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春闱
粗略地翻查了一下在朝常参官和一些刺史、团练使的档案,还有近年来未经批复即归档的官员奏章,郭炜有了不少新发现,也深刻地醒觉官僚主义就在身边、就在身上。
不过郭炜也没有心血来潮地马上就迁转那些新发现的“人才”,官僚主义固然是不好的,一定的制度规则却也还是要有所尊重。他只是先把这些人记入了小册子,等到吏部正常铨叙或者需要补缺的时候就会发挥作用了。
郭炜没有想到的是,第一个时机来得很早很适时。
显德七年的春闱在二月中正常举行,就在郭炜去视察金明池扩建工地和渔政水运司备选军士操练的同时,以中书舍人扈蒙知贡举,点取了十九个合格的进士。
就在东京南郊朱明门外的玉津园,郭炜仿唐代皇家在长安之曲江赐闻喜宴故事,在此设宴款待新科进士。宴席上除了通常的觥筹交错和即兴赋诗行酒令之外,还发生了两件不同寻常的事。
第一件事情,就是皇后赐诸进士家女眷琉璃镜一面,因为诸进士授官未定,镜台由其自备。
皇家赐礼,那是不管好用不好用、豪奢不豪奢,臣子都是应该隆重谢恩的,不过这次的赐品委实是新奇有趣,当郭炜命人展示样品给赴宴群臣赏玩的时候,在场的人都被琉璃镜那栩栩如生的效果震惊了。
毋庸置疑,匠师的手艺再怎么高超,铜镜制作得再怎么精妙,那也是难以达到这种毫发毕现的境界,而琉璃能够做此功用更是大家第一回见到,就算是西域那种晶莹剔透的琉璃也没见过可以制镜的,更别说中土习惯制造的那些形如珍玉的琉璃制品。
看到众人的反应,郭炜在表面上固然是不动声色,心中却是非常的得意。早在几年以前,郭炜就指派了军器监开发署的一个专业组专门负责光学琉璃的技术攻关,在经过了大量的材料配比和炉窑、搅拌、冷却等工艺流程的摸索之后,他们终于在显德六年的十月搞出来透光率和折射率比较合宜的产品,虽然用于打磨较厚的镜片时还会有偏光色散的毛病,用于制作一般的透光门窗和制镜却是完全没有问题。
郭炜随即引导他们用熔融的液态金属锡折腾出大块平板琉璃的浮法生产工艺,制作镜面、门窗透光材料和磨制镜片的原料成本迅速下降,除了非常精密的望远镜还在使用澄净透明水晶以外,光学实验终于能够可着劲地折腾棱镜和镜片了。
在军器监开发署的另一个专业组充分掌握了银镜反应之后,正式生产琉璃镜的全套资料就被转交给了工部,由工部的文思院进行日常生产,首批产品都供应了尚方、百司,这次给新科进士们的赐品已经是第二批的产品了。看着玉津园中群臣的惊异赞叹模样,郭炜就知道他的下一步推广已经不成问题。
若是说这第一件事情算皆大欢喜的话,那么第二件事情就差点让玉津园的这场新科宴不欢而散。
郭炜是不懂吟诗作赋的,不过几乎就没人去考究过他,他也没有在众人面前露过自己的短处。可是他毕竟来到这个世界有许多年了,出阁以后又有卢亿、王著和吕端这样的饱学宿儒教授学问,也和卢多逊这种俊才有过接触,所以郭炜对诗赋的鉴赏能力还是有的。
结果就在玉津园的宴会上,十九位新科进士即兴赋诗行酒令,郭炜立即发觉其中的个别人有滥竽充数的嫌疑。怕那些个别人只是缺乏捷思七步之才,想着他们或许在学问上另有长处,郭炜忍着没有当场发作,只是在宴会以后找来了翰林学士李昉和锦衣卫巡检司的韩微。
次日,早朝之后郭炜就留下了李昉,命人召集十九名新科进士到崇元殿复试,由自己出策论题目,李昉主试。
这一考就是半天,新科进士们神情各异地交了试卷,忐忑不安地等待着考官的批阅和皇帝的处断。
李昉当场批阅完所有的试卷,已经是快到黄昏时分了,郭炜收过李昉批改完毕的试卷翻了翻,一言不发地打发众人退出,自己转身就回到了广政殿。
广政殿外,韩微已经在东庑等候多时了,等到受召进殿的时候,就看见郭炜正默默地翻阅着面前的一沓卷纸。
“陛下,锦衣卫巡检司业已查明,知贡举扈蒙确曾受过同乡仇华的请托,至于在选举中是否徇私,臣却是不知,不敢妄言。”虽然郭炜对他很念旧情,一直不太计较他的礼数,韩微却还是恭谨有礼,进殿之后一丝不苟地行过全套礼数才开始慢条斯理地汇报。
郭炜点点头,果然如此……又将面前的那一沓试卷用手指搓了搓,让卷主的名字在眼前快速闪过,很快就挑出来一张试卷:“嗯,就是这个仇华了,李学士的判卷之词也是说得很严厉,那么徇私舞弊之事定然是有的。”
“德强,锦衣卫巡检司做得很不错,想不想换到枢密院去?”在对扈蒙和新科进士们下了结论之后,郭炜褒奖了韩微一句,又问起了他的个人志愿。
