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竹牍时代,为了节省地方,节省重量,古人书写的文章尽量追求简单,但现在有了纸笔,春秋人已经可以把事情记录的很详尽。比如这份传达给国君的这副卷轴上,不仅详细记录了赵武所建立的警察部队的体制,而且也详细记录了赵武所采取的划片区负责制,以及赵武所规定的警察的职责与权限——这一切不过是照搬了现代警察体制,却让春秋人叹为观止。
韩厥不好意思狠狠赞扬赵武,他扫过国内的司法变革情况,接着,看到荀罂叙述的国内经济状况、农业生产,而后将卷轴递还给国君,闭着眼睛想了一会儿,开口问国君:“君上,你猜这副卷轴是谁书写的?”
国君没想到韩厥会问这个问题,他展开文卷看了一眼,摸不着头脑的反问:“这是荀副帅派人传递过来的,应该是他的书记官记录的吧?”
书记官这个职位也是新出现的。因为赵武性子懒,取得一定地位后,他便不再亲自动手书写文书,而让自己的手下代为书写,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掩饰自己对春秋文字的笨拙,没想到却让人高深莫测的以为赵武在炫耀自己的家族历史——因为在春秋时代,一个家族是否悠久,全看这个家族在简牍时代,能培养出多少有用的人才。
韩厥指点着国君手上的书卷,解释说:“这卷文书的书写风格明显带有赵氏的风格——我当然不是说这书卷中出现了许多新词,而这些新词是由小武最先说出来的,我说得是这种记录文字的方式:每段文字的抬头总是空两个格,整篇文章分布不同的段落,每个段落讲述一个意思或者一件事。
这种记录方式是赵城学堂里教授的,它确实利于阅读。你如,如此大段的记录,你我刚才看下来,竟然毫不吃力。”
国君听到韩厥解释,低头看了看手中的文卷,稍稍回想了一下,反问:“韩伯想说明什么——我细想了一下,果然如此,以前阅读竹牍,每一片竹简上都写的密密麻麻。后来阅读纸卷,习惯了这种文书分段、每段有空行、抬头空两个格的书写方式,倒没有像韩伯这样观察细微。”
韩厥点点头:“问题就在这里,这大段的记述,其中包含许多新词,能把这些词全部认识全,非得有十数年的刻苦学习不可,但现在,连智伯府上都用上了这样的书记官,这说明赵城学宫教授的幼子都出仕了——那座学宫掌握一种快速培养诀窍,能在两三年里,批量培养出大量人才,这种识字速度,实在令人惊讶。”
国君马上称赞韩伯:“韩伯贤能啊,我只看到小武哥做事的本领,韩伯却能看到小武哥真正的长处,不错,连年战争,百姓困顿不堪,各地封臣疲于应付,小武哥却默默教出了这样一批人才。小武的功劳在于‘文’,在于这些不起眼的琐事上,这‘教化之功’,于晋国功莫大焉。”
韩伯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中国字是象形文字,它的发音与字意必须面对面口口传授,所以在文化传承上,能够识字已经是了不得的人才。比赵武稍后的孔夫子穷其一生,只不过教出七十二名弟子,就被别人誉为“万世师表”。而小武现在是批量化生产识字的人才,这在没有教书经验、知识只能单对单口授的春秋时代,显然是令人震惊的创举。
看到国君明白了自己的意思,韩厥很兴奋,继续说:“我晋国与楚国的争斗还很漫长,今后我们与楚国的争斗不仅限于军事上,还要比赛两国的国力,比赛两国的经济状况……
如今看到小武教授出这样一批人才,我韩厥还能有什么遗憾?他楚国今后还怎么与我们争?这场战争耗得时间越长,我晋国出的人才越多,我们的国力也越发雄厚,楚国又怎能争得过我们?
小武子这么做,这是在奠定百年后晋国的霸主地位。想我韩厥当初庇护赵氏孤儿,后人记录小武子的成就时,不免要提到我韩氏的庇护,我韩氏还有什么遗憾?”
韩厥说漏嘴了,他说着说着,言语中只提自己的家族,没有提国家与国君。
这显然是封建人的一种自我意识,他对面的国君没有意识到老狐狸在吐露心声,悼公脑海里只是突然闪动了一下,想起赵武的经历,他想到今后人们提到赵武,不免要提及他父兄当初种下的恶果……那么,历史该怎么记述他的父兄呢?
悼公扬了扬书卷,若有所思的说:“当初赵衰、赵盾父子替我晋国立下了法律制度、军事制度,赵氏擅长制定制度让人执行,这是赵氏的优势。
今日看到小武哥的作为,我琢磨着,如今警察制度已经确立,别人跟着执行也不会有什么大纰漏,但国内的农业生产情况实在令人忧心,国人已经疲乏不堪了,而赵氏在经营之道上,显然也很擅长,不如让赵氏转而担任大司农,或者市司官(相当于商业部部长),元帅认为如何?”
韩厥点了点头:“小武子的能力不成问题,我早打算今后让他遍历三衙,熟悉各个官职的权限与职责。这大司农的位置早晚是他的,我也有意让小武经历一番。但现在不行,我们的巡警制度刚刚建立,在运行中还会出现很多问题,我准备让小武担任三年少司寇,再转任其他的职务。”
国君皱了一下眉头:“元帅,但是国中现在的情况,还能坚持三年吗?”
