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还没有亮,香炉山上就热闹起来,一百多号人围着山寨开始跑步,这是昨晚常凌风要求的。紧接着,常凌风又给山寨定了一系列的规矩,从吃饭、睡觉、内务卫生、队列、训练等等方面,仅仅是一些基础的东西就让常凌风花了三天的时间。而其他的人也没闲着,除了吃饭睡觉训练,就是构筑掩体工事,这也是常凌风交给老徐的一项重要任务,关于掩体的位置、标准,常凌风都画了草图,只需要照着图纸施工就行。
想在香炉山扎根,光靠往山下放几个警戒哨和香炉山的地势是远远不够的。如果鬼子攻上山,就凭现在这一百多号人,他们都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即便依靠山势险要、地形的复杂,也很容易暴露在鬼子的目视范围内,将招致鬼子毁灭性的的火力打击。因此,必须让他们懂得隐蔽伪装原则和实施方式,从而减少被鬼子发现的概率,以及被发现后减小鬼子火力对自身造成伤害的程度。有经验的老战士,一进入战斗位置,不等上级下达命令就开始破土挖掘掩蔽身体的散兵坑。他们都懂得“工事挖一尺,命就大一丈”。
作为一个穿越的的人来讲,常凌风更加清楚掩体工事的作用。正面战场上就上就不用说了,光是在年中国抗日战争的华北敌后战场上,抗日根据地军民大量构筑地道,坚持斗争。比如,在清苑冉构筑的总长约10~15公里的多用途地道工事。这些工事属于野战工事,构筑在地下水位以上的黄土层中,基本不被覆,设备简单。冉庄的30多名民兵依托上述地道工事,击退日伪军相当团以上兵力的两次进攻,自己无一死亡。
年日军在硫黄岛构筑的工事,有掘开式的,也有暗挖式的;有木结构的,也有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并利用和改造了天然洞穴。美军登陆前,曾断续对该岛实施70多天的轰炸,并进行预先火力准备,日军利用这些工事进行隐蔽,人员和装备损失很小。美军原计划5天攻占该岛,结果36天才完全占领。
常凌风在军校期间的一篇论文,就是围绕着构筑掩体工事即使在后世高科技战争下也是不能忘了的基本的技能展开的。
现在既没有钢筋,也没有水泥,常凌风只能就地取材,好在山上的石头、木料倒是充足,土就更不用说了。
常凌风在修筑工事时,一再要求要坚持小、坚、低、隐蔽、疏散,能防空、防火、防炮、防雨,便于射击、便于观察、便于出击、便于指挥与通信联络的原则。
常凌风指着桌上的图纸对老徐说道:“老徐,你看,从山脚下一直延伸到山顶的各个要点和侧翼都要构筑便于发扬火力的射击工事,防空防炮的隐蔽工事,隐蔽机动的交通工事,并组成三层火力网。”
老徐自打进了常凌风的屋子里,眼睛就没有从那几张工事图上离开过,工事掩体的作用他是知道的,在东北军的时候也学过、用过,但今天看到常凌风在图上画的这些,他真有点看不明白。老徐指着图上的一处掩体问道:“这里修成弧形是为什么?”
