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两个月前,苏若彤决心真正开始经营海外分店时,便在等待这份周报,没想到因为生孩子,倒是耽搁了看它们。

    苏若彤将电话回过去,连入三人通话状态,告诉他们自己的情况,得到了几声恭喜。

    “周报的情况我看了,非常不错,还有帕特里克和亚历山大,你们照下来的本地的社交网络跟报纸的图片,我真的很欣慰,我们已经实现了第一步目标,让苏氏酒楼成为现象级酒楼。”

    苏若彤沉静的声音,让这几天忙碌到快要炸毛的帕特里克心中舒服不少。这家店其实不算是真正的苏氏酒楼,因为苏氏酒楼在里面的控股和注资并不多,主要还是他和亚历山大自己的资金投入大。

    虽然比起饕醉阁来说,自主性差的多了些,但是他们确实感激不尽的,毕竟,苏氏厨校给他们提供的那些越洋厨师,真的是太好用了。

    这些厨师的水准,在本地是绝对雇佣不到的,做的华夏餐特别合西方人胃口,但是又带有华夏餐的特色,客人们吃的都是欲罢不能,哪怕不用他们两个亲自下厨,都让客户们分外满意,不少人跑去前台感谢厨师做出如此美味,还有很多客户主动要求留言,赞赏帕特里克/亚历山大消失了四年之后,厨艺变得太厉害了,这四年相信他们一定是刻苦的训练和修行,才能够做出这样的饭菜。

    天知道,这些时间他们连接待重要客户,交际,乃至管理酒楼各种事物的时间都没有,哪还有时间做菜啊,这些客人夸奖的,其实都是苏氏厨校来的那些厨师们。

    平心而论,如果是几年前,他们因为自己手下的主厨、二厨厨艺太好,被误解成是他们做的饭菜,绝对会超级不开心,可是现在,他们不会了。因为他们有足够的自信,当自己出手时,一定会更加惊艳。在华夏,他们学会的,不止是厨艺,还有华夏人那份不动声色的度量和自信啊。

    苏若彤的心情好极了,不仅仅是因为美国发来的这两份周报,还是因为苏氏酒楼现在在美国的名气。

    已经有好几家相当不错的报纸刊登了苏氏酒楼在当地引发的轰动,而且现在业界内出名的几家杂志,也预约好要采访苏氏酒楼,从帕特里克跟亚历山大的反馈来看,这些采访应该是会上首页的。

    同时,还有好多家权威的美食评论小册子,也有意向要将苏氏酒楼列入他们的美食指南中,其中,便包括大名鼎鼎的米其林。

    苏若彤本人对米其林是没有太大的好恶感受的,虽然在业界内,米其林的美食指南现在已经没落了,而且很多不错的餐馆,甚至根本无视米其林,我行我素的做着自己想做的美食。

    但是,对米其林和其余美食评定机构抛来的橄榄枝,苏若彤却是不接不可。因为,苏氏酒楼的名气,越大越好!她还要进行第二项计划。

    床边的小婴儿摇床上,苏陶梓睡得香甜极了。

    和哥哥不同,苏陶梓妹妹特别乖,每天除了拉臭臭了,饿了,尿了,从来不乱叫,几乎都是在睡觉。

    苏若彤都觉得,要是所有孩子都跟苏陶梓这么乖,生几个都没问题。不过,她抽中过一次苏陶骅的“奖”,也知道这种事情是可遇不可求的,两个孩子,刚刚好了。

    看了看孩子,苏若彤捧起床边的书读了起来。

    不一会儿,陶羡闪身进了房间,捧着一翁玉米笋煲的鸡汤,来给苏若彤喝,看见苏若彤在看书,心疼的不得了,把她手里的书抽出来,道:“好好坐月子,小心眼睛。”老话说了,女人坐月子的时候,不能累到,苏若彤看什么书啊,歇着不行么。

    顺带着,陶羡瞥了一眼封皮,整个人都愣住了,这是一本法语的经济学专注。他的法语应付日常生活没问题,对上这种大部头专著,就也有些不够用了,只能勉强认出书名罢了。随手翻了一下这本砖头样的大书,里面全都是艰涩的语言,让陶羡更心疼苏若彤了。

    媳妇到底是怎么了?难道是产后抑郁症,所以才这么拿这种书折磨自己不成?

    但是不应该啊,苏陶梓出生以后,家里人都是喜气洋洋的,连柳洪娇都打了越洋可视电话,对着摇篮里的小宝贝飞吻不停,可见是真的喜欢这孩子,立刻让她助理去买各种小婴儿能用的东西寄回来。更别提陶爷爷和陶奶奶了,简直爱死了苏陶梓这乖乖的小公主。

    难道就是因为家里人都表现的对苏陶梓太热情了,所以有点忽略了苏若彤,苏若彤才会觉得不高兴,进而看这本专著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