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借。若是送,恐怕不好。”

    杨柏德想了想,说:“须知没人愿意欠人人情。且,也怕斗米恩升米仇。若是谁家缺粮了,上门借,到时候你自己借给他们便是。”

    “不是,父亲。我觉得还是你做主借更好。”

    “为父知道你的意思。”

    杨柏德压低声音说:“为父也没有什么想法。照看好一家子就行,族长谁要做,就让他做去。你什么时候能入族谱,还没个定数呢。

    “大房如此排挤你,你也不能什么也不做。跟族人乡亲交好了,对你日后有莫大好处。”

    好吧。

    杨皓其实也是那样想的。

    而且,他估计着今年关中可能会有饥荒。

    如果他家有粮,村中乡亲要饿死了。他家如果不送些粮和借一些,就相当于是自绝于村里的乡亲。

    为富不仁啊。

    虽然他也不用看村里乡亲的脸色过日子,但在被感激着的环境下生活,总比在被怨怼的氛围下生活要好过些。

    而且,让给粮食短缺的乡亲们送粮或者借粮,主要目的是想趁机刷一刷便宜爹和他们二房在族中和村中的声望。

    至于便宜爹做不做族长,他也没有什么想法。

    既然便宜爹不愿意做族长。那么谁出面,也都没差。

    “爹,你是我们二房的最佳代表。以后你在族中和村中有威望了,我们全家都面上有光。如果让我去做,说不定还得有人说怪话呢。”

    杨柏德一想,还真是那样。

    他点头说:“那就由我来做吧。不过看去年的收成,在秋收之前,除几家老小人口多的,其他人家大概是不缺粮的。”

    春天来了,算着家里粮食不够的,就会上山采野菜备荒。

    野菜干,混着粮食做了吃,也能混个饱腹。

    只有劳力实在不够的人家,大概才会真的什么都没得吃。

    “反正父亲你看着办就行。留足了给家里吃用的,其余全部送出去也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