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兼安葬完父亲,返回博野城的时候,正遇到晋军的传令官站在城门口,一遍又一遍地宣读晋军公告,博兼站在那里,站在昔日他父亲封地的门口,侧耳倾听传令官的声音。
“皇天为证,后土为鉴:昔日寡君先祖(晋)文公为天下之霸,凡此二百余年了。期间虽有(楚)庄公反复,楚共公争雄,然,时至今日,我晋国依旧是天下之霸。今日,霸之国第一执政,天下元帅,赵朔的儿子,赵盾的孙子,赵衰的重孙,赵氏当家家主代寡君在此发布谕令:
诗曰:锡之山川,土田附庸。王(周王)为天下共主,寡君为共主之‘伯者(管理诸侯的长官,即‘霸’)’。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尊王攘夷,为王所托付寡君的使命。博野之地,岂能游离于外。昔日代人屡犯我土,博野之人随夷狄而犯华夏,是可忍,孰不可忍?
今我奉王命而伐代,取博野之山川、土田、及附庸,以专统之。今诏告尔国人:自今之后,博野之人当服王化,永为附庸。诸野之人,世居尔土(指承认当地人的居住权),寡君世统尔民(承诺向当地人承担保护义务)。俾奉寡君号令,毋得违越。”
博兼站了一会儿,传令官把谕令连续宣布了数遍。安葬老领主回来的博野人,静静望着少年继承人。博兼深深吸了口气,低下头,进入博野城。
博野说是一座城市,不如说是一座大土丘。而把城市修建成土丘形,也是春秋通行的建筑风格,比如卫国的都城帝丘、曹国的都城陶丘、沈国的寝丘,以及鲁国城市禀丘、尼丘、闾丘,齐国城市贝丘、渠丘等等……而那些被称为“某丘”的城市,都是早期春秋国的都城,只是被灭国的早,还没来得及按春秋末期习俗改换城市名称。
博野就是这样一座丘城,它受到浓重的燕国影响,城市建筑格局几乎是山寨版、外加微缩版的临易城。整个城市建筑都是一层层叠放在一阶阶土丘之上,土丘最高处是城主府,接下来一层居住的是城主的女人——按规矩,这些女人归赵武所有了。赵武可以随意享用……但,被现代电视扬高了眼光,提高了品味的赵武,对这些成年累月不洗澡的土人妇女,压根没性趣。
土丘再下来一层,是城主男系亲眷,以及城主嫡系居住的地区……原本“诸侯之丘”还可以多修建几重,晋国正在修建的虒祁宫是六重丘,楚国与晋国比赛修建的章华台是五重丘,但章华台在占地面积上胜过了虒祁宫,丘数虽然少了一层,楚人心里也很平衡。
然而,博野毕竟是小地方,能修建三重丘已经很不错了。而燕国的临易也就是五重丘而已。所以,博野丘三层之下,就是平地了。博野当地重要人物都居住在平地,城市外围则像日本战国时期的城市一样,修建了一层木栅栏当做城墙——刚才,晋国传令官就是在木栅栏口宣读布告的,每一个进城的人都低着头,从传令官脚下的大门进入。
耳边渺渺地传颂着“俾奉寡君号令,毋得违越”的话语,博兼独自一人登上土丘的台阶,向顶处攀登,重走这条旧路,博兼心情复杂……但他没时间悲哀,他向上走,他的母亲与女性长辈们,正拎着包裹向下走。与博兼擦肩而过的时候,她们目无表情——春秋时女性地位低,博兼仍可做质子,这些女俘虏,则求为自由民而不可得。
博兼不敢悲哀,不敢停留,他忍住泪水,默默上行。
踏上第三层,还没进入大门,他就听到那细声细气,但轰雷电闪也掩盖不住的嗓音:“战争至上——按照战争法则,在我没有穿越棘门之前,战利品都归我处置……召唤女齐来。告诉他我很满意博野这座城市,让他以此地为治所,管辖我所占领的土地。
战争还没有结束,我还没有放下武器,所以博野现在归我支配,我要求把博野立刻变成我军的后勤补给基地,女齐抵达后,让他立刻安排春耕,秋天的时候,我要用博野之粮养活我的士兵。”
当这个声音响起的时候,所有喘气的都屏住呼吸——包括春天空中飞翔的鸟。
博兼听到这声音,立刻自觉地停住脚步,侧身而立。但他已经登上第三重丘了。这里无遮无拦,赵武从屋里望见博兼出现,立刻召唤:“兼,进来!”
