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光复路东西两条街的房子,你随便挑。东一条到东五条,西一条到西五条,只要有人能立马拿出现金来,一大半的房主都乐意卖。我都走了两趟,东街的院子大,西街的都是小院子。东五条有两个院子,都是百十平的,房子还都是土坯的,又在最里面,卖不上价,八千块钱就能拿下来。西二条有两个连着的院子,都是六十多平,贵一点儿,得一万一。两个院子面积跟东边就差不多了。到时候换三个门市,一个孩子一个,正好。”丁老爹看了半个月,才跟雪雁说结果。

    “爸,您看了大半个月,就相中这几个啊?三个哪够啊?不是还有丁雪丁雨和丁晴呢吗?不是您孙子孙女呀?”这老头儿,挑孙媳妇儿,孙女婿呢?也挑得忒仔细了。

    “不是你买房子吗?我跟你妈哪有那么些钱啊?”丁老爹一听,这话啥意思?不是要让他们老两口买吧?他俩一个月退休金长一回了加起来还没到七十呢,半辈子积蓄也没有两千块钱啊。

    “没让你们拿钱。我买,但是都算你们给孙子孙女留的。都放在您名下。”雪雁才说她的打算。本来自家的孩子,放自己名下肯定没问题。但是大哥家的,怕以后他升迁的时候,名下房产太多影响不好。还有就是丁晴的,雪雁对孙兰英谈不喜欢还是不喜欢,个人过个人的日子,不谈钱的时候人是好人。但房子这个事儿,太大,特别是以后发展起来,百十平的门市那就是几百万呢。谁知道她到时候会不会又闹啥幺蛾子。

    还是放在老爷子名下合适,到时候老人给小辈儿分家产,谁分多少那也都是老人的决定,谁也说不上,你乐意不乐意的,谁在乎啊。有你的就不错了。退一万步说,有丁雨这个大孙子在,老人全给孙子,在还很讲究传宗接代的年代,谁也没法儿有意见。虽然两个老人并不重男轻女,但真要到了节骨眼上,拿这个说事儿,也能堵一下孙家人的嘴。

    “那又得两万来块。这一下子,四万多块又没了……”老两口听雪雁说给六个孩子都买房,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当爹妈的,谁不想子女和气,雪雁挣钱了还想着侄子侄女,比直接给他们两老钱还让他们高兴呢,可是到底还是心疼钱。

    “我的亲爸亲妈呀,你俩会不会算账了。我三百万都背了,还差这四万啊?厂房连二十万都没用上,收秋菜又用了十来万。还剩老多钱了呢。放心吧,够用。要是卖的多,我还想多买几个院子,到时候等我岁数大了,厂子和馆子都干不动了,就在家里拿租金养老。”

    老人就是这样,三百万对他们来说就是天文数字,想开了之后,反而就不怎么想了。反而,几万块钱,他们更有概念,感受更直观。这也是为啥明明咸菜铺子挣了不止是一千块,之前雪雁给他们算账的时候要说一天只挣一千。要是跟他们说,她现在所有生意加起来,一个月保底也有十万块,那不得把老头儿老太太吓着啊!

    “那钱又不是你的,用了还得还呢。行吧,我知道了,明儿个我再看看别的。”丁老爹念了一句,到底还是同意再看看别的房子。

    “爸,也别只看便宜的,咱们不看价格,只要面积。面积越大越好,到时候能换的门市面积才大嘛。对了,爸,为啥大伙儿都乐意卖房子啊?换铺子收租金或是自己做买卖多好啊?”都是傻吗?还是不会算账?

    “现在居委会开始动员了,图纸大家伙儿也都看到了。整整两条街呢,能盖多少栋楼。还都是五六层的,那得多少柜台。让哪找那么些买货的去。你们那市场现在看是挺红火的,也挣钱。可要是铺子一多起来,人都分散了,最后大伙都挣不着钱。你那门面,能租上两块钱一平了,再新盖的楼,你再看看,能不能租上一半儿的价儿。去年东西街房子都涨到一百二一平了,就是要拆,搞得价格又掉了。回迁换房的条款现在也出了,二换一,一百平的院子,只给五十平的门市。

    就按一块钱租金算,一年才六百块钱,现在卖房子,能卖九千到一万。小二十年才能租回来。这还不算。房子没了,得买新的吧?现在有几家手里能拿出来万八块买房子的?要么就是租房子,再花上二十块钱的房租,那门市就更不值钱了。要么就是住回迁房,要是能给大点的,一换二,一百平的院子,能换三套七十平的三居室,可有啥用?那鸟都不拉屎的地方,孩子上学都没处上去。还不如现在把房子卖了,手里拿着现钱,到不这么繁华的地方买上一个差不多的院子,才六七十块钱一平,还能等下不少钱,干点啥买卖都行。”

    各人都算自家的账,反正是周围的人都不怎么看好新市场就是了。

    “那换了门市自己干也行啊。”也不是所有人都有工作的,好些人家都是老人提前奶休,孩子接班。老人实际年纪也不大,孩子上学之后,就是在家干待着。还有一些,一家子就一个人上班,全家靠一个人工资养活,除了省就是省。闲着的人多着呢,赚弃租金底,自己干不就完了吗?一个月不挣不挣的,也得二三百的收入呢。这还是按照他们的思维,市场不红火的前提下算的。

    要是按雪雁的算法儿,自己干的话,一个月再怎么样也得小一千的收入。就现在市场朱大嫂那菜摊了,算是整个市场最不好的位置了,一个月还五六百呢。你面街的大门市,还能差了?

    或者这就是被时代限制了眼界吧。现在的老百姓,完全想像不到在未来短短的十几二十年之内,国家的经济能发展到什么程度。人们更习惯于过去几十年的思维方式。

    “刚才不都说了嘛,新市场太大了,回迁的房子那位置肯定好不到哪里去。自己干能挣几个钱?再说了,进货不得本钱啊?万一要是赔了呢?”说白了,就是普通老百姓,都没有什么存款,更不习惯租房,都还想有个自己的房子,有个家。也不在信任收入不稳定的工作,还都更向往铁饭碗。一个月挣几十块的工人,面对雪雁这样儿月入十万的,人家那优越感也是杠杠的,因为人家有退休金,有保障。不像他们做买卖的,叫无业游民……

    “行吧。个人有个人的想法。我不怕赔,咱买。”那些个道理,都是人家的人生智慧,是说不通的。雪雁也无意去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想法。

    也还是有一部分人,看好市场的发展,愿意换房子的。不过确实是少数。

    “对了,咱这两条街上,也有不少人卖房子呢。”丁老爹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你这老头子,说这些没用的干啥?市场又建不到这边儿来。你可别又招得她败家了。愁死我了要。”丁大娘当时就给老对儿来了个大白眼儿,她现在都怕了听到房子,门市相关的话题了。觉得她闺女都没够儿了。

    “别呀,妈。让我爸说啊。咱这边儿也要持了吗?”雪雁太忙了,都没注意到家附近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