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萧坚见状,连忙护着萧南,对皇后劝道:“皇后不必动怒,他还是个孩子,你对他太严肃了。朕今天叫你跟朕一同上朝,就是因为南儿回来了。兰妃还在生我的气,不肯回来,南儿久离宫中,对很多地方都不熟悉,以后你对他要像对待恒儿一样,他们两个都是你的孩子,各方面都教教他。”
谁知,萧南并不领情,对着萧坚有条不紊地说道:“父皇此言差矣!首先,我已经不是个孩子了,我长大了!其次,我不是皇后娘娘的孩子,我的母亲只有一个,她就是兰妃。最后,我自认为我母亲把我教得很好,就不劳皇后娘娘费心了。”
“陛下,你看他...看他那个样子!简直是目中无人!”皇后崔氏一边气哼哼地盯着萧南一边扭头对着萧坚说道。
萧坚无可奈何地看着萧南,不知护着谁好。
三皇子趁机对着萧南教训道:“六弟,你冲撞皇后娘娘,就是大逆不道!你应该给皇后娘娘道歉!”
萧南听罢,不屑一笑,对着萧恒冷声说道:“三哥,你还知道叫我一声六弟啊?你送给我的那份大礼,我这一辈子都会珍藏在心,永生不忘!我回给三哥的那份礼也还不错吧?”
萧恒自然知道萧南的言外之意,铁青着脸盯着萧南不好作声。
这时,萧南朝着众大臣扫视了一圈,不动声色地走到丞相陆明的跟前,说道:“时隔八年,陆丞相倒是发福不少啊!听闻你比诸葛孔明还厉害,那么请问,你知道我刚才为何发笑吗?”
陆明眯着眼看着萧南,回道:“老臣愚钝,又岂敢同诸葛孔明相比!老臣并不知六皇子为何发笑!”
萧南单手背后,嘴角轻轻向上一提甚是自信,对大家解说道:“我之所以发笑,是因为你们都太蠢了!你们不加思索就一边倒向了我的三哥,可是你们知不知道,我三哥方才的言论简直荒谬!朝廷怎么会靠着赋税才得以支撑呢?”
三皇子萧恒听后气得脸都绿了,身为兄长,当着大家的面也不好指责萧南。
只听萧南继续长篇大论道:“我刚刚一进来就说了,民心齐,则国家齐!现在很多地方受了灾,如若朝廷还要征他们的税,你们让他们如何生存?那样的话,不仅会饿死很多人,还会民怨沸腾。失了民心,又何来赋税!民心乱,则家国乱!边关战士背井离乡苦守家园,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黎民百姓能够远离战争,远离灾祸,过上幸福安定的日子。如果我们连他们的亲人都照顾不好,他们又如何安心打仗保家卫国?所以,我认为,朝廷不但要免征,还要对重灾区开仓放粮!以此稳住民心!”
大家听了萧南的话,议论声一片,只听丞相陆明对着萧南不服气道:“想不到六皇子年纪轻轻,就满腹家国情怀。虽然,六皇子说的也有些道理,但是,老夫想问一问,六皇子口口声声说开仓放粮,这粮从何而来?这朝廷的粮仓可是储备给边关战士的。这百姓要吃饱,可也不能让边关的战士们饿肚子啊!”
“那是自然!”萧南满眼自信,转头朝着皇帝萧坚进言道,“父皇,儿臣有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既可以解决百姓之苦,也可以稳住边关战士。”
萧坚满腹疑惑道:“说来听听。”
萧南点了点头,对着大家娓娓道来:“这灾情也不是所有地方都有,西北一带受损严重,而东南一带气候较温润,基本没有受损。所以,朝廷的救灾重点就该集中于西北,对于这些地方就要免除赋税,并发放粮食。而东南一带的地区,资源丰足,应照常向朝廷缴粮。这样,朝廷根本犯不着动用皇家粮仓,便可以借用东南地区的粮食解决西北缺粮的问题。”
萧南的话说到这里,百官众说纷纭,三皇子萧恒冷声一笑,冲萧南言道:“你说得倒是轻巧!你让朝廷免了西北之地的赋税,却让东南一带继续缴粮,还要把他们的粮食分去给西北,你觉得他们会愿意吗?这东南一带的人都是傻子吗?”
萧南面不改色地应道:“三哥你说得很对,他们当然不是傻子!民以食为天,谁家里不想多囤一点粮食呢!但是你可能忘了,东南一带的人,他们最喜欢什么?相对于种地放牧来说,他们更喜欢动脑子,喜欢从商,喜欢钱!所以,如果朝廷可以适当地鼓励他们从商,并对他们减免一些商税,商税少了,他们赚的钱就多了。这样一来,他们心中欢喜,不仅会少了怨气,兴许还会自愿上缴粮食。”
萧南把三皇子萧恒说得哑口无言,他此番言论再次引得众官员们议论开来。
丞相陆明浓眉一紧,暗自沉思:想不到这个初入朝堂的六皇子不仅临危不乱,而且心思缜密,其胆量与才智均在三皇子之上,此人不可小觑。
朝堂之上的皇帝萧坚也对这个儿子刮目相看,满面笑容地对着下面的臣子说道:“众爱卿听了六皇子的建议,你们意下如何啊?”