常凌风笑了笑,道:“这是为了防止敌侧射和
斜射火力对掩体内我方人员的伤害,胸墙必须构筑成围绕掩坑的弧形,仅在掩坑的后部留出缺口,也就是说,胸墙需构筑成大于180°的弧形。”忽然想起老徐根本不懂这180°的弧形,便又解释道:“也就是半个圆。”
“哦,原来是这样。”老徐点点头。
“我们山上的掩体主要是采用土壤堆积胸墙,其厚度需要4尺以上,才能抵御枪弹弹头的连续打击。胸墙高度的确定,以既要隐蔽身体又要不影响射击为宜,通常其堆积高度为1尺多。”为了便于老徐理解,常凌风直接把米、厘米的单位换成了尺,“老徐,刚开始的时候修工事主要是标准和质量,后期要训练大家的速度,正常的地面上5分钟一个简易的散兵坑,8分钟一个简易的机枪掩体。”
“嗯,放心吧,从我开始做起,让大家把这门看家的本事练好。”老徐抬起头说道。
“也不知道小吴搞到了什么消息?”常凌风突然换了一个话题。早在上山的第二天,他已经派小吴去了宣化盯着城里的小鬼子,原本还以为川崎英男会进山来找麻烦呢,可是四天的时间过去了,山下也没有一点动静。
“昨天,刘大当家的派人来传话,城里的鬼子没有异常,我看着小鬼子是把被打掉的牙往肚子里咽呢。”老徐笑着说。
事实上,川崎英男不是不想动常凌风和刘一刀,他恨不得扒他们的皮、抽他们的筋。但是目前的战场形势不允许他这样做。因为这时日军在中国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仍在继续,战略重心并未开始转到对后方占领区的巩固上。
无论是驻蒙军司令部还是警备队的命令,都是让他维护本地治安,没有上级命令不得擅自出击。当然警备队队长还是因为损失两个小队的事情对他进行了严厉的训斥,基本上升职的事情是泡汤了。
但是,常凌风知道,这种相对宽松的情况到了1938年底就会改变。因为,随着日军在中国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暂时告一段落,鬼子就会在在华北实行治安肃正方针,以军事扫荡和政治怀柔相结合的手段来巩固占领区的稳定,特别是要确保河北省北部、山西省北部、内蒙古和山东省的安定。为此组建了一批警备师团和担负治安、扫荡任务的独立混成旅团。
这种政策在冈村宁次的手里更是发挥到了极致,他搞出了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对于冈村宁次,常凌风在军校期间就专门研究过,因为这个人在日军侵华众多高级将领中显得极为特殊。就连彭总也曾经说过:“这个家伙,是很厉害的一个人,他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冈村宁次出生在日本东京四名坂町街区的一个没落武士家庭,出生时很瘦弱。他的父母冈村宁永夫妇此前生过一个儿子,却夭折了,他们担心这个孩子仍然活不下来。在给这个孩子起名时,宁永取自己名字里的“宁”字,再加一个表示顺序的“次”字,就是冈村宁次。这老鬼子先后就学于陆军士官学校、陆军大学,在日俄战争中任麻布步兵第一联队担任补充部队小队副,还作为新编第十
三师团的一个小队长参加库页岛战役。
想在香炉山扎根,光靠往山下放几个警戒哨和香炉山的地势是远远不够的。如果鬼子攻上山,就凭现在这一百多号人,他们都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即便依靠山势险要、地形的复杂,也很容易暴露在鬼子的目视范围内,将招致鬼子毁灭性的的火力打击。因此,必须让他们懂得隐蔽伪装原则和实施方式,从而减少被鬼子发现的概率,以及被发现后减小鬼子火力对自身造成伤害的程度。有经验的老战士,一进入战斗位置,不等上级下达命令就开始破土挖掘掩蔽身体的散兵坑。他们都懂得“工事挖一尺,命就大一丈”。
作为一个穿越的的人来讲,常凌风更加清楚掩体工事的作用。正面战场上就上就不用说了,光是在年中国抗日战争的华北敌后战场上,抗日根据地军民大量构筑地道,坚持斗争。比如,在清苑冉构筑的总长约10~15公里的多用途地道工事。这些工事属于野战工事,构筑在地下水位以上的黄土层中,基本不被覆,设备简单。冉庄的30多名民兵依托上述地道工事,击退日伪军相当团以上兵力的两次进攻,自己无一死亡。
年日军在硫黄岛构筑的工事,有掘开式的,也有暗挖式的;有木结构的,也有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并利用和改造了天然洞穴。美军登陆前,曾断续对该岛实施70多天的轰炸,并进行预先火力准备,日军利用这些工事进行隐蔽,人员和装备损失很小。美军原计划5天攻占该岛,结果36天才完全占领。
常凌风在军校期间的一篇论文,就是围绕着构筑掩体工事即使在后世高科技战争下也是不能忘了的基本的技能展开的。
现在既没有钢筋,也没有水泥,常凌风只能就地取材,好在山上的石头、木料倒是充足,土就更不用说了。
常凌风在修筑工事时,一再要求要坚持小、坚、低、隐蔽、疏散,能防空、防火、防炮、防雨,便于射击、便于观察、便于出击、便于指挥与通信联络的原则。
常凌风指着桌上的图纸对老徐说道:“老徐,你看,从山脚下一直延伸到山顶的各个要点和侧翼都要构筑便于发扬火力的射击工事,防空防炮的隐蔽工事,隐蔽机动的交通工事,并组成三层火力网。”
老徐自打进了常凌风的屋子里,眼睛就没有从那几张工事图上离开过,工事掩体的作用他是知道的,在东北军的时候也学过、用过,但今天看到常凌风在图上画的这些,他真有点看不明白。老徐指着图上的一处掩体问道:“这里修成弧形是为什么?”
