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三章遗言
这封奏疏,想来应该是房玄龄早便备下的,笔力之间并不见疲软无力之态,反倒于行文之间,透着几分疏阔大气,一副欣喜蔚然之姿。
看着房玄龄亲笔所书的“恩遇两代明主”几字,李治只觉眼眶酸涩,当初房玄龄与李世民相遇于渭水之畔,于他是得遇明主,可是于李世民、于李唐皇朝,又何尝不是收获了一代良相贤臣?
只这么几个字,却不免让李治于脑中闪现出了房玄龄这一生的功绩,手中这短短一篇文字,他竟是再看不下去,只仰头望天,强忍下了已隐于眼中的清泪,挥挥手嘱咐房遗直先回府中安排,他与永宁随后便到……
永宁早在消息传来之时,便已有了不祥的预感,早便不顾身边服侍众人的劝阻,打叠起精神更衣梳洗,做好了出门准备。可是即使已经在不停地做着心理准备,可是等到李治眼圈微红地走进殿来之时,她还是只觉得浑身发软,竟是连站都站不稳当了。
李治急行了两步,亲自扶着永宁靠在了怀中,低声说道:“房相……岳父,这次怕是不好了,我们一起去……去见见……”永宁心头一空,竟是不能反应,只任由李治拥着她前行。
李琮与沁华此时也都得到了消息,赶到了紫宸殿,只是虽然那是他们的亲外祖父,那样的场合却也不是这些尚在稚龄的皇子和公主适合出现的。李治拍了拍李琮的肩膀,完把他当成可以信任的成人般对待,将紫宸殿和沁华、李钰都交给了他照看,又宽慰了他几句,才带着永宁上了车辇。
房家在房遗直回来后,便已经做好了接驾的准备,只是房玄龄正值最后的回光返照之期,子嗣亲眷都聚在跟前,本来被安排来接驾的房遗**竟是理也未理此事,径自跪在房玄龄门外,无声腔哀泣。
待李治带着永宁匆匆而至之时,门前竟是无人迎候。李治此时又哪里还会去挑房家的理儿,永宁也就更顾不得这些,只一路急行着直奔房玄龄的居室而去。
除了远在韩地未返的房永安不曾在场之外,房玄龄的几位子女都已到场,诸多孙辈也跪在榻前,无声而泣。卢夫人与房玄龄少年夫妻,虽年岁相差甚大,可是却几十年恩**逾常,此时只坐在榻边,握着房玄龄的手,怎么也不肯离开。房玄龄脸色此时看来倒是极为红润,与房遗直说话的声音虽小,可是却也字句清晰,若非有太医断言的“回光返照”几字在,怕是任谁都不会想到他已经命在旦夕。
永宁进屋之后,眼中除了房玄龄就再没看见旁人,在李治的搀扶下跌跌撞撞地穿过人群跪坐在了房玄龄的榻前。以永宁如今的身份,此等作为自然是不相宜的,可是李治却只是满眼疼惜地站在她身后,半弯着腰轻抚着她的背脊,并无阻止之意。而其他人也于此刻才方反应过来,李治来了……
李治只摆了摆手,轻声免礼,只将注意力都放在了房玄龄与永宁身上。
永宁此刻除了哭泣,似乎已经没有了别的能力,她虽也勉力想撑出一个笑容,却嘴角僵硬地怎么也不能成功。房玄龄本以为是没机会与永宁见上这最后一面的,心里虽多少也有些期盼,但是却总觉得是奢望,待此时李治陪着永宁亲至,虽也觉与礼不合,竟也未让人搀扶着永宁起来,只将手从卢夫人的手中抽出,轻轻地拍了拍永宁搭在榻边的手背,说道:“为父尚记得,你在往日里的那些传奇话本中,曾写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的诗句,如今想来,为父竟觉从容……回望此生,无论于公、于私,皆是有憾,无悔……永宁我儿,来日亦当如是哉”
永宁根本就没能意会房玄龄所言为何,一字一字穿耳而过,只是习惯性地用力点头附和着。
“你自小颖慧,虽性情清冷淡薄了些,却于大是大非之间,极得分寸……只是来日需谨记,为**、为人母之本分所在,毋以母族为念,于国利者,便损一家,亦当为之……需以事论情,不可以情论事,需以是非论对错,不可以远近论对错……”房玄龄倾尽此生最后的心力,一字一句的教导,话虽是说与永宁听的,可是他的目光却始终定在李治身上。
自始自终,房玄龄都不曾与李治对过一言,便仿佛李治根本不在此地一般,只当着是在教导女儿,便仿佛女儿并非皇室妃嫔一般……永宁早已泣不成声,而李治眼中强着的泪水也终是克制不住地落了下来。
