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三个多月前,后金黄台吉再次犯边的时候,山陕总督孙传庭就曾上过奏疏想出关迎击,不过崇祯皇帝考虑到当时骑兵不足,国内局势也不稳所以并没有同意。

    但现在不一样了,不仅骑兵初成,遂发枪也装备到了边军,藩王动乱是个很好的契机,不论是京营还是组建一年多的秦兵、天雄军、白杆兵都需要战争的洗礼。

    尤其是孙传庭和卢象升,二人早便知道崇祯皇帝让他们组建新军是为了对付谁,他们两个一直都在边镇磨刀霍霍,等待崇祯出关的命令,军心可用。

    “另外还有个坏消息,那吴有性在陕西治理瘟病,在西安府也曾发现瘟病患者,但那秦王纠集了四千多侍卫兵,并拒绝接受隔离。”锦衣卫指挥使韩山河道。

    韩山河知道崇祯皇帝非常关心疫情,是以但凡是与疫情有关的事,事无大小皆向崇祯皇帝汇报。

    “不知死活!知会孙传庭,一旦战鼓敲响,让他用最快速度灭掉秦王,要注意防护。”完了崇祯皇帝又交代了一句。

    就是可怜了西安府的百姓了,但崇祯皇帝也没法子,小不忍则乱大谋,倘若直接对秦王下手,其他藩王估摸着也会猥琐发育当伏地魔。

    “还有,朕要你派锦衣卫的好手专职保护吴有性和宋应星。”崇祯皇帝又道。

    瘟病在这个年代短时间内很难完全消灭,疫情即便控制也难免会有反复,所以一直在疫区内治理瘟病的传染学教父吴有性对崇祯来说极为重要。

    宋应星更不用说了,番薯和土豆虽然重要,但如果别人想用这玩意儿来换宋大爷,崇祯皇帝肯定直接诛他三族,山陕动乱之地,杨嗣昌就是前车之鉴,如今大乱在即,宝贝疙瘩自然得保护好了。

    “是,卑职容后便从侍卫中挑选人手,让他们连夜赶往山陕。”韩山河拱手领命。

    “王大伴儿,户部的粮食可支撑多久?”崇祯皇帝又问向王承恩。

    王承恩除了负责监督江南藩王外,也一直在为户部手机粮草,这活儿本来是得罪人的差事,但王承恩却反倒成了民间的包青天,抄没那些有前科的豪绅获得了不少的粮食,以至于王承恩反倒对户部的存粮了如指掌,因为大部分都是他的功劳。

    “回皇爷,按照目前的消耗,支撑四个月足矣,倘若那郑芝龙的船队不出问题,四个月后当能接上。”王承恩回道。

    本来朝廷根本不会缺粮,实在是山陕救灾的消耗太大了,不仅要为旱灾赈济,还要为瘟病赈济,黄道周开渠动用了六十多万民壮,人吃马耗的都是天文数字。

    内阁的温体仁等人不止一次旁敲侧击,意思是这么用粮食实在太浪费,大明年年有灾,朝廷即便救灾也都是意思意思,随便指派个官员、拉点粮食过去,哪有像崇祯皇帝这样掏空了家底去真救灾的。

    但崇祯皇帝不以为然,他只是让户部的陈奇瑜展示了一串数字,那就是八年前山陕两地的总人口,以及现在山陕两地的总人口,虽然只是大致估量,但两个数字仍旧让人触目惊心。

    崇祯皇帝并非没有野心,但他有野心的同时也保留着作为后世人的怜悯,他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他现在是大明的皇帝,所有的野心就必须建立在自己子民的温饱之上,穷兵赎武就是竭泽而渔。

    不过王承恩搞粮食的法子虽然好,但也有缺点,那就是使得更多的豪绅商贾担心被朝廷清算,暗地里倒向了藩王们,只是崇祯皇帝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商贾和豪绅,基本就跟贪官污吏一样,都是韭菜,割了一茬还会冒出来一茬,崇祯皇帝正是想借着这个机会对大明境内来一次彻底的清缴。

    “着人传信给杨嗣昌,朕准允他为了大计便宜行事,让他告诉郑芝龙只要他能为朝廷供给足够的粮食,朕晋封他为伯爵也未尝不可。”崇祯换地眯着眼睛道。

    他并没有以让郑芝龙效忠为要挟,对于郑芝龙这等人,只有朝廷足够强大,强大到他生不出反叛的念头来,才可能会老实去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