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聿键有澄清玉宇之志,也有悲天悯人之胸怀,这也是刘孔昭甘愿为其驱策的原因。

    在刘孔昭的眼里,生性刻薄寡恩猜忌无度的崇祯远远不能和朱聿键相比,好色无耻的福王朱由崧和唐王朱由崧相比更是一个废物。

    若说能有中兴大明扫清天下者,除了唐王朱由崧刘孔昭再也找不到他人。

    思虑再三,刘孔昭还是决定把三皇子朱慈炯活着的消息暂时隐瞒下来。因为他知道唐王朱聿键虽然有争天下之心,却并非没有底限。若是知道三皇子活着,很可能会熄了雄心壮志,他做不出杀害三皇子那样的事情。

    所以有些事为臣下的没必要事事都禀告,有些脏活也不应该让君上知道。刘孔昭决定三皇子这件事情一直隐瞒着朱聿键,这样大家都好。

    不过朱聿键可以隐瞒,有些人却无法隐瞒,比如现在合伙的郑家。刘孔昭是兵败之后乘船逃出来的,本身已经没有多少实力,有些事情不得不借助郑家的力量去做。

    现在郑家在杭州的是郑芝龙五弟郑芝豹,拥立唐王朱聿键继统这么大的事情,郑芝龙不敢假手他人,派出了自己的亲弟弟来杭州,负责和刘孔昭接洽。

    拜见了朱聿键之后,刘孔昭连夜赶往城外,见到了宿在海船上的郑芝豹,说了三皇子的事情。

    “三皇子现在是唐王登基最大的障碍,他活着咱们的大事便根本无法施展。”刘孔昭神色严肃道。

    “诚意伯的意思是?”郑芝豹微眯着眼睛,冷声问道。

    “杀了三皇子朱慈炯,一来为唐王扫清障碍,再就是打击病重的崇祯,使其早日驾崩。”刘孔昭阴沉沉的说道。崇祯现在已经病卧床塌,他唯一的希望便在儿子朱慈炯身上,可以想象一旦朱慈炯死亡的消息传来,崇祯绝对受不了如此的打击,而唐王正可以趁机运作,获得登基继统的先机。

    “我得赴南京负责联络朝中大臣,为唐王登基造势,刺杀三皇子的事情,便只能由郑将军您负责,不过您放心,我会派人打听到三皇子的行踪,然后通知你。”

    郑芝豹点点头,“我临来的时候我大哥吩咐过我,一切听从诚意伯的吩咐。郑家别的没有,心腹死士多得很。”

    “不过这件事务必做的隐秘,不能暴露出是咱们所为,更不能和唐王有任何牵连,这点郑将军务必得知。”刘孔昭嘱咐道。

    “诚意伯放心,郑家别的没有,有的是银子,有银子自然能找到干脏活的人,我不会用郑家的人动手,事情牵连不到咱们身上。”郑芝豹保证道。

    一场针对皇位的阴谋在暗中酝酿着,而南京皇宫里的崇祯却对这一切一无所知。这些天来他病事沉重,每天只有三四个时辰清醒。在这三四个时辰里,他更关注九江的战事,还有就是三皇子的消息。

    九江战事关系着大明江山存亡,三皇子更是干系着皇位继承,这些对崇祯来说是最重要的事情。其他事情他再也没有精力批阅,一律交由内阁及六部官员处理。好在大明发展了两百多年,只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哪怕皇帝不理任何朝政,朝堂也能正常运转。

    在首辅史可法,次辅钱谦益,以及内阁大学士王铎等人倾力运作下,朝廷事情均得到了妥善处理。正值九江大战朝廷存亡之时,南京朝堂难得的平静了许多,在各位大佬的通力协作下,朝廷事务正常运行,便是争吵也少了许多。征兵征饷,粮食物质源源不断运往九江前线,供应正在和流贼决战的大军。

    唯一不和谐的事情便是朝廷上立储之事。崇祯病重,国家自然不能没有储君,立储之事理所当然,自从右佥都御史杨文骢率先上书议立皇储之后,便有朝臣们争先抢后的上书立储之事,然而让群臣们不安的事,立储的奏疏递到宫中之后,一律留中不发,崇祯对此全无回应。

    对崇祯的心思,群臣们自然能够猜得出来,无外乎不愿把皇位传给外人罢了。可是崇祯的三位皇子毫无下落,恐怕早已死在乱军之中,而现在又生不出儿子来,不传位外人又能如何?难道还想再生个儿子不成,也不看看自己身体什么样子!

    立储之事关系着大明帝国前途,更干系着朝臣个人前程,一旦自己拥立的藩王继承皇位,一个拥立之功是跑不了的,等新帝登基后按功行赏,从此自然飞黄腾达,这也是朝臣们热衷此事的最大原因。

    崇祯躲在宫中保持沉默,群臣们自然不愿放过他,哪怕崇祯不回应,议立储君的奏疏还是如同雪片一般送入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