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那一顿说是慈善晚宴,更像是一场所有人都不得不参与其中的演出,食物根本不是重点,说味同嚼蜡夸张了,但台子上摆放的东西都华而不实,没什么好吃的,而且大部分明星都还因为礼服束缚了肚子,根本没什么人吃。

    现在的这顿烤肉就实在多了,人类就是需要油脂!全程都不需要他们怎么动手,自有服务员帮他们烤制。

    董宴清摩拳擦掌,完全没有什么明星的矜持,吃得非常开心,直到吃完一盘肉,肚子没那么空了,才腾出手来,摸出手机。

    想起刚刚桂医生说的话,她就美滋滋,也就得更加早地准备那篇被她寄于厚望的论文。

    其实登革热很适合,因为她亲身经历过,写起来更简单,但是写登革热的太多了,想要写深些不容易,想要靠登革热脱颖而出也不容易。

    所以她得选个和生物有关的流行病学题材,尽量特别一些,但要有自己的东西。考虑到后续她还得能接触到相关资料。

    她选的是那个蛔虫病的男孩儿。

    原本董宴清随口提议对方查个肠镜后,因为没有那对家长的联系方式,所以并不知道结果。但没想到他们肠镜做下来,确实肠道有一条十几厘米的蛔虫,她没怎么花心思找人家,人家在却很感激她,花了多少年、砸了多少钱没找到病根不说,孩子也吃了许多苦,却因为路过“医学生”的随口一说节省了不少时间——哪怕到首都医院挂专家门诊,也肯定得先做一轮检查,很可能最后甚至都轮不到肠镜。

    所以人家家长很感激,在医院里问了几圈,想尽了办法,最终还是找到了董宴清。

    这例病症的确诊从离奇性来说完全够撑得起一篇论文,只要对方能够提供这么多年各项检查详实的数据,于是董宴清的论文主题就定了蛔虫病。

    以那个男孩儿多项检查都无法确定的蛔虫病为例,她还另外搜集了许多其他病例作为对比,这段时间她在学校老师面前的形象好了许多,所以就算去学校对口医院去要往年病历也没那么难。边吃饭边看蛔虫病的相关资料,她却面不改色,实在是习惯了。一开始还矫情一下,现在却觉得没啥可怕的。

    反正旁边有人替她烤肉,她只管享受。

    林樾也没有出声,直等到她放下手机,才开口:“考研应该就下个月了吧?”

    “嗯,”董宴清说得很轻松,一点儿压力都没有的样子,“二十几号吧。”

    她刚醒悟自己虚度了四年光阴的时候,还感觉很紧张,但真正准备起来却感觉压力不大,只要她认真做一件事,就没有能难住她的,这并非自大。

    林樾也看出她的自信,当然他本来就不会担心董宴清这方面的问题。他两辈子都不是什么文化人,对考研的流程都稀里糊涂,因为关心对方才会主动去搜索相关信息。

    于是他没有在这个话题上多问,转而给她倒茶水。

    没想到董宴清倒是先开口了:“刚刚那个桂医生,你记得吧?”

    林樾一愣:“啊,那个上台演讲的桂医生?我记得介绍他是流行病学专家,华国第一个关注到艾滋村的人。”

    听到他的话,董宴清甚至停下了手里吃肉的动作抬眼好好看了他几眼,大约是吃惊他居然认真听了,随后才说:“上世纪末,整个世界都是谈【艾】色变的,公众人物抱一下艾滋病童都能上新闻,那时候别说英雄了,桂医生被当地zf认为是不受欢迎的人,因为他揭开了艾滋村的那个罩子,【影响当地经济发展、抹黑当地形象】。”

    说起这话,她脸上略带讽刺。

    艾滋病,哪怕在今天,被提及的时候,依旧让很多人忌讳,更别说在当年、比较偏僻的农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