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怀恩遇刺后坠马致全身瘫痪,是以整个身体开始萎缩,脏器衰竭,寒冬将至,他便承受不住,已然病得不行。

    他一天到晚的咳嗽,御医们担心他平躺着咳嗽会背过气去,现在他连睡觉都是斜靠在厚厚的锦被上。

    对于此,祝北辰深感内疚,他虽极度渴望皇位,甚至做出一些极端,违背伦理道德的事情,却在看到父皇身陷病痛折磨的时候,生出了后悔。

    到底是生身父亲,祝北辰仿佛是自我谴责,每日无论朝政之事有多繁忙,总是会抽出时间来看望父皇。

    当时,祝怀恩遇刺一事始终没有查出真凶,没多久,祝北辰就起兵谋逆篡位,追查凶手之事也就不了了之。

    祝怀恩早先怀疑过先太子,祝北冥是不是迫不及待想要登上皇位所以弑父?后来,他想清楚了究竟是谁,毕竟,最后的赢家只有祝北辰,从他继位以后再也没有追查真凶就可看出,谋刺一事定然与他有关。

    然事已至此,祝怀恩还能杀了他泄愤不成,况且已没有了能力,最重要的是,自己只有他一个儿子了,燕国的江山还需他来继承。

    帝王家的父子亲情让人感到扭曲,祝怀恩明明清楚害得自己今日下场的人就是面前的儿子,但他的心里既恨他又爱他。

    能从一个庶子弑兄,逼宫,篡位,其中任何一步走错就是万劫不复,天时地利人和无不占尽,缺一不可,然而他成功了,足以证明他的谋略和胆识,要扛起燕国的重担,一定要是最有能耐的人,祝北辰便是那个最有能耐的人,因此,祝怀恩选择原谅,他用沙哑的声音艰难对他说:“好好治理燕国,朕不恨你了。”

    正在为父皇喂食汤药的祝北辰听到这句话,原本以为他是在说不恨自己篡夺了皇位,可定睛一看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瞬间明白过来,他是在指他的病痛是由自己造成。

    终归当了十数年的皇帝,若没些心计也坐不稳这个位置,其实父皇心里什么都明白,突然,祝北辰落下泪来,心中的内疚无以复加,他跪到他面前。“父皇,儿臣愿以性命守护我大燕。”

    祝北辰立志壮大燕国,也不懈的努力着,希望燕国能回到以往的强盛,宁州十城赋税归于蜀国是祝怀恩迫于无奈下的决定,成为了插在他心头的一根刺,祝北辰也知道这根刺令父皇终日难安,如果能拿回宁州十城赋税,相信父皇会很开心。

    当然,祝北辰很难相信蜀国皇帝会真的愿意将宁州十城赋税归还,多日后,他遣去的使臣已经到达蜀国。

    陈彦心里清楚使臣的来意,祝北辰是定然不会相信自己会拿宁州十城赋税换吴颖母女俩安危的,他派使臣无疑是带着国书前来试探。

    陈彦已打定主意要换回吴颖母女以解安悦困境,好让安悦不受任何牵制,可此事关系重大,陈彦深知无法瞒过众臣,索性在朝堂之上接见了燕国使臣。

    一番寒暄后,燕国使臣拿出国书奉上。“蜀国陛下,贵国与敝国永结秦晋之好,敝国君主对蜀国陛下也是十分敬重和信任,因此特意遣微臣于贵国递交归还敝国宁州十城赋税的国书,以全两国交好之心。”

    声音一落,朝堂沸腾,纷纷诧异皆认为不妥,实则就是不干,说白了,到了嘴里的肥肉为何还要还给别人?

    最先站出来阻止的是陈彦的胞弟靖王陈焕。“陛下,臣认为此事不妥,宁州十城赋税是燕国太上皇许给我蜀国的承诺,不能说因为两国结了姻亲就归还的道理,还望陛下三思。”

    “臣附议。”丞相常宁说得更加直白。“当初为了帮燕国击退越国,我蜀国有多少将士失去了性命,燕国以宁州十城赋税抚恤我蜀国死去的将士,实在是理所应当。”

    两个位高权重的人说完,一班官员跪地附和。“望陛下三思。”

    燕国使臣看这架势,心道果然是假,殊不知陈彦面对反对的众臣却说道:“朕正是经过了深思熟虑才有此决定。”

    众臣大惑,工部尚书庄河站出来说道:“臣明白陛下苦心,近来,燕国发生民乱,流寇四起,燕国派兵平定耗费巨甚,燕国百姓为此生活疾苦,若长久下去,燕国衰败,到时候越国定会再次进犯燕国,燕国内忧外患实难抵挡,所谓唇亡齿寒,陛下归还宁州十城赋税于燕国不仅是尽了两国邦交之谊,同时也是为了牵制越国,使我蜀国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