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九章前程
皇长子李忠,封陈王。
皇次子李孝,封许王。
皇三子李仁,封杞王。
皇四子李节,封郇王。
皇五子李琮,封雍王。
皇六子李玮,封代王。
皇七子李珉,封邺王。
封王的诏书颁发之后,皇长子李忠和皇次子李孝就接到圣旨,将于来年春末就蕃。而李治很是“体贴”自家的蕃王儿子年纪尚幼,不能理事,竟是亲自为他们挑选了王府属官。这两位皇子的的生母都是宫女出身,并没有母家可以依靠,于是对李治的这番体贴爱护之意,也只能感激涕零地接受了。
但是李治的这番作为,却也让其他几位皇子和他们背后的人有些心惊。不受宠的皇子,就蕃是一条出路。到了自己的封地,有野心的自然可以有一番作为,而没有野心的,也可以过些自己当家作主的自在日子。但是如果身边配置的人员,都出自皇帝的手笔,那么可就美好不起来了,一言一行怕是比在宫中的时候更要谨慎,一个弄不好,怕是还会被这些身份特殊的属官拿捏打压,宫中的生母又不得宠,在皇帝跟前说不上话,就是被欺负死了,都找不着地方申冤。
这次被卡在就蕃年龄线下边的李仁和李节,都是七、八岁的年纪,但是多年不受宠的生活经验,早就已经让他们学会了长大,有了李忠和李孝这两个前车之鉴,他们两个开始有意识地接近李琮,讨好永宁。
虽然永宁并不介意他们偶尔过来回恩殿坐坐的举动,但是李治却是极不愿意李琮和沁华之外的孩子出现在永宁面前,于是李忠和李孝很快就发现功课突然多了起来,而且先生们也格外地严格了起来,他们所有的空闲时间都被课业填满了,竟是再也没功夫去回恩殿。
自封王之后,不管是皇后王氏,还是贵妃长孙婧,都不再禁止李玮和李珉的生母与孩子接触,两家的女眷也频频地出入宫闱,立政殿和春和殿常常飘着养身助孕的汤药味。
朝堂之上虽然也小小地动荡了一番,但是如今的朝臣之中,李治提拔起来的嫡系已经占了不小的份额,又有保持中立的一部分老臣,和一部分识实务的人精在,所以李治用去骊山避暑一事转移视线的举动,被很完善地实施,很快便将一些与李治心意相违的声音给压制了下去。
李治计划着会在骊山呆到九月初,等到临回长安前会效仿李世民的旧例进行一次秋猎。或许是想着李忠和李孝年后就要就蕃的原因,他这次把后宫的妃嫔和所有的皇子、公主都带了出来,而朝臣们却是以轮值的方式,一半留京,一半伴驾,半个月一换。虽然说朝臣是要轮值的,可是如房玄龄、长孙无忌和一干军方重臣,却是不在此限的。
永宁也有多年不曾到过骊山了,此时的骊山行宫也早就不复当年简陋粗犷的面貌,巍巍然一副恢宏气派。李治用皇后的名义,把离自己寝宫最近的一处宫殿分给了永宁母子三人,然后便由着永宁带着孩子跟高阳公主、晋阳公主一处游玩。
李琮年纪虽小,却已经有了性别意识,对于混在女人堆儿里这件事,是十分的不乐意。趁着房玄龄给他讲课的机会,很是撒娇耍赖地求着房玄龄把房家与他年纪相近的表兄弟接来骊山,房玄龄毕竟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了,对着房遗直、房遗爱兄弟还能板起脸来,可是对着小儿子房遗则就已经很难像对两个年长的儿子那样教训了,再往底下的孙子辈就更别提,虽然教育上从来不会得过且过,但是却也是经不起孩子们哀求的。
而且永宁也几次让人捎话给房玄龄,希望从侄子里选两个合适的送进宫给李琮做伴读。毕竟李琮这样年纪的孩子,身边没个年纪相当的玩伴实在有些可怜,别的皇子之间或许还有些单纯的交往,但是落到李琮身上,却是绝对单纯不起来的,所以平时永宁也并不喜欢李琮跟他那些兄弟亲近,李琮自己也没这样的意愿。
房玄龄对永宁的想法也是认同的,总角之交的感情是长大后再交往的感情所不能取代的,他并没有多想,便让家丁回长安接人去了。房家如今也算是枝繁叶茂了,孙子辈的儿郎就有五个,待转过年房遗则再娶了妻,想来用不了多久,房家还得再添人进口。
只是如今房家的长孙房俨已经进了国子监读书,避暑这样的事,他是来不了的,倒是房遗直家的二郎房佶、三郎房修、四郎房儆,房遗爱家的独子房倬,年纪都与李琮相近不说,平时也只是在家请了先生课蒙,来骊山倒也方便。
说来赶得也巧了,房家三郎房遗则也正好返家,便向卢夫人讨来了送侄子们去骊山的差使,心里倒是盼着能有机会与永宁见上一面。房遗则正经好多年没好好与永宁说过话了,他小时候与永宁便极亲近,只是后来永宁离开了长安,等永宁回来了,他偏偏又离家念书去了,永宁出嫁前也只是匆匆地见过两面,话都没说上几句,永宁便进了宫。
这些年,他也没少替自己这个姐姐担心。永宁在外漂泊,他担心她的安和日后的生活,永宁嫁进宫中,他又跟着担心她会被人算计、被人欺负……等着他终于发现,其实他家姐姐大人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时候,他突然有些拿不定主意,将来是入朝为官、给永宁做势好呢?还是依着自己心意,教书育人好呢?
