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致命一击
“俾斯麦”号上的大爆炸来得非常突然,而且这艘战舰的沉没速度更加惊人。在大爆炸发生后不到五分钟,“俾斯麦”号就从海面上消失了。全舰二千多名官兵中,仅有十一人侥幸生还。
当时,连美舰上的官兵都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
所幸的是,交战海域的水深不到一千米。
战后,德意志第二帝国组织力量对“俾斯麦”号的残骸进行了考察,并且查明了该舰沉没的原因。
导致“俾斯麦”号沉没的直接原因是舰尾的弹药库发生大爆炸。
虽然在考察报告中,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专家没有给出是被击沉的结论,即导致弹药库爆炸的原因不明,但是以当时的情况来看,“俾斯麦”号很有可能被一枚十六英寸穿甲弹直接命中,才导致舰尾的主炮弹药库发生大爆炸。
可以说,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德舰上是非常罕见的。
要知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主力舰就以生存能力顽强而备受赞誉。在好几场海战中,遭到重创的德舰总能返回港口,而英国皇家海军的战舰在遭到重创后多半会沉没。
为了提高战舰的生存能力,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舰船工程师想出了很多办法,而且帝国海军也制定了极为严格的安全操作手册。比如,帝国海军最先明确规定,不能在炮塔内存放炮弹与发射药,而且在提升了弹药之后,必须立即关闭提弹通道里的防火防爆门,在炮塔被摧毁之后,枪炮长可以越级下令向弹药舱注水。
这些安全措施,让德舰的生存能力超过了所有对手。
在“俾斯麦”号上,这些措施也发挥过重要作用。在一九四一年的那场海战中,“俾斯麦”号就是凭借完善的损管措施,成功顶住了三艘“乔治五世”级的打击,在挨了二十多枚十四英寸穿甲弹之后回到了威廉港。如果是“乔治五世”级遭受同样的打击,恐怕早就沉没了。
可以说,“俾斯麦”级的生存能力非常突出。
这一点,也体现在了其巨大的排水量上。
要知道,在火力上,“俾斯麦”级明显弱于“南达科他”级,而防护与之相当,航速则略高一些,但是其标准排水量比“南达科他”级多了四千多吨,满载排水量则多出了六千多吨。(--网点)虽然这里面有前面提到的原因,即在冯承乾离开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时候,挖走了很多经验丰富的舰船工程师,导致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舰船设计能力大为降低,使得在设计“俾斯麦”级的时候遇到了很多麻烦,但是也与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的传统,即高度重视战舰的抗损能力有很大关系。在“俾斯麦”级多出的这几千吨排水量中,有很大一部分就用于提高战舰的生存能力。
由此可见,“俾斯麦”号发生大爆炸突然沉没,绝对是很不寻常的事情。
追究原因的话,首先就得考虑美国海军的十六英寸穿甲弹。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各国都开始效仿德意志第二帝国,即根据交战距离研制与装备两种不同的主力舰主炮炮弹。在这方面,美国海军做得最为积极,而且也最先跟上了时代的步伐。
大战爆发前,美国海军就装备了两种不同的十六英寸穿甲弹,即用于近战的轻弹与用于远战的重弹。在战术使用上,轻弹更适合用来攻击敌舰的侧舷,而重弹则主要用来打击敌舰的水平装甲。
根据中国海军利用缴获的美舰做的测试,k6型十六英寸舰炮在发射轻弹时,能在一万五千米的距离上打穿四百二十毫米的表面渗碳装甲钢板,而且在采用了合适引信的情况下还能贯穿两道水密舱壁。
显然,这个穿甲能力大大超过了实战需求。
只是,并非所有的十六英寸轻型穿甲弹都能够达到这样的穿甲能力。说白了,达到这个穿甲能力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在中国海军做的数百次测试中,只有一枚十六英寸轻弹达到了这个穿甲能力。如果按照战时的标准,即穿透概率为百分之五十的话,k6型舰炮发射十六英寸轻弹的穿甲能力在三百七十毫米左右。
