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贤妃事败,十九皇子母族势力微弱,自然就没有了希望。

    朝官们虽然都有请立太子之心,却没有一个人在早朝之上启奏,还没有将此事摆到明面上来。

    仿佛,他们在等待更为合适的时机,又或者,他们在等待最先启奏的那个人。

    从龙之功谁都想获得,但当中的巨大风险,又让朝官们畏惧止步。

    稍有不慎,便是倾家灭族的事情,不得不审慎再三。

    汪印和叶绥也时常就此事而商讨。

    “半令,朝中有这样的风向,倒使得大采选没有那么瞩目了。”叶绥这样道,为汪印添上了茶。

    大采选同样关系着朝堂权力格局的改变,但是比起册立储君来,所需要的时间太漫长了。

    朝堂瞬息万变,且这不是新君初立之际,朝官们没有那样的耐心,他们也不敢冒那么大的险。

    如此漫长的时间,他们等不起。

    况且,现在皇上这样的年纪和身体……册立储君就在当下了,这才是权力更替最快速最便捷的方式。

    叶绥记得,太子郑重被废之后,朝中也兴过一次请立储君的风向,但跟她和二十一皇子都没有什么关系。

    前世这个时候的他们,实在太弱太弱了,没有任何势力可以倚靠,而将他们视为棋子的南平顾家尚未有动。

    他们就像被圈养在某个水潭的两尾鱼,只能任人摆布游动。

    但这一生,二十一皇子已成为其中焦点,他们根本无法置身事外。

    不管是为了自己的私心还是为了大安朝的将来,叶绥都希望储君会是自己的外甥郑云回。

    今生的郑云回比前世的更好,也比其它皇子更为优秀,会成为一个好皇帝。

    汪印点了点头,这的确是当前朝局的情况,缇骑们察知连平时稳如磐石的中枢都动了,可想而知底下的官员会躁动成什么样。

    汪府倒是一片平静,汪印刚官复原职,且有左翊卫在汪府里面,他暂时并不打算动。

    只是,有些时候,并非想不动就能不动。

    二月了,天气仍旧是冷,叶绥拢了拢身上的大氅,捧起茶杯暖了暖手,看着汪印欲言又止。

    汪印看了她一眼,淡淡道“阿宁,有什么但说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