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耀文本来以为自己算很有钱的,可经过这次想要投资红磡海底隧道的事情后,才发现似乎他也并没有多少钱。
虽然安娜说会帮自己,但没钱恐怕也是不行的,所以为了尽快凑齐资金,霍耀文闷头在家里开始写起书来。
为此拒绝了很多的宴会和邀请。
这两本书,《哈利波特》书写起来是最轻松的了,因为读者大都是孩童和青少年,所用到的生僻英文词汇也是最少的,无需霍耀文拿着一本牛津词典在那翻找。除了遵照第一部的后续外,其中的故事情节很多都是直接当起了文抄公。
只用了一个月不到,就写完了十万多字的第二部《哈利波特之密室》
可是《1999》就不同了,这本科幻书虽然多有借鉴后世的经典科幻作品,但大部分都是霍耀文经过自己的想法,最后才将其浓缩成精华的。
因为是科幻文,很多偏向专业性的物理等英文词汇,一般人听都没听过,所以就大大的加深了霍耀文书写的难度。
第三部《1999》,也将是这一本书的终结,呼应书名,《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随着外星人入侵,太空战争爆发,为了适应宇宙的黑暗森林法则,人类的未来将不会局限在地球这颗蔚蓝色的星体,而是辽阔无边的星际。
或许是因为第一次写科幻,霍耀文第一部写的很棒,第二部外星人入侵也很不错,可第三部收官之作却是多有坎坷。
早先设定的大纲,其实在第二部结尾部分的时候,就有一些崩溃,收不住了,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这么久过去,他迟迟没有动笔写第三部的原因。
不过现在的话,霍耀文倒是有了点思路,结合之前第二部的内容和略作修改的大纲,开始不急不缓的书写起来。
……
一眨眼,两个多月过去,很快就来到了1972年的新春。
在这期间,霍耀文除了闷头在家写书外,就是偶尔去一趟公司和基金会,顺便还去新的教工联合会的办公楼层开了个会议,组建了一个内部的理事会,让新当上理事的人来统筹管理逐渐有些规模的教工会。
理事会的人选最初是定在了二十个席位,后来又增添了十个,港岛和九龙个十二个,新界那边只有六个。
这些理事们大都是一些资历颇深的老教工了,在各个官立中小学都工作多年,人脉很广,又热爱教师这一行业,让他们来管理各区各校的入会教工,也算是得心应手了。
安娜之前说总督府那边财政紧张,近两年是无法提高教工待遇,这事霍耀文没在会议上提及,主要是怕会有更多的教师看薪酬提不上去,就选择辞职另谋出路。
只是让各个新任的理事们尽可能的安抚住那些低收入的教师,如有需要可以像教工联合会寻求帮助。
同样的,教工联合会算是正式成立以后,霍耀文第一时间就提出创办一封属于教工会的专属报刊。
这主要还是为了教工联合会长远考虑,一个有组织的工会,没有盈利的话,是很难维持和运转下去的,所以创办报刊就是为了能够让工会能够持续长久的发展下去,不至于总是让霍耀文贴钱。
报刊的名字最后商量了一下,就定为《教育曙光》,算是一份中、英文双语教育的学报,以促进专业发展与教学实践为宗旨,刊登实践和研究性的文章为主体,接受全港教师的投稿。
虽然安娜说会帮自己,但没钱恐怕也是不行的,所以为了尽快凑齐资金,霍耀文闷头在家里开始写起书来。
为此拒绝了很多的宴会和邀请。
这两本书,《哈利波特》书写起来是最轻松的了,因为读者大都是孩童和青少年,所用到的生僻英文词汇也是最少的,无需霍耀文拿着一本牛津词典在那翻找。除了遵照第一部的后续外,其中的故事情节很多都是直接当起了文抄公。
只用了一个月不到,就写完了十万多字的第二部《哈利波特之密室》
可是《1999》就不同了,这本科幻书虽然多有借鉴后世的经典科幻作品,但大部分都是霍耀文经过自己的想法,最后才将其浓缩成精华的。
因为是科幻文,很多偏向专业性的物理等英文词汇,一般人听都没听过,所以就大大的加深了霍耀文书写的难度。
第三部《1999》,也将是这一本书的终结,呼应书名,《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随着外星人入侵,太空战争爆发,为了适应宇宙的黑暗森林法则,人类的未来将不会局限在地球这颗蔚蓝色的星体,而是辽阔无边的星际。
或许是因为第一次写科幻,霍耀文第一部写的很棒,第二部外星人入侵也很不错,可第三部收官之作却是多有坎坷。
早先设定的大纲,其实在第二部结尾部分的时候,就有一些崩溃,收不住了,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这么久过去,他迟迟没有动笔写第三部的原因。
不过现在的话,霍耀文倒是有了点思路,结合之前第二部的内容和略作修改的大纲,开始不急不缓的书写起来。
……
一眨眼,两个多月过去,很快就来到了1972年的新春。
在这期间,霍耀文除了闷头在家写书外,就是偶尔去一趟公司和基金会,顺便还去新的教工联合会的办公楼层开了个会议,组建了一个内部的理事会,让新当上理事的人来统筹管理逐渐有些规模的教工会。
理事会的人选最初是定在了二十个席位,后来又增添了十个,港岛和九龙个十二个,新界那边只有六个。
这些理事们大都是一些资历颇深的老教工了,在各个官立中小学都工作多年,人脉很广,又热爱教师这一行业,让他们来管理各区各校的入会教工,也算是得心应手了。
安娜之前说总督府那边财政紧张,近两年是无法提高教工待遇,这事霍耀文没在会议上提及,主要是怕会有更多的教师看薪酬提不上去,就选择辞职另谋出路。
只是让各个新任的理事们尽可能的安抚住那些低收入的教师,如有需要可以像教工联合会寻求帮助。
同样的,教工联合会算是正式成立以后,霍耀文第一时间就提出创办一封属于教工会的专属报刊。
这主要还是为了教工联合会长远考虑,一个有组织的工会,没有盈利的话,是很难维持和运转下去的,所以创办报刊就是为了能够让工会能够持续长久的发展下去,不至于总是让霍耀文贴钱。
报刊的名字最后商量了一下,就定为《教育曙光》,算是一份中、英文双语教育的学报,以促进专业发展与教学实践为宗旨,刊登实践和研究性的文章为主体,接受全港教师的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