“为父自知,我儿非凡,可此生既为我房氏女,便当顾此生之念,惟盼尔能断念前尘,以眼前为珍……”房玄龄轻轻缓缓的最后一言,却是握紧了永宁的手,只余四字:“惟愿……盛唐……”
那渐渐松开的手指,带给永宁的却是无尽的悲哀,她下意识地反握了回去,那曾经被她视为依靠的手掌,却再也没有了支撑她的力量,她原先强忍着的哭声,此刻再也抑制不住,悲呜着扑到了已经没有了气息的房玄龄怀中,再也顾忌不到任何人、任何事……
李治站着的位置,倒是正好扶住了昏厥过去的卢夫人,房遗直将母亲接过去之后,便哽咽着声音请李治与永宁于外堂稍歇。李治也知道下面的一些事,是不适合永宁这个已经出嫁的女儿在场的,可是任他与房遗直怎么劝说,永宁都仿佛完听不到他们的声音一般,只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之中不能自拔。无奈之下,李治只得轻揉着她颈后的**道,使她浅眠,方能抱了她离开。
他们夫妻也并没有再留在房家,给本就忙乱成一团的房家添乱,径自回宫。于房玄龄的身后事,李治也是有很多方面都要考虑,有很多事情需要安排,更别提现在还有一个刚刚生产完的永宁需要他照顾,一时之间这紫宸殿也是忙成了一团。
李琮虽然平日里极是惧怕房玄龄的严厉,可是他自幼便早慧懂事,也明白房玄龄的严厉是为了他好,而且学问之外的事情,房玄龄却也是极好说话的,那份**宠之心他也一样能感觉的到,再加上他虽年纪不大,却在永宁的帝王心术教育下,已经在隐约间多少明白了些房玄龄的存在,对于房家,对于永宁,对于他,意义非凡……外祖父的逝去,他悲伤之余,也有种失去了一座强而有力的靠山的感觉。
房玄龄的突然病逝,朝中之人有喜有悲。原先在李治面前力挺永宁上位,不遗余力地推捧李琮的一些官员,此时都又悄悄地掩旗熄鼓,观望了起来。可是当李治将房玄龄的谥号定为“文昭”,并且配享太庙,又亲命褚遂良为房玄龄撰写碑文,论其功赏……那些墙头草才又对房家热络了起来。
这封奏疏,想来应该是房玄龄早便备下的,笔力之间并不见疲软无力之态,反倒于行文之间,透着几分疏阔大气,一副欣喜蔚然之姿。
看着房玄龄亲笔所书的“恩遇两代明主”几字,李治只觉眼眶酸涩,当初房玄龄与李世民相遇于渭水之畔,于他是得遇明主,可是于李世民、于李唐皇朝,又何尝不是收获了一代良相贤臣?
只这么几个字,却不免让李治于脑中闪现出了房玄龄这一生的功绩,手中这短短一篇文字,他竟是再看不下去,只仰头望天,强忍下了已隐于眼中的清泪,挥挥手嘱咐房遗直先回府中安排,他与永宁随后便到……
永宁早在消息传来之时,便已有了不祥的预感,早便不顾身边服侍众人的劝阻,打叠起精神更衣梳洗,做好了出门准备。可是即使已经在不停地做着心理准备,可是等到李治眼圈微红地走进殿来之时,她还是只觉得浑身发软,竟是连站都站不稳当了。
李治急行了两步,亲自扶着永宁靠在了怀中,低声说道:“房相……岳父,这次怕是不好了,我们一起去……去见见……”永宁心头一空,竟是不能反应,只任由李治拥着她前行。
李琮与沁华此时也都得到了消息,赶到了紫宸殿,只是虽然那是他们的亲外祖父,那样的场合却也不是这些尚在稚龄的皇子和公主适合出现的。李治拍了拍李琮的肩膀,完把他当成可以信任的成人般对待,将紫宸殿和沁华、李钰都交给了他照看,又宽慰了他几句,才带着永宁上了车辇。
房家在房遗直回来后,便已经做好了接驾的准备,只是房玄龄正值最后的回光返照之期,子嗣亲眷都聚在跟前,本来被安排来接驾的房遗**竟是理也未理此事,径自跪在房玄龄门外,无声腔哀泣。
待李治带着永宁匆匆而至之时,门前竟是无人迎候。李治此时又哪里还会去挑房家的理儿,永宁也就更顾不得这些,只一路急行着直奔房玄龄的居室而去。
除了远在韩地未返的房永安不曾在场之外,房玄龄的几位子女都已到场,诸多孙辈也跪在榻前,无声而泣。卢夫人与房玄龄少年夫妻,虽年岁相差甚大,可是却几十年恩**逾常,此时只坐在榻边,握着房玄龄的手,怎么也不肯离开。房玄龄脸色此时看来倒是极为红润,与房遗直说话的声音虽小,可是却也字句清晰,若非有太医断言的“回光返照”几字在,怕是任谁都不会想到他已经命在旦夕。
