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道韶州府衙内,岭南观察使张毫端、岭南卫大将军关寒松正在与汪印商量着岭南道的局势。

    张毫端是在韶州边上遇到汪印等人的,他们为了节约时间,便来到了最近的韶州府衙。

    说起来,观察使府离韶州府衙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

    张毫端是个身形肥胖的文官,脸上总是笑呵呵的,像个大肚弥勒佛一样,每见人都会未语先笑,没有丝官员架子,压根就不像是朝中三品大员。

    “督主,这一路上辛苦了。关于岭南百部动乱的情况,本官和关将军都知之甚详,现在就为督主一一道来吧。”张毫端这样样说道,抹了抹额头的汗水。

    在这样寒冷的天气,张大人还是满头大汗,不知道是因为骑马急赶,还是因为别的原因。

    怎么说呢,因为这总是抹汗到动作,他看起来就像个慌慌张张、正等待上级检查的属下一样。

    完没有朝中重臣那种稳重状态。

    要知道,观察使可是官居三品,比汪印这个缇事厂督主还要高一阶呢。

    这样的表现,实在……一言难尽。

    汪印却知道,能够成为一道观察使、官居三品的人,绝不是一个慌张惶恐的官员。

    他每年秋天都会来岭南道,与张毫端的接触不算少,似乎每一次见到他,都是这样一幅大汗淋漓的样子。

    对张毫端这些表现,他并不在意,张毫端的表现并不代表着其实际能力。

    能在岭南道这里就任观察使,能够知道南库的事情,这张毫端的能力自然不用细说,在皇上心里的地位也不用质疑。

    当初发现岭南矿藏的时候,皇上便将张毫端从山东道调至岭南道,其中恩重可见一斑。

    自发现矿藏到现在已经快十年了,这十年来,张毫端这个岭南道观察使的官位没有挪动过,朝中有不少官员都在猜测张毫端是不是失了帝心。

    朝官哪里知道,正因为岭南道太重要了,正因为张毫端深得皇上信任,才一直就任岭南道观察使。

    “百部动乱在秋天之时已经现出端倪,就在于越部和高部两个部落之争。只是,这些争执只在这两个部落之间,并没有影响到其他部落,我们一直在观望着。到了冬天的时候,情势便一下子加剧了,过年时就发生了大规模的流血冲突……”张毫端继续说道,将百部之乱的情况一一道来。

    汪印静静听着,淡漠的面容没有丝毫变化,便是听到部落械斗死了那么多人,眉头也不见动一动。

    这副淡漠的表情,夹着一丝摄人的杀意,让张毫端和关寒松的心不由自主地提了起来,神色也不自觉变得凝重。

    汪督主这副样子,看起来真是让人不由得不紧张。

    “历年来,这些部落总少不了争端,按说百部之乱对朝局造不成什么危害,只是百部之乱渐渐蔓延到了庾山附近,越来越靠近南库了。本将担心这个动乱会影响朝廷的布局,更担心矿藏和南库会暴露。”关寒松补充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