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骠骑大将军最新章节!

    暑假说起来也是一种无奈,三辅之地的蝗灾打乱了百姓的正常生活,书院中多为贫民子弟,让他们回去帮家里做些事情无可厚非。整整一个月,书院变的冷冷清清,没了学生,教书的先生们就多出了时间游玩。

    苏任还在晾晒他的那些蝗虫,不过这次苏任找来了很多帮手。各地的灾民是现成的劳动力,只要管饭他们巴不得这个事情能干到明年开春。有了这些人的帮忙,蝗虫粉事业的进度加快不少。洗的洗,晾的晾,磨粉的磨粉,几十万斤蝗虫正在快速的变成一包包的蝗虫粉。

    朱买臣虽然在庄青翟的照顾下做了一个讲师,但是很不受人待见,不是说他不会来事,反而因为他太会来事了。边通和王朝和他差不多,只不过边通没事的时候总喜欢在一群高人面前晃悠,王朝喜欢弄些奇怪的东西显摆一下自己的存在。

    三个人同样的癖好,同样的作风,也不怪被称为三贱客。这名字还是苏任起的,当苏任看见他们在大佬们品茶的时候,自荐去做茶童。大佬们聊天的时候,凑过去说几句恭维话。于是,笑呵呵的对庄青翟道:“庄博士,您的这三个学生真的是很有本事,如此作为不愁将来不飞黄腾达。”

    庄青翟老脸一红,重重的咳嗽了一声,黑着脸去找那三家伙。

    苏任不知道结果如何,但能猜到肯定不是很好,人的品行和性格决定了他的一切。即便那三人在庄青翟面前表现的谨小慎微,一扭头又会忘的一干二净,说不定连他们的老师都会连带着恨起来。

    说实话,这三人还是有些本事和学问的,至少他们在自己的课堂上很尽心,说的也都是至理名言。所以,苏任才没有将他们赶走。

    不管三贱客如何巴结书院的博士,苏任一心一意干自己的蝗虫粉事业。在皇帝吃了一段时间之后,皇宫中也开始盛行。于是,那些可以接触后宫的皇亲贵胄纷纷询问出处,卫子夫为了报答苏任替卫青求亲的恩德,不经意间说了几家商铺。

    每斤十钱,对于那些有钱人不算个事,就算是天天当饭吃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一传十十传百,蝗虫粉在长安的销售也逐渐好了起来。眼看着蝗灾已经慢慢过去,为了保证产量,苏任让蜀中商会在国收购蝗虫。这种季节性很强的昆虫竟然到了一种供不应求的地步。

    陈何对于苏任的蝗虫生意很感兴趣,别人放了假,他却留在书院,跟着苏任一起晒蝗虫,磨蝗虫。为了鼓励陈何的上进心,苏任大手一挥,将左冯翊的经销权给了陈何。于是乎,这小子就来的更勤了,还希望拿到右扶风,甚至京兆尹的经销权。

    董仲舒对于苏任靠蝗虫挣钱的做法很反感,见了苏任总是黑着脸。即便嘴里喝着苏任送来的蝗虫粉,让他几年来痰多气短的毛病在一天天见好,脸上依然冷若冰霜。他认为靠灾害发财就不是君子所为。若不是文党苦苦相劝,董仲舒都有打人的冲动。

    苏任对于董仲舒的黑脸,总是带着微笑,依然恭恭敬敬的冲好蝗虫粉捧到董仲舒手里。董仲舒嘴里说着难听的话,杯中的蝗虫粉却是一口不剩。

    董倩抱着孩子等在门口,见苏任出来,连忙过来:“别生气,父亲就是这个脾气,在家的时候对几个哥哥也是如此!”

    苏任接过董倩怀中的儿子,笑道:“谁让咱是晚辈呢!只要老人家身体好,怎么着都行!”

    苏任和董倩的儿子苏康是苏任的嫡子,将来是要继承苏家的人。从出生开始就被奉为金蛋蛋。虽说还只知道吃奶,却已经有了媳妇,还不止一个,都是亲自上门要求的,连拒绝的可能都没有。冷峻的女儿虽然大了些,这是当年就说好的。灌夫的孙子还没成亲,灌夫就急着将重孙女嫁出去。只因为窦婴碍于丞相面子,在知道不能做正妻之后,退而求其次要娶苏惠儿做重孙媳妇。

    实际上,苏任看上的不是窦婴家的重孙。李当户的儿子李凌是苏任心目中的女婿,或者卫青将来的儿子卫亢也行。但窦婴捷足先登,这面子不能不给。好在这只是开始,将来还会再生。再说李凌和卫亢八字还不见一撇呢,李当户刚娶了亲,卫青还没等到平阳公主回话,等苏任再生女儿也来的及。

    既然苏任没有因此生气,董倩这才放心。他明白,看上去苏任弄这么多蝗虫是在赚钱,实际上苏任还养活了几千灾民。若不是苏任的蝗虫产业,那几千灾民就得饿肚子。不仅如此,苏任已经着手在楼观台左近修建别墅,按照苏任所言专门卖给长安城里那些有钱人纳凉。

    工程已经在进行,又有不少灾民被吸纳进来。这让盩厔县令裴松年很高兴,因为鸡鸭的事情,今年盩厔的损失最小,也正因为损失最小,附近的灾民一股脑的都涌进盩厔。裴松年当时头如斗大,急急忙忙连车都不坐,一路小跑着来向苏任问计。

    裴松年那叫一个谦卑,感谢和讨好的话说了一大堆,就差自裁对当初反对苏任让农户养鸡鸭忏悔了。苏任这才不情不愿的答应了。既然能在盩厔混一口饭,灾民们自然都拥过来。裴松年更狠,只要来人就让人往书院送,自己只负责将朝廷下拨的粮食送到书院便不闻不问。

    苏任一开始也不想建那些别墅,可灾民越来越多,总的给他们一个活命的机会。蝗虫产业养活的人必定有限,那什么最吃人力?当然是基础设施建设。修路架桥那不是苏任干的,如果他干了非但落不到好处,弄不好御史们还得弹劾自己。于是苏任想起了后世的别墅。

    公输家的技艺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苏任信奉一句话,有些人只买最贵的不买最好的,能住在书院旁边多少都能沾点文气。当年太学附近的小房子紧俏成什么样,苏任是知道。楼观的房舍比那里还豪华,每一栋都不一样,圆顶的,平顶的,尖顶的,有小院有马厩,就连茅房都安装坐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