皇长子李忠,封陈王。
皇次子李孝,封许王。
皇三子李仁,封杞王。
皇四子李节,封郇王。
皇五子李琮,封雍王。
皇六子李玮,封代王。
皇七子李珉,封邺王。
封王的诏书颁发之后,皇长子李忠和皇次子李孝就接到圣旨,将于来年春末就蕃。而李治很是“体贴”自家的蕃王儿子年纪尚幼,不能理事,竟是亲自为他们挑选了王府属官。这两位皇子的的生母都是宫女出身,并没有母家可以依靠,于是对李治的这番体贴爱护之意,也只能感激涕零地接受了。
但是李治的这番作为,却也让其他几位皇子和他们背后的人有些心惊。不受宠的皇子,就蕃是一条出路。到了自己的封地,有野心的自然可以有一番作为,而没有野心的,也可以过些自己当家作主的自在日子。但是如果身边配置的人员,都出自皇帝的手笔,那么可就美好不起来了,一言一行怕是比在宫中的时候更要谨慎,一个弄不好,怕是还会被这些身份特殊的属官拿捏打压,宫中的生母又不得宠,在皇帝跟前说不上话,就是被欺负死了,都找不着地方申冤。
这次被卡在就蕃年龄线下边的李仁和李节,都是七、八岁的年纪,但是多年不受宠的生活经验,早就已经让他们学会了长大,有了李忠和李孝这两个前车之鉴,他们两个开始有意识地接近李琮,讨好永宁。
虽然永宁并不介意他们偶尔过来回恩殿坐坐的举动,但是李治却是极不愿意李琮和沁华之外的孩子出现在永宁面前,于是李忠和李孝很快就发现功课突然多了起来,而且先生们也格外地严格了起来,他们所有的空闲时间都被课业填满了,竟是再也没功夫去回恩殿。
自封王之后,不管是皇后王氏,还是贵妃长孙婧,都不再禁止李玮和李珉的生母与孩子接触,两家的女眷也频频地出入宫闱,立政殿和春和殿常常飘着养身助孕的汤药味。
朝堂之上虽然也小小地动荡了一番,但是如今的朝臣之中,李治提拔起来的嫡系已经占了不小的份额,又有保持中立的一部分老臣,和一部分识实务的人精在,所以李治用去骊山避暑一事转移视线的举动,被很完善地实施,很快便将一些与李治心意相违的声音给压制了下去。
李治计划着会在骊山呆到九月初,等到临回长安前会效仿李世民的旧例进行一次秋猎。或许是想着李忠和李孝年后就要就蕃的原因,他这次把后宫的妃嫔和所有的皇子、公主都带了出来,而朝臣们却是以轮值的方式,一半留京,一半伴驾,半个月一换。虽然说朝臣是要轮值的,可是如房玄龄、长孙无忌和一干军方重臣,却是不在此限的。
永宁也有多年不曾到过骊山了,此时的骊山行宫也早就不复当年简陋粗犷的面貌,巍巍然一副恢宏气派。李治用皇后的名义,把离自己寝宫最近的一处宫殿分给了永宁母子三人,然后便由着永宁带着孩子跟高阳公主、晋阳公主一处游玩。
李琮年纪虽小,却已经有了性别意识,对于混在女人堆儿里这件事,是十分的不乐意。趁着房玄龄给他讲课的机会,很是撒娇耍赖地求着房玄龄把房家与他年纪相近的表兄弟接来骊山,房玄龄毕竟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了,对着房遗直、房遗爱兄弟还能板起脸来,可是对着小儿子房遗则就已经很难像对两个年长的儿子那样教训了,再往底下的孙子辈就更别提,虽然教育上从来不会得过且过,但是却也是经不起孩子们哀求的。
而且永宁也几次让人捎话给房玄龄,希望从侄子里选两个合适的送进宫给李琮做伴读。毕竟李琮这样年纪的孩子,身边没个年纪相当的玩伴实在有些可怜,别的皇子之间或许还有些单纯的交往,但是落到李琮身上,却是绝对单纯不起来的,所以平时永宁也并不喜欢李琮跟他那些兄弟亲近,李琮自己也没这样的意愿。
房玄龄对永宁的想法也是认同的,总角之交的感情是长大后再交往的感情所不能取代的,他并没有多想,便让家丁回长安接人去了。房家如今也算是枝繁叶茂了,孙子辈的儿郎就有五个,待转过年房遗则再娶了妻,想来用不了多久,房家还得再添人进口。
只是如今房家的长孙房俨已经进了国子监读书,避暑这样的事,他是来不了的,倒是房遗直家的二郎房佶、三郎房修、四郎房儆,房遗爱家的独子房倬,年纪都与李琮相近不说,平时也只是在家请了先生课蒙,来骊山倒也方便。
说来赶得也巧了,房家三郎房遗则也正好返家,便向卢夫人讨来了送侄子们去骊山的差使,心里倒是盼着能有机会与永宁见上一面。房遗则正经好多年没好好与永宁说过话了,他小时候与永宁便极亲近,只是后来永宁离开了长安,等永宁回来了,他偏偏又离家念书去了,永宁出嫁前也只是匆匆地见过两面,话都没说上几句,永宁便进了宫。
这些年,他也没少替自己这个姐姐担心。永宁在外漂泊,他担心她的安和日后的生活,永宁嫁进宫中,他又跟着担心她会被人算计、被人欺负……等着他终于发现,其实他家姐姐大人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时候,他突然有些拿不定主意,将来是入朝为官、给永宁做势好呢?还是依着自己心意,教书育人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