韩厥指点着队伍中魏绛的身影,提议:“(魏)绛也不错!魏氏百余年钻研甲士技术与农耕技术……(魏)绛的外交才能与商业眼光,受到兄长魏相的熏陶,这大司农的位置,我打算让魏绛担任。”
韩厥停顿了一下,补充说:“魏绛与小武的关系也不错,他的文才不下于吕相,让小武子给他提点一下,也能制定出一套制度来。”
韩厥不好意思狠狠赞扬赵武,他扫过国内的司法变革情况,接着,看到荀罂叙述的国内经济状况、农业生产,而后将卷轴递还给国君,闭着眼睛想了一会儿,开口问国君:“君上,你猜这副卷轴是谁书写的?”
国君没想到韩厥会问这个问题,他展开文卷看了一眼,摸不着头脑的反问:“这是荀副帅派人传递过来的,应该是他的书记官记录的吧?”
书记官这个职位也是新出现的。因为赵武性子懒,取得一定地位后,他便不再亲自动手书写文书,而让自己的手下代为书写,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掩饰自己对春秋文字的笨拙,没想到却让人高深莫测的以为赵武在炫耀自己的家族历史——因为在春秋时代,一个家族是否悠久,全看这个家族在简牍时代,能培养出多少有用的人才。
韩厥指点着国君手上的书卷,解释说:“这卷文书的书写风格明显带有赵氏的风格——我当然不是说这书卷中出现了许多新词,而这些新词是由小武最先说出来的,我说得是这种记录文字的方式:每段文字的抬头总是空两个格,整篇文章分布不同的段落,每个段落讲述一个意思或者一件事。
这种记录方式是赵城学堂里教授的,它确实利于阅读。你如,如此大段的记录,你我刚才看下来,竟然毫不吃力。”
国君听到韩厥解释,低头看了看手中的文卷,稍稍回想了一下,反问:“韩伯想说明什么——我细想了一下,果然如此,以前阅读竹牍,每一片竹简上都写的密密麻麻。后来阅读纸卷,习惯了这种文书分段、每段有空行、抬头空两个格的书写方式,倒没有像韩伯这样观察细微。”
韩厥点点头:“问题就在这里,这大段的记述,其中包含许多新词,能把这些词全部认识全,非得有十数年的刻苦学习不可,但现在,连智伯府上都用上了这样的书记官,这说明赵城学宫教授的幼子都出仕了——那座学宫掌握一种快速培养诀窍,能在两三年里,批量培养出大量人才,这种识字速度,实在令人惊讶。”
国君马上称赞韩伯:“韩伯贤能啊,我只看到小武哥做事的本领,韩伯却能看到小武哥真正的长处,不错,连年战争,百姓困顿不堪,各地封臣疲于应付,小武哥却默默教出了这样一批人才。小武的功劳在于‘文’,在于这些不起眼的琐事上,这‘教化之功’,于晋国功莫大焉。”
韩伯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中国字是象形文字,它的发音与字意必须面对面口口传授,所以在文化传承上,能够识字已经是了不得的人才。比赵武稍后的孔夫子穷其一生,只不过教出七十二名弟子,就被别人誉为“万世师表”。而小武现在是批量化生产识字的人才,这在没有教书经验、知识只能单对单口授的春秋时代,显然是令人震惊的创举。
看到国君明白了自己的意思,韩厥很兴奋,继续说:“我晋国与楚国的争斗还很漫长,今后我们与楚国的争斗不仅限于军事上,还要比赛两国的国力,比赛两国的经济状况……
如今看到小武教授出这样一批人才,我韩厥还能有什么遗憾?他楚国今后还怎么与我们争?这场战争耗得时间越长,我晋国出的人才越多,我们的国力也越发雄厚,楚国又怎能争得过我们?
小武子这么做,这是在奠定百年后晋国的霸主地位。想我韩厥当初庇护赵氏孤儿,后人记录小武子的成就时,不免要提到我韩氏的庇护,我韩氏还有什么遗憾?”
韩厥说漏嘴了,他说着说着,言语中只提自己的家族,没有提国家与国君。
这显然是封建人的一种自我意识,他对面的国君没有意识到老狐狸在吐露心声,悼公脑海里只是突然闪动了一下,想起赵武的经历,他想到今后人们提到赵武,不免要提及他父兄当初种下的恶果……那么,历史该怎么记述他的父兄呢?
悼公扬了扬书卷,若有所思的说:“当初赵衰、赵盾父子替我晋国立下了法律制度、军事制度,赵氏擅长制定制度让人执行,这是赵氏的优势。
今日看到小武哥的作为,我琢磨着,如今警察制度已经确立,别人跟着执行也不会有什么大纰漏,但国内的农业生产情况实在令人忧心,国人已经疲乏不堪了,而赵氏在经营之道上,显然也很擅长,不如让赵氏转而担任大司农,或者市司官(相当于商业部部长),元帅认为如何?”
韩厥点了点头:“小武子的能力不成问题,我早打算今后让他遍历三衙,熟悉各个官职的权限与职责。这大司农的位置早晚是他的,我也有意让小武经历一番。但现在不行,我们的巡警制度刚刚建立,在运行中还会出现很多问题,我准备让小武担任三年少司寇,再转任其他的职务。”
国君皱了一下眉头:“元帅,但是国中现在的情况,还能坚持三年吗?”
韩厥指点着队伍中魏绛的身影,提议:“(魏)绛也不错!魏氏百余年钻研甲士技术与农耕技术……(魏)绛的外交才能与商业眼光,受到兄长魏相的熏陶,这大司农的位置,我打算让魏绛担任。”
韩厥停顿了一下,补充说:“魏绛与小武的关系也不错,他的文才不下于吕相,让小武子给他提点一下,也能制定出一套制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