三皇子萧恒抢先答道:“父皇,儿臣不赞同此法!照六弟那么说,朝廷不仅要免征西北一带的赋税,还要减少东南一带的商税,这一旦开了先例,朝廷以后想要重新征税加税可就难了!更何况,六弟怎么就肯定东南一带的人会因为商税的减少而自愿上缴粮食呢?到底是钱重要还是粮食重要?”
谁知,萧南并不领情,对着萧坚有条不紊地说道:“父皇此言差矣!首先,我已经不是个孩子了,我长大了!其次,我不是皇后娘娘的孩子,我的母亲只有一个,她就是兰妃。最后,我自认为我母亲把我教得很好,就不劳皇后娘娘费心了。”
“陛下,你看他...看他那个样子!简直是目中无人!”皇后崔氏一边气哼哼地盯着萧南一边扭头对着萧坚说道。
萧坚无可奈何地看着萧南,不知护着谁好。
三皇子趁机对着萧南教训道:“六弟,你冲撞皇后娘娘,就是大逆不道!你应该给皇后娘娘道歉!”
萧南听罢,不屑一笑,对着萧恒冷声说道:“三哥,你还知道叫我一声六弟啊?你送给我的那份大礼,我这一辈子都会珍藏在心,永生不忘!我回给三哥的那份礼也还不错吧?”
萧恒自然知道萧南的言外之意,铁青着脸盯着萧南不好作声。
这时,萧南朝着众大臣扫视了一圈,不动声色地走到丞相陆明的跟前,说道:“时隔八年,陆丞相倒是发福不少啊!听闻你比诸葛孔明还厉害,那么请问,你知道我刚才为何发笑吗?”
陆明眯着眼看着萧南,回道:“老臣愚钝,又岂敢同诸葛孔明相比!老臣并不知六皇子为何发笑!”
萧南单手背后,嘴角轻轻向上一提甚是自信,对大家解说道:“我之所以发笑,是因为你们都太蠢了!你们不加思索就一边倒向了我的三哥,可是你们知不知道,我三哥方才的言论简直荒谬!朝廷怎么会靠着赋税才得以支撑呢?”
三皇子萧恒听后气得脸都绿了,身为兄长,当着大家的面也不好指责萧南。
只听萧南继续长篇大论道:“我刚刚一进来就说了,民心齐,则国家齐!现在很多地方受了灾,如若朝廷还要征他们的税,你们让他们如何生存?那样的话,不仅会饿死很多人,还会民怨沸腾。失了民心,又何来赋税!民心乱,则家国乱!边关战士背井离乡苦守家园,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黎民百姓能够远离战争,远离灾祸,过上幸福安定的日子。如果我们连他们的亲人都照顾不好,他们又如何安心打仗保家卫国?所以,我认为,朝廷不但要免征,还要对重灾区开仓放粮!以此稳住民心!”
大家听了萧南的话,议论声一片,只听丞相陆明对着萧南不服气道:“想不到六皇子年纪轻轻,就满腹家国情怀。虽然,六皇子说的也有些道理,但是,老夫想问一问,六皇子口口声声说开仓放粮,这粮从何而来?这朝廷的粮仓可是储备给边关战士的。这百姓要吃饱,可也不能让边关的战士们饿肚子啊!”
“那是自然!”萧南满眼自信,转头朝着皇帝萧坚进言道,“父皇,儿臣有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既可以解决百姓之苦,也可以稳住边关战士。”
萧坚满腹疑惑道:“说来听听。”
萧南点了点头,对着大家娓娓道来:“这灾情也不是所有地方都有,西北一带受损严重,而东南一带气候较温润,基本没有受损。所以,朝廷的救灾重点就该集中于西北,对于这些地方就要免除赋税,并发放粮食。而东南一带的地区,资源丰足,应照常向朝廷缴粮。这样,朝廷根本犯不着动用皇家粮仓,便可以借用东南地区的粮食解决西北缺粮的问题。”
萧南的话说到这里,百官众说纷纭,三皇子萧恒冷声一笑,冲萧南言道:“你说得倒是轻巧!你让朝廷免了西北之地的赋税,却让东南一带继续缴粮,还要把他们的粮食分去给西北,你觉得他们会愿意吗?这东南一带的人都是傻子吗?”
萧南面不改色地应道:“三哥你说得很对,他们当然不是傻子!民以食为天,谁家里不想多囤一点粮食呢!但是你可能忘了,东南一带的人,他们最喜欢什么?相对于种地放牧来说,他们更喜欢动脑子,喜欢从商,喜欢钱!所以,如果朝廷可以适当地鼓励他们从商,并对他们减免一些商税,商税少了,他们赚的钱就多了。这样一来,他们心中欢喜,不仅会少了怨气,兴许还会自愿上缴粮食。”
萧南把三皇子萧恒说得哑口无言,他此番言论再次引得众官员们议论开来。
丞相陆明浓眉一紧,暗自沉思:想不到这个初入朝堂的六皇子不仅临危不乱,而且心思缜密,其胆量与才智均在三皇子之上,此人不可小觑。
朝堂之上的皇帝萧坚也对这个儿子刮目相看,满面笑容地对着下面的臣子说道:“众爱卿听了六皇子的建议,你们意下如何啊?”
三皇子萧恒抢先答道:“父皇,儿臣不赞同此法!照六弟那么说,朝廷不仅要免征西北一带的赋税,还要减少东南一带的商税,这一旦开了先例,朝廷以后想要重新征税加税可就难了!更何况,六弟怎么就肯定东南一带的人会因为商税的减少而自愿上缴粮食呢?到底是钱重要还是粮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