博兼低眉顺眼走进,赵武开口:“我没有掠人妇孺的习惯……”
说到这里,赵武脸一红,赶紧补充:“除非是妇女也拿起武器冲我们士兵挥舞……所以,你父亲的家眷我还给你,下面你作为我的侍从,去颁布第二道命令——这是文告,拿去宣读。”
博兼跪接了文告,赵武又补充说:“做着这件事,意味着你已经正式成为我的侍从,你将获得一份俸禄。我家武士俸禄足够优厚,用这份俸禄供养你父亲的家眷,足足有余了。所以,别担心自己养不活她们。”
博兼默默离开丘顶,来到城门口展开文稿——由前任领主的儿子来宣读这份文稿,正合适。
“皇天在上,后土于下:博野之地即为我民,当从今年起履行庶民之义务。晋国执政府第一执政,依据寡君授予的权力,下令博野之民自今日起,支付军赋。
谕令:博野之地,五丁抽一。凡被选中的丁壮,今年本家无需缴纳赋税。依律:从军者除免于赋税外,尚享受相应薪酬,缴获物则三成归己,他人不得从中抽取任何费用。
(晋国)军制:车士享受十亩之地出产的供养;骑士为八亩;武士五亩;徒步步卒两亩。凡达到晋国士卒标准的博野之民,依所达到的品级,享受相应供养。然,地有不同,晋国十亩地的出产,用博野之地的出产度量,事出不公。为此,特规定:十亩之地供奉,等同禄米十五石;两亩之地供养,等同禄米三石。以此类推。”
“皇天为证,后土为鉴:昔日寡君先祖(晋)文公为天下之霸,凡此二百余年了。期间虽有(楚)庄公反复,楚共公争雄,然,时至今日,我晋国依旧是天下之霸。今日,霸之国第一执政,天下元帅,赵朔的儿子,赵盾的孙子,赵衰的重孙,赵氏当家家主代寡君在此发布谕令:
诗曰:锡之山川,土田附庸。王(周王)为天下共主,寡君为共主之‘伯者(管理诸侯的长官,即‘霸’)’。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尊王攘夷,为王所托付寡君的使命。博野之地,岂能游离于外。昔日代人屡犯我土,博野之人随夷狄而犯华夏,是可忍,孰不可忍?