“俾斯麦”号上的大爆炸来得非常突然,而且这艘战舰的沉没速度更加惊人。在大爆炸发生后不到五分钟,“俾斯麦”号就从海面上消失了。全舰二千多名官兵中,仅有十一人侥幸生还。
当时,连美舰上的官兵都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
所幸的是,交战海域的水深不到一千米。
战后,德意志第二帝国组织力量对“俾斯麦”号的残骸进行了考察,并且查明了该舰沉没的原因。
导致“俾斯麦”号沉没的直接原因是舰尾的弹药库发生大爆炸。
虽然在考察报告中,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专家没有给出是被击沉的结论,即导致弹药库爆炸的原因不明,但是以当时的情况来看,“俾斯麦”号很有可能被一枚十六英寸穿甲弹直接命中,才导致舰尾的主炮弹药库发生大爆炸。
可以说,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德舰上是非常罕见的。
要知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主力舰就以生存能力顽强而备受赞誉。在好几场海战中,遭到重创的德舰总能返回港口,而英国皇家海军的战舰在遭到重创后多半会沉没。
为了提高战舰的生存能力,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舰船工程师想出了很多办法,而且帝国海军也制定了极为严格的安全操作手册。比如,帝国海军最先明确规定,不能在炮塔内存放炮弹与发射药,而且在提升了弹药之后,必须立即关闭提弹通道里的防火防爆门,在炮塔被摧毁之后,枪炮长可以越级下令向弹药舱注水。
这些安全措施,让德舰的生存能力超过了所有对手。
在“俾斯麦”号上,这些措施也发挥过重要作用。在一九四一年的那场海战中,“俾斯麦”号就是凭借完善的损管措施,成功顶住了三艘“乔治五世”级的打击,在挨了二十多枚十四英寸穿甲弹之后回到了威廉港。如果是“乔治五世”级遭受同样的打击,恐怕早就沉没了。
可以说,“俾斯麦”级的生存能力非常突出。
这一点,也体现在了其巨大的排水量上。
要知道,在火力上,“俾斯麦”级明显弱于“南达科他”级,而防护与之相当,航速则略高一些,但是其标准排水量比“南达科他”级多了四千多吨,满载排水量则多出了六千多吨。(--网点)虽然这里面有前面提到的原因,即在冯承乾离开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时候,挖走了很多经验丰富的舰船工程师,导致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舰船设计能力大为降低,使得在设计“俾斯麦”级的时候遇到了很多麻烦,但是也与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的传统,即高度重视战舰的抗损能力有很大关系。在“俾斯麦”级多出的这几千吨排水量中,有很大一部分就用于提高战舰的生存能力。
由此可见,“俾斯麦”号发生大爆炸突然沉没,绝对是很不寻常的事情。
追究原因的话,首先就得考虑美国海军的十六英寸穿甲弹。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各国都开始效仿德意志第二帝国,即根据交战距离研制与装备两种不同的主力舰主炮炮弹。在这方面,美国海军做得最为积极,而且也最先跟上了时代的步伐。
大战爆发前,美国海军就装备了两种不同的十六英寸穿甲弹,即用于近战的轻弹与用于远战的重弹。在战术使用上,轻弹更适合用来攻击敌舰的侧舷,而重弹则主要用来打击敌舰的水平装甲。
根据中国海军利用缴获的美舰做的测试,k6型十六英寸舰炮在发射轻弹时,能在一万五千米的距离上打穿四百二十毫米的表面渗碳装甲钢板,而且在采用了合适引信的情况下还能贯穿两道水密舱壁。
显然,这个穿甲能力大大超过了实战需求。
只是,并非所有的十六英寸轻型穿甲弹都能够达到这样的穿甲能力。说白了,达到这个穿甲能力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在中国海军做的数百次测试中,只有一枚十六英寸轻弹达到了这个穿甲能力。如果按照战时的标准,即穿透概率为百分之五十的话,k6型舰炮发射十六英寸轻弹的穿甲能力在三百七十毫米左右。