放说:“发展第二、第三产业需要人吧?远的不说,就说咱们城关镇,这几年涌入的农村人口是不是在飞速增长?青山县都这样,就更不用说广东深圳那边,涌过去的无数打工者了,咱们周围的朋友当中,在那边定居下来了的人,还少见吗?”。
“还有啊,发展房地产,这不但是老百姓的基本需求,而且是提升gdp最有效的手段。”江天放说。
“这个怎么讲?“刘绍峰问。
“一户农民,一年一亩地,充其量也就创造个几千元的产值,可要是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呢?一家几十人的企业,一年很轻松的就能完成几百万的产值。这还说得过去,毕竟这个产值是实实在在创造了价值。最恶心的就是靠房地产,靠卖地来增加gdp。一亩地在城市,少说也能卖个几万甚至几十万,抵得上农民干几十年的产值了。而买了地建房的房产商,卖一栋楼就有几百万,抵得上一个乡的农民干一年的,抵得上一个小企业干几年的,这一买一卖,你们算算,gdp能增加多少?是不是比农民种地、企业办厂见效快得多?但是以这种方式增加的gdp并没有创造价值,而只是把老百姓口袋里的钱,一部分交给了国家,一部分肥了那些房地产开发商。”
胡子敬默然了,青山县的农民加起来,干一年创造的产值,还比不上开发商盖几栋楼;可一个县的农业需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啊?房产开放可就简单多了,除了建筑工人付出了劳动,其他人赚的钱,那都是“转手买卖”,按以前的**,那就是在“投机倒把”。
看到大家都在想问题,江天放感叹道:“几千年前,孟子就说过,‘居者有其屋’;什么是居者?就是现在我们说的城镇居民;什么叫‘有’?这个在古文里,叫‘使之有’,用今天的话讲,让老百姓有房子住,是我们政府的责任。”
“难道我们今天的政府,连几千年前的思想境界都达不到?”所有人都在心里默默的考虑这个问题。
刘绍峰想了想,很纠结的问了一句:“难道政府卖地的政策,是错误的?土地作为一种资源,实行有偿使用,这不是国际通行的做法吗?”。
“将土地作为一种商品,本身没有错,但要看怎么个用法。商品应该是经济领域内的因素。而住房问题,是社会民生问题,而不是纯粹的商业。”江天放回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