今我奉王命而伐代,取博野之山川、土田、及附庸,以专统之。今诏告尔国人:自今之后,博野之人当服王化,永为附庸。诸野之人,世居尔土(指承认当地人的居住权),寡君世统尔民(承诺向当地人承担保护义务)。俾奉寡君号令,毋得违越。”
博兼站了一会儿,传令官把谕令连续宣布了数遍。安葬老领主回来的博野人,静静望着少年继承人。博兼深深吸了口气,低下头,进入博野城。
博野说是一座城市,不如说是一座大土丘。而把城市修建成土丘形,也是春秋通行的建筑风格,比如卫国的都城帝丘、曹国的都城陶丘、沈国的寝丘,以及鲁国城市禀丘、尼丘、闾丘,齐国城市贝丘、渠丘等等……而那些被称为“某丘”的城市,都是早期春秋国的都城,只是被灭国的早,还没来得及按春秋末期习俗改换城市名称。
博野就是这样一座丘城,它受到浓重的燕国影响,城市建筑格局几乎是山寨版、外加微缩版的临易城。整个城市建筑都是一层层叠放在一阶阶土丘之上,土丘最高处是城主府,接下来一层居住的是城主的女人——按规矩,这些女人归赵武所有了。赵武可以随意享用……但,被现代电视扬高了眼光,提高了品味的赵武,对这些成年累月不洗澡的土人妇女,压根没性趣。
土丘再下来一层,是城主男系亲眷,以及城主嫡系居住的地区……原本“诸侯之丘”还可以多修建几重,晋国正在修建的虒祁宫是六重丘,楚国与晋国比赛修建的章华台是五重丘,但章华台在占地面积上胜过了虒祁宫,丘数虽然少了一层,楚人心里也很平衡。
然而,博野毕竟是小地方,能修建三重丘已经很不错了。而燕国的临易也就是五重丘而已。所以,博野丘三层之下,就是平地了。博野当地重要人物都居住在平地,城市外围则像日本战国时期的城市一样,修建了一层木栅栏当做城墙——刚才,晋国传令官就是在木栅栏口宣读布告的,每一个进城的人都低着头,从传令官脚下的大门进入。
耳边渺渺地传颂着“俾奉寡君号令,毋得违越”的话语,博兼独自一人登上土丘的台阶,向顶处攀登,重走这条旧路,博兼心情复杂……但他没时间悲哀,他向上走,他的母亲与女性长辈们,正拎着包裹向下走。与博兼擦肩而过的时候,她们目无表情——春秋时女性地位低,博兼仍可做质子,这些女俘虏,则求为自由民而不可得。
博兼不敢悲哀,不敢停留,他忍住泪水,默默上行。
踏上第三层,还没进入大门,他就听到那细声细气,但轰雷电闪也掩盖不住的嗓音:“战争至上——按照战争法则,在我没有穿越棘门之前,战利品都归我处置……召唤女齐来。告诉他我很满意博野这座城市,让他以此地为治所,管辖我所占领的土地。
战争还没有结束,我还没有放下武器,所以博野现在归我支配,我要求把博野立刻变成我军的后勤补给基地,女齐抵达后,让他立刻安排春耕,秋天的时候,我要用博野之粮养活我的士兵。”
当这个声音响起的时候,所有喘气的都屏住呼吸——包括春天空中飞翔的鸟。
博兼听到这声音,立刻自觉地停住脚步,侧身而立。但他已经登上第三重丘了。这里无遮无拦,赵武从屋里望见博兼出现,立刻召唤:“兼,进来!”
博兼低眉顺眼走进,赵武开口:“我没有掠人妇孺的习惯……”
说到这里,赵武脸一红,赶紧补充:“除非是妇女也拿起武器冲我们士兵挥舞……所以,你父亲的家眷我还给你,下面你作为我的侍从,去颁布第二道命令——这是文告,拿去宣读。”
博兼跪接了文告,赵武又补充说:“做着这件事,意味着你已经正式成为我的侍从,你将获得一份俸禄。我家武士俸禄足够优厚,用这份俸禄供养你父亲的家眷,足足有余了。所以,别担心自己养不活她们。”
博兼默默离开丘顶,来到城门口展开文稿——由前任领主的儿子来宣读这份文稿,正合适。
“皇天在上,后土于下:博野之地即为我民,当从今年起履行庶民之义务。晋国执政府第一执政,依据寡君授予的权力,下令博野之民自今日起,支付军赋。
谕令:博野之地,五丁抽一。凡被选中的丁壮,今年本家无需缴纳赋税。依律:从军者除免于赋税外,尚享受相应薪酬,缴获物则三成归己,他人不得从中抽取任何费用。
(晋国)军制:车士享受十亩之地出产的供养;骑士为八亩;武士五亩;徒步步卒两亩。凡达到晋国士卒标准的博野之民,依所达到的品级,享受相应供养。然,地有不同,晋国十亩地的出产,用博野之地的出产度量,事出不公。为此,特规定:十亩之地供奉,等同禄米十五石;两亩之地供养,等同禄米三石。以此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