永宁进屋之后,眼中除了房玄龄就再没看见旁人,在李治的搀扶下跌跌撞撞地穿过人群跪坐在了房玄龄的榻前。以永宁如今的身份,此等作为自然是不相宜的,可是李治却只是满眼疼惜地站在她身后,半弯着腰轻抚着她的背脊,并无阻止之意。而其他人也于此刻才方反应过来,李治来了……
李治只摆了摆手,轻声免礼,只将注意力都放在了房玄龄与永宁身上。
永宁此刻除了哭泣,似乎已经没有了别的能力,她虽也勉力想撑出一个笑容,却嘴角僵硬地怎么也不能成功。房玄龄本以为是没机会与永宁见上这最后一面的,心里虽多少也有些期盼,但是却总觉得是奢望,待此时李治陪着永宁亲至,虽也觉与礼不合,竟也未让人搀扶着永宁起来,只将手从卢夫人的手中抽出,轻轻地拍了拍永宁搭在榻边的手背,说道:“为父尚记得,你在往日里的那些传奇话本中,曾写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的诗句,如今想来,为父竟觉从容……回望此生,无论于公、于私,皆是有憾,无悔……永宁我儿,来日亦当如是哉”
永宁根本就没能意会房玄龄所言为何,一字一字穿耳而过,只是习惯性地用力点头附和着。
“你自小颖慧,虽性情清冷淡薄了些,却于大是大非之间,极得分寸……只是来日需谨记,为**、为人母之本分所在,毋以母族为念,于国利者,便损一家,亦当为之……需以事论情,不可以情论事,需以是非论对错,不可以远近论对错……”房玄龄倾尽此生最后的心力,一字一句的教导,话虽是说与永宁听的,可是他的目光却始终定在李治身上。
自始自终,房玄龄都不曾与李治对过一言,便仿佛李治根本不在此地一般,只当着是在教导女儿,便仿佛女儿并非皇室妃嫔一般……永宁早已泣不成声,而李治眼中强着的泪水也终是克制不住地落了下来。
“为父自知,我儿非凡,可此生既为我房氏女,便当顾此生之念,惟盼尔能断念前尘,以眼前为珍……”房玄龄轻轻缓缓的最后一言,却是握紧了永宁的手,只余四字:“惟愿……盛唐……”
那渐渐松开的手指,带给永宁的却是无尽的悲哀,她下意识地反握了回去,那曾经被她视为依靠的手掌,却再也没有了支撑她的力量,她原先强忍着的哭声,此刻再也抑制不住,悲呜着扑到了已经没有了气息的房玄龄怀中,再也顾忌不到任何人、任何事……
李治站着的位置,倒是正好扶住了昏厥过去的卢夫人,房遗直将母亲接过去之后,便哽咽着声音请李治与永宁于外堂稍歇。李治也知道下面的一些事,是不适合永宁这个已经出嫁的女儿在场的,可是任他与房遗直怎么劝说,永宁都仿佛完听不到他们的声音一般,只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之中不能自拔。无奈之下,李治只得轻揉着她颈后的**道,使她浅眠,方能抱了她离开。
他们夫妻也并没有再留在房家,给本就忙乱成一团的房家添乱,径自回宫。于房玄龄的身后事,李治也是有很多方面都要考虑,有很多事情需要安排,更别提现在还有一个刚刚生产完的永宁需要他照顾,一时之间这紫宸殿也是忙成了一团。
李琮虽然平日里极是惧怕房玄龄的严厉,可是他自幼便早慧懂事,也明白房玄龄的严厉是为了他好,而且学问之外的事情,房玄龄却也是极好说话的,那份**宠之心他也一样能感觉的到,再加上他虽年纪不大,却在永宁的帝王心术教育下,已经在隐约间多少明白了些房玄龄的存在,对于房家,对于永宁,对于他,意义非凡……外祖父的逝去,他悲伤之余,也有种失去了一座强而有力的靠山的感觉。
房玄龄的突然病逝,朝中之人有喜有悲。原先在李治面前力挺永宁上位,不遗余力地推捧李琮的一些官员,此时都又悄悄地掩旗熄鼓,观望了起来。可是当李治将房玄龄的谥号定为“文昭”,并且配享太庙,又亲命褚遂良为房玄龄撰写碑文,论其功赏……那些墙头草才又对房家热络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