粗略地翻查了一下在朝常参官和一些刺史、团练使的档案,还有近年来未经批复即归档的官员奏章,郭炜有了不少新发现,也深刻地醒觉官僚主义就在身边、就在身上。
不过郭炜也没有心血来潮地马上就迁转那些新发现的“人才”,官僚主义固然是不好的,一定的制度规则却也还是要有所尊重。他只是先把这些人记入了小册子,等到吏部正常铨叙或者需要补缺的时候就会发挥作用了。
郭炜没有想到的是,第一个时机来得很早很适时。
显德七年的春闱在二月中正常举行,就在郭炜去视察金明池扩建工地和渔政水运司备选军士操练的同时,以中书舍人扈蒙知贡举,点取了十九个合格的进士。
就在东京南郊朱明门外的玉津园,郭炜仿唐代皇家在长安之曲江赐闻喜宴故事,在此设宴款待新科进士。宴席上除了通常的觥筹交错和即兴赋诗行酒令之外,还发生了两件不同寻常的事。
第一件事情,就是皇后赐诸进士家女眷琉璃镜一面,因为诸进士授官未定,镜台由其自备。
皇家赐礼,那是不管好用不好用、豪奢不豪奢,臣子都是应该隆重谢恩的,不过这次的赐品委实是新奇有趣,当郭炜命人展示样品给赴宴群臣赏玩的时候,在场的人都被琉璃镜那栩栩如生的效果震惊了。
毋庸置疑,匠师的手艺再怎么高超,铜镜制作得再怎么精妙,那也是难以达到这种毫发毕现的境界,而琉璃能够做此功用更是大家第一回见到,就算是西域那种晶莹剔透的琉璃也没见过可以制镜的,更别说中土习惯制造的那些形如珍玉的琉璃制品。
看到众人的反应,郭炜在表面上固然是不动声色,心中却是非常的得意。早在几年以前,郭炜就指派了军器监开发署的一个专业组专门负责光学琉璃的技术攻关,在经过了大量的材料配比和炉窑、搅拌、冷却等工艺流程的摸索之后,他们终于在显德六年的十月搞出来透光率和折射率比较合宜的产品,虽然用于打磨较厚的镜片时还会有偏光色散的毛病,用于制作一般的透光门窗和制镜却是完全没有问题。
郭炜随即引导他们用熔融的液态金属锡折腾出大块平板琉璃的浮法生产工艺,制作镜面、门窗透光材料和磨制镜片的原料成本迅速下降,除了非常精密的望远镜还在使用澄净透明水晶以外,光学实验终于能够可着劲地折腾棱镜和镜片了。
在军器监开发署的另一个专业组充分掌握了银镜反应之后,正式生产琉璃镜的全套资料就被转交给了工部,由工部的文思院进行日常生产,首批产品都供应了尚方、百司,这次给新科进士们的赐品已经是第二批的产品了。看着玉津园中群臣的惊异赞叹模样,郭炜就知道他的下一步推广已经不成问题。
若是说这第一件事情算皆大欢喜的话,那么第二件事情就差点让玉津园的这场新科宴不欢而散。
郭炜是不懂吟诗作赋的,不过几乎就没人去考究过他,他也没有在众人面前露过自己的短处。可是他毕竟来到这个世界有许多年了,出阁以后又有卢亿、王著和吕端这样的饱学宿儒教授学问,也和卢多逊这种俊才有过接触,所以郭炜对诗赋的鉴赏能力还是有的。
结果就在玉津园的宴会上,十九位新科进士即兴赋诗行酒令,郭炜立即发觉其中的个别人有滥竽充数的嫌疑。怕那些个别人只是缺乏捷思七步之才,想着他们或许在学问上另有长处,郭炜忍着没有当场发作,只是在宴会以后找来了翰林学士李昉和锦衣卫巡检司的韩微。
次日,早朝之后郭炜就留下了李昉,命人召集十九名新科进士到崇元殿复试,由自己出策论题目,李昉主试。
这一考就是半天,新科进士们神情各异地交了试卷,忐忑不安地等待着考官的批阅和皇帝的处断。
李昉当场批阅完所有的试卷,已经是快到黄昏时分了,郭炜收过李昉批改完毕的试卷翻了翻,一言不发地打发众人退出,自己转身就回到了广政殿。
广政殿外,韩微已经在东庑等候多时了,等到受召进殿的时候,就看见郭炜正默默地翻阅着面前的一沓卷纸。
“陛下,锦衣卫巡检司业已查明,知贡举扈蒙确曾受过同乡仇华的请托,至于在选举中是否徇私,臣却是不知,不敢妄言。”虽然郭炜对他很念旧情,一直不太计较他的礼数,韩微却还是恭谨有礼,进殿之后一丝不苟地行过全套礼数才开始慢条斯理地汇报。
郭炜点点头,果然如此……又将面前的那一沓试卷用手指搓了搓,让卷主的名字在眼前快速闪过,很快就挑出来一张试卷:“嗯,就是这个仇华了,李学士的判卷之词也是说得很严厉,那么徇私舞弊之事定然是有的。”
“德强,锦衣卫巡检司做得很不错,想不想换到枢密院去?”在对扈蒙和新科进士们下了结论之后,郭炜褒奖了韩微一句,又问起了他的个人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