常凌风笑了笑,道:“这是为了防止敌侧射和
斜射火力对掩体内我方人员的伤害,胸墙必须构筑成围绕掩坑的弧形,仅在掩坑的后部留出缺口,也就是说,胸墙需构筑成大于180°的弧形。”忽然想起老徐根本不懂这180°的弧形,便又解释道:“也就是半个圆。”
“哦,原来是这样。”老徐点点头。
“我们山上的掩体主要是采用土壤堆积胸墙,其厚度需要4尺以上,才能抵御枪弹弹头的连续打击。胸墙高度的确定,以既要隐蔽身体又要不影响射击为宜,通常其堆积高度为1尺多。”为了便于老徐理解,常凌风直接把米、厘米的单位换成了尺,“老徐,刚开始的时候修工事主要是标准和质量,后期要训练大家的速度,正常的地面上5分钟一个简易的散兵坑,8分钟一个简易的机枪掩体。”
“嗯,放心吧,从我开始做起,让大家把这门看家的本事练好。”老徐抬起头说道。
“也不知道小吴搞到了什么消息?”常凌风突然换了一个话题。早在上山的第二天,他已经派小吴去了宣化盯着城里的小鬼子,原本还以为川崎英男会进山来找麻烦呢,可是四天的时间过去了,山下也没有一点动静。
“昨天,刘大当家的派人来传话,城里的鬼子没有异常,我看着小鬼子是把被打掉的牙往肚子里咽呢。”老徐笑着说。
事实上,川崎英男不是不想动常凌风和刘一刀,他恨不得扒他们的皮、抽他们的筋。但是目前的战场形势不允许他这样做。因为这时日军在中国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仍在继续,战略重心并未开始转到对后方占领区的巩固上。
无论是驻蒙军司令部还是警备队的命令,都是让他维护本地治安,没有上级命令不得擅自出击。当然警备队队长还是因为损失两个小队的事情对他进行了严厉的训斥,基本上升职的事情是泡汤了。
但是,常凌风知道,这种相对宽松的情况到了1938年底就会改变。因为,随着日军在中国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暂时告一段落,鬼子就会在在华北实行治安肃正方针,以军事扫荡和政治怀柔相结合的手段来巩固占领区的稳定,特别是要确保河北省北部、山西省北部、内蒙古和山东省的安定。为此组建了一批警备师团和担负治安、扫荡任务的独立混成旅团。
这种政策在冈村宁次的手里更是发挥到了极致,他搞出了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对于冈村宁次,常凌风在军校期间就专门研究过,因为这个人在日军侵华众多高级将领中显得极为特殊。就连彭总也曾经说过:“这个家伙,是很厉害的一个人,他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冈村宁次出生在日本东京四名坂町街区的一个没落武士家庭,出生时很瘦弱。他的父母冈村宁永夫妇此前生过一个儿子,却夭折了,他们担心这个孩子仍然活不下来。在给这个孩子起名时,宁永取自己名字里的“宁”字,再加一个表示顺序的“次”字,就是冈村宁次。这老鬼子先后就学于陆军士官学校、陆军大学,在日俄战争中任麻布步兵第一联队担任补充部队小队副,还作为新编第十
三师团的一个小队长参加库页岛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